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妞不牛

注册日期:2009-11-07
访问总量:1678278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可以是true believer,但不要做狂热分子


发表时间:+-


高伐林博主转发了中国著名博主海边的西塞罗一篇评论:《他到底是极右还是极左?——刺杀科克者的心理画像》,此文引用了美国思想家埃里克·霍弗出版于1951年的经典著作true believer,中文将书名翻译成《狂热分子》“狂热分子”这个名词翻译true believer,俺也觉得不怎么合适。但是在埃里克·霍弗出版于1951年的书中以及当时时代背景,这个词汇主要是政治与社会学意义上的,尤其具体指向纳粹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群众运动追随者。

俺觉得,true believer 这个词本身,在英语语境,并不含明显褒贬,特别是不针对信奉信条本身的价值判断,而是信奉者对所信仰之信条的接受与表达传播方式。比如说,哥白尼就是一个至死不渝的true believer。马丁路德金与查理柯克可以同样看成是政治信仰的殉道者。关键在于两条:第一,信仰是通过自己探索思考获得的坚定认知,比如哥白尼,这主要是真正科学探索追求真理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二,这种认知与信仰,开放对相关信仰认知的科学考证质疑辩论,接受与承认客观事实以及不同的理性思维探讨,但是不屈服于外部政治宗教以及其他无关的社会压力。而最重要的一条,从哥白尼到马丁路德金到查理柯克,都是要求并遵循和平理性非暴力以及开放思维理性探讨辩论。这只有在成熟的民主制度下,也就是在没有暴政以及暴民煽动的情况下才能运作推动。

马丁路德金的贡献在于,俺认为,不仅仅是他呼吁的种族平等民权理念“我的梦想”,而是拒绝了毛泽东当时就发表公开声明鼓动的暴力道路方式,坚持和平非暴力公民不合作的抗争,而遭遇到刺杀。而刺杀事件后,激发的接连暴动,以及美国政府政治领袖大举措扩大民权颁布实施一系列法令,让黑人享有平等公民权,而不是大规模暴力镇压,体现了美国民主制度与当时苏联共产主义以及其他专制国家的明显不同。

直到今天,俺也没有看见查理-柯克遇害后,美国社会右翼以及川普政府鼓动复仇式暴力暴动,也没有看见民主党资深显赫政治家出来赞扬暴力刺杀。因此,俺觉得,在美国,以及广推至自由民主国家,你可以做一个true believer,甚至是不经过自己科学理性思考以及客观事实考证,只接受自己喜欢的信条信仰的true believer,但是不能跨越这个雷池:杀死异教徒。谁今天仍然相信大地是方的,嫦娥是真实的,美国登月是鬼话,任何人无权去扇他的嘴巴。但是,任何人宣传种族阶级宗教政治仇恨杀戮,以自己就是上帝真主皇帝大元帅总书记总统的名义,号召并实行消灭异教徒,就是不折不扣的狂热分子恐怖分子——民主自由国家无法在狂热分子恐怖分子作案之前都能禁止禁锢他们,但是对其保持警惕,至少是保持距离,是必须的。


浏览(609)
thumb_up(251)
评论(15)
  • 当前共有15条评论
  • 阿妞不牛 回复 guoqu
    你三条指标已经完成。回家猜想黎曼去
    屏蔽 举报回复
  • guoqu

    “不就”: 好像不是我打错, 而是黑客把我写的“不久就”故意漏掉了中间的“久”字。 之前两次被拦截倒是肯定的, 我修改了措辞减少了火力才被发表。

    屏蔽 举报回复
  • guoqu

    所以马丁错得离谱,要么与美帝同流合污要么拿起刀枪死而后已。他不该与虎谋皮, 死了活该因为他留下了欺骗所有跟随者的毒药还会祸害人类千万年。


    不愿当奴隶就应该战死沙场。本人正是正确吸取它的教训,宁死不投降(具体就是不让出黎曼猜想中3个猜想的3个第一作者权只让2个加上给那个他1个第二作者)反而保住性命到今天可能被容许保留唯一主笔地位。 各位不就会听到这一世纪里程碑成果的世界学术界头条新闻,除非我被暗杀。

    屏蔽 举报回复
  • guoqu

    马丁路德金最大的失败不是他的错,而是美帝国法西斯欺诈的手段太过高妙。他是被美国法西斯黑帮国家集团政治谋杀,与之有关的是本人2015年被“驻“在巴尔的摩暗地安排的无主屋中我接到一个以出版社名义打来的电话直接威胁我是不是想当马丁路德金。不懂美帝暗杀马丁然後给他儿子100万美元封口费还以为马丁的不狂热所以成功了的人也是政治上十足的白痴。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true believer”原文比狂热分子等译名更有深度。

    屏蔽 举报回复
  • 文庙

    确实如此!

