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nceTV

注册日期:2013-04-13
访问总量:16295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谈“绝对”概念的应用:信仰与政治


发表时间:+-
谈“绝对”概念的应用:信仰与政治

人是理性动物。成熟的人首先是理性的成熟。而真正成熟的理性的标准,主要是西
方的科学,哲学和宗教的所代表的人类文化的发展 - 这是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理念。
这个理念是“普世价值”,正逐渐为全人类所接受,犹如西方的科学被人类其他集
体普遍接受并影响了世界其他所有人一样。

除了科学的起点外,体现在西方哲学和宗教中有一个“绝对”的理念,不论它是
“第一推动”,“上帝”,或“绝对精神”,“绝对存在”还是“物自体”等,绝
对观念是理性发展的顶峰,因为人类理性的发展必然导致追求绝对的观念。

绝对的概念涉及到文化的许多方面,但在两个意识形态领域非常明显:信仰和政治。
人类的历史的进程就是对在这两个方面不断地进步走过来的。具体地说,从历史角
度看,东西方是人类的两个集体,对绝对观念的理解和进化不同阶段中,走过来的。


西方科学的产生,使世人不得不承认,西方人是地球上最理性的人类集体。西方人
追求绝对的观念,包括印度(印度不是“typical”亚洲人),是首先从神话,哲学宗
教等观念,这些反映了人类理想的寄托的信仰中开始的。比如古希腊的神话,哲学
发展。后来的犹太教,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等,在古印度则有印度教,佛教等许多
发展。从意识的绝对观念,伴随着政治发展带来的权威的绝对体系。西方就有了教
会和皇帝的绝对权力之争。中世纪前,先是教会权力的绝对,教皇加冕皇帝。到后
来,皇帝的绝对权力在双方争斗中胜出,教皇绝对权力受到限制(如拿破仑的加冕)。
到了近代,皇帝的绝对权力更加受到限制,如现代的英国和日本。美国则干脆用三
权分立的方法限制了绝对权力。

从古希腊雅典民主制,到古罗马的元老院的君主制,西方政治制度文明的发展,就
是一部不断地限制绝对权力的历史。“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必须限制绝对权力”
- 这些思想是英国哲学家洛克总结的人类政治发展史开始提出和发源的精华思想。
西方政治的发展历史经过4个世纪以来的实行,被证明正确。科学作为人类文明前进
的发动机,政治制度和信仰作为一对儿翅膀,使西方社会在近代起飞,一跃飞到了世界前
列。精神上的绝对观念的追求,和现实社会一步步限制绝对权力,成为人类文明发
展的普遍真理。

反观中国的社会。信仰的相对主义浮浅认识,使人们认识不到绝对观念的重要,中
国历史上始终没有产生自己的宗教,只有以相对主义的道德规范的说教代替人类思
想最终成熟的信仰。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人为客观真理的追求而献身的,其根源在于
认识不到绝对观念和真理的客观性。不能脱离人生,从终级的观点来研究人生的意
义,古代孔子不谈鬼神是典型的代表。因为古人不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的道理 - 文学比喻毕竟代替不了哲学智慧。这是中国思想家落后于西方哲
学家的地方。

另外在政治制度上,中国人很自然地走上了古代西方人同样建立过的绝对权威的道
路,出于集体的感性认知水平所导致的疯狂而且更加极端和持久,这就是皇权的建
立。中国的24史都是绝对权威的历史。不同的是,政治上没有西方历史上对皇权绝
对权威的限制的进化,包括后来的西方极端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极权思想进入中
国,共产党至今仍以皇党的形式在政治上的绝对权威,取代其他一切社会阶层的权
力。在未来中国社会进化中,在信仰上超出维护表面社会和谐的道德说教,而建立
宗教绝对权威的观念;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论人们主张打倒或拥护共产党,限制
统治党执政的绝对权力,应该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第一目标。

最后必须指出,以上都是从范例本体思想来源看待。在宏观世界是“绝对的相对”,
即,不应该允许任何绝对事物存在,包括政治上的绝对权威。而在微观世界,它是
“相对的绝对”,人类一切精神,思想的产物必须最终走到宏观世界相对事物的反
面,即,相对的绝对,当然包括信仰(如果更进一步,即最终从认识论看,宏观和
微观世界,相对和绝对,都来源于“绝对的绝对”)。

