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

注册日期:2010-07-24
访问总量:18889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影视闲侃(1):赵氏孤儿(2010)


发表时间:+-

这几天网上对天安门广场附近立孔子像争得不亦乐乎,观点形成两大派,赞同的欢呼雀跃,反对的如丧考妣。这令我联想起不久前看过的电影《赵氏孤儿》,它对原来剧情的离奇改编。

在《东周列国志》中救赵氏孤儿的原来是赵氏的两个门客,所谓门客,就是古代诸侯士大夫家养的食客。在皇家就是朝廷命官,赵氏有难,落在皇家那就相当于国家有难,外族来侵。儒家的忠义思想要求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主人要忠,于是赵氏门客大义凛然用自己的孩子换下主人的孩子,然后先后慷慨赴死。

陈凯歌显然不太认同这个价值观。结果他把故事情节改成了, 一个与赵氏相识,出事时正好替赵氏接生的江湖郎中,勉强答应救了赵氏孤儿 却阴错阳差搭上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于是决定复仇。他的复仇计划是带着赵氏孤儿投奔赵氏仇家,作了他家的门客。

结果吧,准备了一辈子,孤儿不知,也并不领情, 最后葛优只好用很卑鄙手段的来激发孤儿的仇恨情绪,却根本打不过。 还是靠仇家太善良,不愿计较,才让他得手。

这他妈的都是啥子是非观念。

选这个题材的制片人,肯定还是想用儒家的忠义思想来煽情的,如果不赞同人家的价值观,可以不拍么。 接拍这样的片子,又不认同原来的价值观, 拿人钱却不替人干事。这样的事情堂而皇之的在中国上演,确实证明儒家思想在中国没有市场了。

 
陈凯歌不喜欢儒家是肯定的,从拍荆轲刺秦王,到霸王别姬,脑后一直象长有一根反骨在起作用,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只是没有必要拿儒家的故事来糟践儒家。其实单纯从电影的表现手法上来说,如果对儒家的无条件忠君思想不认同。也可以让葛优老婆变成另一个电视剧《潜伏》中的翠萍。有道是儒家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那就让女人的亲情跟丈夫的正义凛然做斗争,把情煽在同时失去亲生儿子和养子的母亲翠萍身上。效果或许会比现在这样好许多。

 

 

浏览(2582)
thumb_up(0)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滴水
    这个事情只能说它的文本历来是儒家的,也就是说它是宣扬儒家思想的经典文本。故事原型最早记载于儒家经典左传,后经太史公改编,最后北文艺家改编成为戏曲和话本小说广泛流传。它的价值应该主要是文艺的而不是历史的。真实的历史可能跟现在广为流传的文艺版本完全不是一回事。

    另外,也必须承认,我写这篇随想时并没有去查对一下历史究竟是咋回事,甚至
    连影片中涉及的各个历史人物的名字都记不真切,这个需要以后注意。谢谢你的
    批评。
    屏蔽 举报回复
  • 户人
    年份有点不对哈:

    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名叫赵武,又称赵文子,生于公元前598年,死于公元前541年。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

    也就是说,赵武被救要比孔子出生早了半个世纪,那时还没有儒家。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