阿妞不牛

注册日期:2009-11-07
访问总量:1715806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人类正义追求中的报复与宽恕


发表时间:+-

老网友格丘山博主(自然)发表了一篇好文,对未来的中国政治领袖提出一个请求,“不要杀上时代留下的中共贵族,不要杀他们的子女,不要杀在各个关键岗位上的科学,艺术,文化人士。”

他这个请求,关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人类正义追求中的报复与宽恕。

从古代王朝更替到现代世界秩序,人类历史几乎贯穿着战争与杀戮。在这一过程中,正义、报复与宽恕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轨迹。这里有几个要点:

一、古代至中世纪:胜者为正义,报复为常态。在古代社会,战争频繁,王朝更替和家族争斗常常以武力决胜。正义往往等同于权力的合法性——胜者为正义,败者受制裁。报复甚至制造恐怖,是维系秩序的常态手段,而宽恕多出于政治算计,目的在于稳固统治,而非真正放下仇恨。

二、近代早期:理性法治萌芽:宗教战争和王权冲突凸显正义的多元化,但私人复仇仍盛行。随着启蒙思想兴起,法律体系逐渐取代个人复仇,宽恕开始获得哲学基础:理性与社会契约成为约束报复、实现正义的新途径。

三、现代战争:普遍正义与制度化制裁: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正义的维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苛刻条约显示单纯报复的危险;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推动人权和国际法的兴起,纽伦堡与东京审判尝试将报复转化为法律正义。宽恕开始与承认罪行、教育未来结合,成为防止冲突循环的重要策略。

四、当代:报复、宽恕与全球治理

冷战及其后期冲突显示,报复仍存在,而且“报复”与反击的定义分界很模糊,以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古训,但受核威慑、舆论和国际法约束。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等案例表明,宽恕并非放弃正义,而是实现社会和解、预防新冲突的理性选择。现代国际社会主流趋势是将法律、道德和宽恕结合,形成可持续的正义机制。

历史表明,正义、报复与宽恕的关系,第一,正义是核心。人类历史中,无论战争、革命还是法治发展,正义追求始终存在。正义的标准从胜者裁定逐渐向法律+人道+普世伦理发展。而复仇报复是低级与原始形式的正义,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仍然不脱离这种低级与原始正义追求。不少动物都有这种原始正义形态的复仇与报复。宽恕是高级理性正义。宽恕并非放弃正义,而是追求对受害者的正义补偿,对整个社会的正义普及,不是放弃对犯罪行为以及罪犯的谴责与惩罚,而是对“惩罚”实行严格局限与规范,比如废止那种株连九族以及酷刑。采取超越报复的方式,能够打破仇恨循环,延续以往文明的成就而不是毁灭性破坏,比如火烧阿房宫掘墓鞭尸,到保护甚至修复被推翻的国王的皇宫,将其建成为属于国家民族与公民的博物馆。宽恕与法律、道德结合时,既保护受害者权益,又促进社会和解与长远稳定——这就是近代到现代的文明走向。

报复实际上会以正义的名义,如同用革命的名义一样,播种滋生新的仇恨。宽恕实际上基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人都有原罪,以及启蒙与文艺复兴中对人性复杂,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认识。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也是人,比如希特勒,而不是一只专门吃人的老虎。即使是专门吃人的老虎,可以将其抓捕甚至击毙,但是人类也不必在抓捕它之后去凌迟割肉生吃。因此,“宽恕”是人类高级理性文明正义的体现,能够打破循环暴力,让人类整体远离动物界与另外一半的“魔鬼”附身。现代社会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法律、公平和宽恕有机结合,让正义不仅是制裁,也是修复与和解,体现真正的现代理性文明。中国大陆社会要走向这个理性文明程度,首先要摆脱脱离专制与常年的仇恨宣传教育,最广大的人能够接受西方近代现代以来的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人道人权和民主法制思想启迪,以及权力制衡公平法治的国家政治架构。