任何有价值的哲学必然是真理:这就是范例哲学的社会意义。


浏览(2747)
thumb_up(0)
评论(43)
  • 当前共有43条评论
  • 中军
    老几、范例:
    你们好。
    赞同老几作研究的态度,“《精神现象学》我没有仔细读过,觉得太绕,快扫了一下”,
    “兔子陷在范例的自满里面,根本就没有表现出讨论的意愿。不是自大,就是酸腐,所以我也加了点文革的味道”。
    支持范例研究的探讨,“中军,你对双绝对的问题时什么,请具体讲。我争取这个周末完成解释。”
    我所以说老几“通过甄别黑格尔的“真”来凸显哲学应有的目的、本性、功能,确有新意,也许范例哲学的研究正需要”,意指的就是“真”至少“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表面的形式的真实,一个是更深层的内容的真实”。老几列举的 “这人是个医生”的最后真相形成, “这人真是个医生”,后面这个意义上的“真实”是更加真实的“真实”。
    可是,为什么“后面这个意义上的真实是更加真实的真实呢?
    康德的解释:这个真既来自经验现实,但它又是来自超越经验的必然性判断。他用“先天综合判断”,就是解释这种真的双重必然性根据。看到白大褂的真,是经验得来的必然性,有直接的真、个别的真、当下的会说话、会喘气儿的活生生的真,“白马非马”的理儿就在此。但这个真,知识科学内部就解决了。康德要的是具有普遍性的真,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回答的就是这种真的可能性、客观性、应然性:“真的是个医生”不是简单、直接地来自观察、实验的必然一致性,而是加进了判断主体的先在的普遍性。
    黑格尔对康德不满意,主要是他的“自在之物”限定了这种真实性,一,真的现实不是普遍的,二,真的应然不是必然的。
    黑格尔的真,不仅是从概念的普遍性生成的真,而且是由理性的必然性追求的真。在理性的必然性中加进了生命,在理性的绝对性中加进了个体意识与社会精神的关系。所以,在康德那里,有科学的真,而在黑格尔这里,是世界的真,科学与真理是有差别的。
    在这个意义上,老几的“科学实证将主客分离,用主体观察客体的经验来说明客体,但是永远也没有办法说明,人这个主体,究竟是如何能够认识客体的”,点到了关键。更关键的,人这个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为什么一定会想着人类美好的方向发展呢?不美好,会是真的真吗?美好的真,会是直接的、外在于主体的现实中自动生成的吗?所以,老几“理念中客观判断和主观判断同一,就成了“全真”了,这个“全真”其实就是上帝在哲学的替身”,是黑格尔的意思,可正是这一点,黑格尔的最完满的“绝对”,就终止在了一个点,不再有新的生命力。
    很欣赏范例研究对世界的划分思路,以及他对现实问题的应用尝试,但规定“绝对的绝对”即双绝对自身不能被怀疑,否定或拒绝,“空洞”,那么,问题在于 ,
    1、 空洞世界没有范例,即没有象征着“新物质/新生命/新功能”的产生,怎么具有产生范例的真实的能力?
    2、 范例有4种,“自然范例”,“高级范例”,“普通范例”,“原始范例”的划分不并列;
    3、 本体范畴5个的设定不充分:绝对与在,存在,定在,思在的关系同相对与它们应是一样的;
    4、 微观世界中的原始范例与高级范例重叠,或是宏观与微观划分的不清,或是一、二、三维界定的不准,或是存在与思在定义的不妥。
    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理解,求的是能相互促进。
    屏蔽 举报回复
  • 慕容青草
    兔子健忘,我在你的博客已不是第一次提莱布尼兹的单极子了,当初提是建议你在使用你的那个“绝对的绝对”时可以借鉴莱的理论以使得你的“绝对的绝对”不至于只是一个空名词。。。。。。至于说你的绝对的绝对只是一个空名词那是我前年在你刚要用“绝对”作为什么潜在的前提(那时你还没有提出“绝对的绝对”一词)时就指出的你的问题。。。。。。。老几说你的“绝对的绝对”有内容,可他自己却一再让你来说你的“绝对的绝对”的内容,可见他也只是在帮着你忽悠万维而已。。。。。。。再次建议你:如果真的对什么“绝对的绝对”痴迷了,还是参考一下人家莱布尼兹是怎么提出和论述单极子的吧。。。。。。。你最缺乏的其实不是历史的知识(尽管你的历史知识也不丰富),你最缺乏的其实是哲学的基本论述和建构的能力。。。。。。。商榷
    屏蔽 举报回复
  • 远方的孤独
    兔博对哲学研究的执着是令我钦佩的。我只是想说,任何哲学理论也是有缺陷的,或者说不能完全解释世界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认知, 应用某个哲学理论到任何领域,比如信仰,政治等,难免会有偏差的。 不然苏格拉底不会说他什么都不知的那句话。

    记得兔博有篇”Object Orientated Programming“对哲学研究的感想, 那时我做了以下的留言:

    ”博主应该知道 我们这行有hardware, software,还有wetware。

    software只是wetware的snapshot,怎么可能会指导您的哲学思想呢? should be the other way around“。

    那时我觉得兔博由学软件而影响的哲学研究是有局限的。不知兔博当时明白我的意思, 所以这次我才留言提到人的pre-disposition的形成。 没有批评的意思。谢谢!
    屏蔽 举报回复
  • 嘎拉哈
    兔子大体上就是一个精神病,属于“哲痴”型。他的逻辑拿不成个。这篇很好的说明了,兔子对哲学的理解,不超过文革时期国人对马列哲学的理解。批判的风格也是完全是文革的。批林批孔文章的一大特色,就是不讲论据地,随心所欲地扣帽子,下结论,对论据随意地歪曲。不仅如此,他对自己的粪粒也是随意地歪曲。

