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信称义

注册日期:2010-08-15
访问总量:12693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神曲《忐忑》--音乐如何被解构成后现代的碎片


发表时间:+-

听了龚林娜的无字歌《忐忑》,真的觉得很震撼,且不说不知道她唱的是什么,其实也不明白她想唱的是什么,或许她根本就不希望要听众明白什么,单是从音乐的表现形式来看,美声与摇滚与喊叫的杂糅,古筝与提琴的混合,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相当震撼的。

《忐忑》一出,网络轰动,一时之间,《忐忑》成为翻唱与恶搞的对象,与神马并称为神曲,其实《忐忑》的出现,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文化,乃是有其深厚的时代与文化背景的。

这个背景就是后现代解构主义,说到后现代主义,也是一个非常神马的概念,基本上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但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法国的解构主义哲学,所谓解构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否认文本的意义表达,简单的说,就是你说的或者写的并不是你要说的或者写的,也就是说人类文化的那些经典,它们公然所表达的意义都可以被解构。

解构主义是一个工具,无所谓善恶,但是解构主义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似乎针对的是人类固有的信仰与传统价值,所以解构主义具有强烈的反权威与反传统特征。最早的解构主义案例就是在伊甸园路西法对夏娃女士所说的那句话,路西法以解构主义的手法来否认上帝清晰的话语,其后果是极为可悲的。

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应用是从建筑界开始的,解构主义的建筑师是不可能设计四梁八柱的传统建筑的,现在有些著名的后现代建筑,无论从外观,到内部,都具有极为震撼的视觉效果,有名的后现代设计师有库哈斯等。

后现代音乐不少,但是像《忐忑》一样造成如此震撼的,真的不多,如果你想再具体一点的了解《忐忑》的影响,你可以看一首《忐忑》版的《浏阳河》,看看一群长沙的老年人是如何翻唱《浏阳河》的,那叫震撼,那叫无奈,那也叫搞笑。

 

浏览(1651)
thumb_up(0)
评论(7)
  • 当前共有7条评论
  • 因信称义
    央视大楼就是典型的后现代建筑
    屏蔽 举报回复
  • 因信称义
    那不叫感悟,那叫解构,是对中国民乐的解构,知道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因信称义
    呵呵,经典的后现代建筑是有啊,非常之有名啊,你猜猜就知道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Mindstorms
    一个老外写了一首对中国戏曲感悟的歌,最后震撼了你。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这个分析很有意思,很有深度。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内容。可以告诉一个典型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建筑吗?网上可以找到这种建筑的图片吗?
    谢谢分享!
    屏蔽 举报回复
  • 因信称义
    解构主义其实有点虚无了,所以《忐忑》表达的就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在一个无信仰的时代,《忐忑》无疑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产物。
    屏蔽 举报回复
  • 欢乐颂
    先生的学识非常高深,看来这《忐忑》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又听了一遍后,觉得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系统地研究才能发掘出其中深刻的哲学内涵。顺便帮您补个链接(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U5yPK4g-E)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