德国日本假如不是被英美联军占领,而是被斯大林“解放”,而冷战不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开明而和平结束,而是普遍以罗马尼亚民众那样的反抗而结束,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人,至少是高层以及家眷,不会有那么文明的待遇的。而德国日本以及东欧,也就不会成就今日的文明发达。罗马尼亚在处决齐奥塞斯库夫妇之后,当局迅速控制社会性的报复惩罚,也是西方现代文明进入了除了齐奥塞斯库核心集团之外罗马尼亚人的头脑心灵,以及当时欧美西方迅速干预起的作用。

俺多年前在那篇“六四平反的意义与无意义”一文中就说过:

【共产党爷们还有一个合理的恐惧促使其不惜流血镇压:中国民众对他们的无情清算,国际上尚没有他们的任何收容和避难所。(至少要搞到现在贪官们才有本钱和资格往欧美跑。)民运从当时甚至直到目前,以及中国社会 民间,都还没有表现出对哪怕作恶多端的统治者的人性人道宽恕,没有导入社会各派非暴力竞争与妥协的政治智商与机制。中国没有南非和西班牙那样的文化传统和 政治机制。毛式共产主义的制度和社会在残酷无情鱼死网破上远比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和佛朗哥法西斯他们做得绝。从共产党当权派最基本的求生欲来说,就是李鹏的话:我们将会无路可退。】

而中共政权这个对民众报复的恐惧,会令他们一条道走到黑,不断对民众的反抗甚至任何不满表示进行更加残酷无情的打击,甚至可以对聚会反抗的民众使用轰炸机镇压,对台湾使用原子弹。为了获取和保护他们的私利,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掠夺压榨民众割韭菜薅羊毛敲骨吸髓。尤其是在中共不断的“阶级仇民族恨”叫嚣教育下,就更积累加深这种冤仇与复仇报复的反弹反抗,这样的掘墓鞭尸株连九族食肉寝皮请君入瓮迫害报复以暴易暴恶性循环,简直是对以自我独特千年延续文明自诩,拒绝世界现代文明理念的神州大陆的一种天意命运安排。


浏览(1508)
thumb_up(173)
评论(34)
  • 当前共有34条评论
  • 一个人的公知论坛 回复 阿妞不牛

    阿妞对不起,帖子太多搞错了,很不好意思,请原谅。下不为例。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回复 一个人的公知论坛