    按照他自己的痴言痴语,意识形态属于微观世界,应当是“相对的绝对”。但是他却批判起了集权制度的绝对权威。

    另一方面,他认为自然界属于宏观世界,应当是“绝对的相对”,但是他却将西方科学的成功归结为对“绝对真理”追求的结果。

    写到此,俺已经吐了三次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InstanceTV
    大博的指责背后是嫉妒非常明显,拿莱氏的monadology乱套显摆目的明显像老江,不过听说过已经很不错了。

    老几的方法是浑水摸鱼,抓住一点是一点,不想丢失已有的对范例了解的资格。
    屏蔽 举报回复
  • pia
    同意几兄与慕容博,兔子加油啊,拿点真东西。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几
    中军的总结很到位。指出黑格尔哲学的问题虽不见得完全准确,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的道理。所不敢苟同的地方是,评论带有实用主义倾向。这在研究第一哲学里时,是危险的。

    兔子绝对的绝对,本质上就是个整一本体的延说。慕容说没有新意也对也不对。

    兔子一讨论到实质问题就躲,事后却像个怨妇似地抱怨:“没有人懂得饭粒。”
    完了接着就是"中国人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意思是"中国人没有追求兔子粪例的精神“。
    真正有人请教,他就让人下载30万字,尽管他自己的兴趣只在100字之内。

    兔子老弟能不能换个花样玩玩?
    屏蔽 举报回复
  • 慕容青草
    兔子兄:

    你现在的问题不在于你谈论绝对。。。绝对这个概念人们已经谈论了几千年了,你的问题在于你认为是你对绝对这个概念的贡献,也就是你一再强调的所谓的“绝对的绝对”。。。。

    其实,即便是那个“绝对的绝对”也不是你第一个提出的,从几何意义上说所谓的“绝对的绝对”就是“点绝对”或者“绝对点”。。。在哲学上的“绝对点”的概念是莱布尼兹在几百年前就提出了,就是他的那个单极子的概念。。。今天没什么人再来谈论莱布尼兹的单极子是因为大家都认为那是有缺陷的。。。不过,莱布尼兹的单极子与你的“绝对的绝对”还是有区别的,那个区别就是他的单极子比你的“绝对的绝对”的内涵(因而生命力)要丰富的多,因而也就有意义的多。。。。你的那个“绝对的绝对”除了一个空名词之外没有任何有生命力的内涵----那就是区别!

    晚安
    屏蔽 举报回复
  • InstanceTV
    对中君我想说,看来你还是有些哲学底子的。如果是国内学的,需要读点外面东西。如果是外面学的需要系统地了解,即不仅是英语国家或欧洲大陆一个方面。

    不是好为人师,一点感觉供参考。

    ==================
    对远方,我觉的你还象几年前我遇见嘎子时的感觉。哲学,是中国文化5千年未有的,无论这几十亿中国人如何聪明,从来没有人想的出来。所以建议从西方哲学慢慢看点,会受益不浅的。

    谢谢二位来访。
    屏蔽 举报回复
  • 中军
    博主好。
    1)是你的原文。
    2)世界,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经常被误解自然、宇宙或精神、心灵。本质,用于哲学研究的方法,是关系,而非质点。追求,规定哲学性质的,不只是真的必然、善的必然,必须包含美的必然,只有在此意义上,才产生“绝对的绝对”。你的具体解释可能与此不同。当然,我不支持这个词的使用,容易涂上单一、质点的色彩。
    3)黑格尔的“绝对”有问题,他用个体意识与社会精神的相互作用把这三层统一起来,并以它们的主观性、客观性、绝对性解释了人化历史内在发展的必然性,但黑格尔没有说明个体与社会真正冲突又相互创造的现实根据,尽管他规定了“ the Absolute is Spirit, and Spirit is Reality”,可他在现实面前仍有无奈的一面:“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如果不能解释相对是绝对的追求的现实根据,那么绝对就不是人的现实的绝对,最多是社会理性的绝对。如果是在这个意义上,“绝对的绝对”,只能解释理性上的根据,亦或是你说的,“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人为客观真理的追求而献身的,其根源在于认识不到绝对观念”,这是认知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解释。
    4)“这是经济学或其他学科的问题”,没错,但这是把思维放在了“相对”或者“绝对”的层面,如果能放在“既是相对又是绝对”、特别是放在“绝对的绝对”的层面,想必,不仅它们会是哲学问题,而且我们只有站在这个层面,才会真正看清这些问题吧。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