    什么事,都不必走极端。远离走极端的人。


    “俺也没有看见查理-柯克遇害后,美国社会右翼以及川普政府鼓动复仇式暴力暴动,也没有看见民主党资深显赫政治家出来赞扬暴力刺杀。因此,俺觉得,在美国,以及广推至自由民主国家,你可以做一个true believer,甚至是不经过自己科学理性思考以及客观事实考证,只接受自己喜欢的信条信仰的true believer,但是不能跨越这个雷池”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美国社交媒体监测组织“美国对话”统计显示,事件发生24小时内,“庆祝柯克死亡”与“呼吁复仇”的话题标签分别被使用了超过120万次和180万次,这种对立情绪以惊人的速度在美国蔓延。

    美国不少大佬都发声:美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必须出手打机甚至取缔左翼组织。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中文翻译为“狂热分子”,俺觉得,优点是对中文(尤其是大陆简体使用者)读者,醒目传达了传达了书的主旨 —— 关注极端运动中的核心参与者;读者一看就知道是讨论激进群体和意识形态问题。但是,因为中文“狂热分子”对应的是英文zealot 或 fanatic,是明显的贬义词,失去了原文中对“信仰心理”的中性理性复杂的描述;容易让人误解为霍弗是在指控或妖魔化这些人,而非分析他们。

    实际上,作为学术著作,是探讨社会人社会群体社会心理,包括作者本人也是这样一个社会人。俺读这本书就联想到,假如俺和薄熙来习近平同年代同学,会不会也是一个优秀的红小兵红卫兵?做为一个智慧的伟大的民族,为什么德国人都拜倒在希特勒脚下成为True believer,事实上他们绝大部分后代如今都认为是zealots 或 fanatics?世界上很少人否定中国人的智慧以及其他优秀品德与成就,但是除了毛泽东的True believer,有谁认为大跃进文革展现的不是zealot 或 fanatic愚不可及?为何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当下同时,还有包子这样母猪上树全国一地鸡毛鸡屎包子?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第二,埃里克·霍弗强调“信念”的力量。"True believer" 强调的是 人对某种信仰的绝对忠诚,哪怕这种信仰不理性甚至危险。霍弗认为:无论是宗教极端分子、民族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还是纳粹主义者,他们都是在追求某种“意义感”或“自我超越”。

    这使得 “true believer” 更能捕捉这种状态:人将自己彻底投入某个理想中,丧失批判能力,也获得心理慰藉。

    第三, 有意制造暧昧与普遍性。霍弗想指出,“true believer” 不只是某类人,而是一种可以出现在任何信仰系统、任何意识形态、任何阶层中的人格模式。如果他用了 zealot 或 fanatic,那就容易被读者当作在说“别人”(例如极端分子),而忽视了自己也可能在某种情境中成为“true believer”。俺觉得第三点在社会学心理学意义上更为重要,是埃里克·霍弗成为社会学心理学重要著作的突出贡献。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回复 随逛

    你指出的非常重要!埃里克·霍弗为什么用 true believer 而不是 zealot 或 fanatic?我觉得第一,有语气与立场的差别。"True believer"(真正的信仰者) 是一个 相对中性的表达,甚至在某些语境中带有肯定、敬佩意味(如宗教中对坚定信徒的称呼)。而"Zealot"(狂热教徒) 和 "fanatic"(极端分子) 则是 带有强烈贬义 的词,暗示非理性、偏执和危险性。

    俺觉得,霍弗并不单纯要批判这些人,而是试图理解他们:他们为何会放弃个体身份,把自己“献身”于某种超越自身的理想。他关注的是一种心理机制和社会现象,而不是贴标签或道德谴责。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