    俺什么时候删过你的贴啊?冤枉哈。

    你不了解俺没什么。俺从来不无缘无故删帖,万维有口皆碑。你过敏反应哈。不过你今后跟贴不跟帖你自己定,俺都没意见。

    屏蔽 举报回复
  • 一个人的公知论坛

    我的纯思想跟贴不见了,这不是问题。我只是可惜我没有留下思想的底稿。不过放心,在发了这个帖子之后,我不会再在你的任何帖子后跟帖发言,因为很没意思。

    谢谢你对自由的思想交流发出的警告,使我进一步看透了人性,看透这世界为什么会有希特勒们和毛泽东们。现实主义是对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啊。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在国际博弈中,正义与报复和宽恕,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古代帝王以及造反也都要师出有名,这份“名”,就是正义——任何开战参战交战的帝王统帅都要打出自己正义之师的大纛。战争胜败也不只是在于战场伤亡甚至全军覆没政权垮台,而是战败之后的“正义大纛”只剩下胜者的王师,跟随而来的无以估测难以想象惨不忍睹的对失败者的报复:斩杀掳掠甚至灭族。这三者都是造就战争进行战争,并且使得战争不断进行到底的要素。这个底,就是没有底线,因此人类之间的战争才会永不终结:因为作为人的生存现实与价值观和仇恨恐惧交织搅拌,就是永不枯竭的弹药炮火。人类最模拟战争的文明游戏是奥林匹克运动。但是抽掉了两条:血腥屠杀与对失败者的无底线羞辱迫害消灭。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无论怎样宣传造势,无法成为真正举国举世投入无休止的game.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国际关系中,国家势力有硬实力与软实力之分。所谓软实力,其实就是理念观念形态包括文化文明的影响力。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博弈斗争的不同集团群体,自然也都有某种软实力,才能感染号召激励群众到自己的党派集团。中共统治主要靠硬实力,也就是垄断的国家暴力机器生杀予夺之权。但是中共也不是每天用大刀枪杆子杀人来统治,他们也很讲究“软实力‘,那就是笔杆子喇叭筒文字文学艺术等等进行洗脑教育。贯穿这种教育之中一个非常重要鲜明的特色就是仇恨教育,所谓“阶级仇民族恨”,“被推翻的阶级敌人以及帝国主义人还在心不死”“一心要复辟”,要当“还乡团”,会用最残忍的方式对共产党以及拥护共产党的人复仇,这种复仇一定是极为血腥残暴的,要让“千百万人头落地”。试问,用什么来驳斥中共这种洗脑仇恨教育,让曾经和现在拥护中共的人群以及中共广大党员,不相信这种仇恨教育?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回复 彼德

    俺还是想您这位台湾网友谈谈正义与报复和宽恕这个话题的独特见解。

    屏蔽 举报回复
  • 一个人的公知论坛 回复 五人墓碑記

    没必要强调信任度产生合作,谁也吃不掉谁一样可以制衡,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

    说得好。谁也吃不掉谁是一种恐怖,但有效的平衡。将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新中国的一部分高级官员,一部分知识精英,加上支撑新中国经济发展合法性,不可或缺的资本三结合的政经力量

    对于难以制衡的专政府而言,打掉三结合的政经力量,会导致人民不满的大爆发,成为恐怖平衡失衡的导火线,那就是专政府的末日。

    三结合力量才是谁也吃不掉谁的恐怖平衡力量,专政府不接受三结合的恐怖平衡,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失去最后的经济发展合法性。。阿里巴巴的马云能复活,就是谁也吃不掉谁的一个例子。


    屏蔽 举报回复
  • guoqu 回复 遍地是贪官

    "满意”? 这样的问题和你们的其他问题一样。可能永远没有满意的答案。

    屏蔽 举报回复
  • 遍地是贪官 回复 guoqu

    如果你“发现数学的一部分就是自然科学, 不是你说的另一部分确实作为工具”,那么我强烈建议你把你的这种观点写成稿件向杂志投稿,经过标准的同行评审后,一定会给你个满意的结果。

    屏蔽 举报回复
  • guoqu 回复 遍地是贪官

    “数学不是自然科学”, 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证明黎曼猜想中我恰恰发现数学的一部分就是自然科学, 不是你说的另一部分确实作为工具。因为整个证明最后的落脚根基是我凭物理工程技术的直觉感觉必然有一个可以用来随意量度的尺子类的函数。它代表了黎曼泽塔函数的普适性(意思是满足一定条件的“四维”空间中复变函数一定与黎曼泽塔函数无限靠近: 我应邀为“数学评论”杂志写过评论他人这方面文章的三篇短评)。


    而这个函数的存在性我需要具体给出一类新的复变函数, 所以我根据物理工程的直觉发明了这类函数。 它的发明就是仅仅写出表达式并论证发明的合理性就花去两篇文章60多页的篇幅(加上实验和计算还有三篇)的文章。它的发明奠定了证明黎曼猜想的根基, 同时说明它本身就是自然科学不仅仅是工具。也就是说对应于黎曼猜想的素数分布其实是自然界所决定的物理现象,它使我觉得把数学划归为基础科学不太准确。 因为处在所谓纯数学核心的黎曼猜想的证明中恰恰用到了这个应该属于应用数学的新一类函数我把它们叫做仿噶玛函数。 纯数学的核心问题要靠应用数学来证明,这说明我们对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分类不那么准确。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