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女皇

注册日期:2008-07-22
访问总量:9074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道学之一:道之像-玄


发表时间:+-

道之象-玄(1)

 

送交者:明君小雪

 

神像是无,神明是道.道象是玄,玄理是简。

 

道象不是神像,道理高于哲理。道浅显易懂,并非深奥不可理喻。但是一个概念化的头脑是没有办法理喻道的。

 

对于人类所能够认识或者不能够认识的世界:这个无限庞大的宇宙,这个无限精妙的自身,道,就是终极真理。是造物主的程序。这个终极真理的特性就是一致且完备。因而对于一个有限生命的人来说,只会因为自身的有限性,而只能进行有限思维-逻辑推理,这个一致且完备的道就被称作无限。

 

道学是中国特有的和固有的。中国人和道学是共生的。道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里根深蒂固。 那就是你总能感觉到,却不能描述的那种真实。道作为天理客观存在. 道学研究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间断过. 中国人的道学论说的是宇宙的真理。在道学里,灵感是最高级的认知。而推理却是最低级的认知。灵感直接得到造物主的法则。

 

道不能被哲学化阐述.用哲学来阐述道, 就是瞎子摸象。 道能被感知,由感知得到意向,把意向表达出来就是道学。就像一个人学中国笔墨画,中国画是以感知为基础的,胸有成竹,才能洋洋洒洒一气哈成,中国的画家不是用眼睛和手去写生,而是用心去写生。重要的创作不是模仿,而是传神。而一个尚不能全面感知对象的画匠,只能把所要画的东西越描越黑.中国古人为了说明道是什么,造了一个玄字给出了道的象.然而人们又出现了阐述玄的困难.致使道和玄就成了一个谜.

 

玄是道的象,是一个一致的,完备的,约简的象。正象美学心理测试研究所展示的,这个宇宙中的美,其实就是一个字:简,中国古人称其为 玄少 就是 字的最初的写法。

 

道学没有悖论

 

我要说的道学没有悖论,就是说,它所揭示的宇宙原理是一致且完备的。这是相对于哲学体系而言的。比如数学家歌德尔所证明的不完备性定理是说如果一个逻辑是一致的,那一定就是不完备的,即自己必须是个不遵守此定律的例外。假如要想把自己包括进去变成完备定理,那逻辑就不能保持一致。

 

那么这个一致且完备的终极真理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探讨道之象玄明了“道”的面目。

 

什么是

 

请跟我一起作个游戏来理解这个终极真理吧!还记得中国小孩讲故事吗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和老道,老道给和尚讲故事。。。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和老道,和尚给老道讲故事。。。,就这么讲下去,无始无终,无穷无尽。这个故事很古老了,可是谁探讨过这个故事的来历呢?我也不知到谁在最初讲了这个故事,但是我知道中国人都会讲这个故事。然而奥妙的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玄。

 

描绘玄不能离开太极图和梅比乌斯带

 

梅比乌斯(Mobius)是18世纪德国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物理学家高斯的学生。传说梅比乌斯发现梅比乌斯带是因为他住的那个岛镇有7座桥把四周是水的岛屿和市内的另外陆地连接起来。由七座桥引出个问题是是否可以不重复走完7座桥。最后这个问题问到梅比乌斯那里。他因为求这个问题的解,发现了梅比乌斯带。并开辟了拓补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梅比乌斯带。把一张纸条扭曲180度然后粘住两端,作成一个扭劲的纸环。从各种数学文献中,你可以找到梅比乌斯带的几何特征:比如,梅比乌斯带有一个面,一条线。

 

我没有找到中国文献里有关于这个几何图样的论述, 但是在道教的典籍里我找到了一副水墨画, [三丰梦玄图],道教学者说这幅画是太极图的原象, 这幅画所描画的很接近一条有张力的梅比乌斯带, 而太极图也是梅比乌斯带的某种方式下的二维投影. 梅比乌斯面和太极图有一个人们还没有探讨和论证的内在关系. 而那个讲不完的故事很可能是中国的一位道士讲的。可是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他在讲故事的时候,可能在脑海里有一个梅比乌斯带-太极图的形象。这个猜想放在后话再谈. 我暂时给梅比乌斯面一个名词叫做道圈 也就是道象玄 我们设想一个扁片人赵甲在道圈上侧身行走,一边走一边讲故事。他记住在他的起点时,他的头对着你,右面朝前。看见你的头朝上和那张美丽的脸。当他沿着纸环走了一圈回到起点后,发现你的头不见了而见到你的脚。并且他的脚对着你。在他行走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东西都颠倒了。他如果再继续走就得左面朝前。他由原来的向右方走,如果他要继续朝前走,就得走向自己的左面。他走了一六十三朝,他发现他走到自己的对立反面了。

 

这就是说,

 

一个逻辑严密的数学家钱乙沿着自己的逻辑推理,在道圈上走啊走,走啊走,最后发现自己的公里居然不成立了。一个主义学家孙丙沿着一个主义道圈上走啊走,走到最后发现自己必须要否定自己的主义才能继续生存。一个善良的人周五在善良的道圈上走啊走,因为善良救了冻僵的蛇,最后被蛇咬死了,他临死前说,我不应该对谁都行善,我的行善逻辑错了。一个革命者李丁本着革命到底的道圈走啊走,走到一定时候,他发现他必须在死掉或者变成反革命之间做出选择来。

 

任何哲学上的逻辑推理当一回到起点(或者回到它本身)的时候,就发生了悖论。扁片人赵甲经过观察考证后确认外界的方向并没有变。而是他自己的方向变了。他很困惑。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解释他的方向是怎么倒转并翻转的。爱因斯坦曾说,空间好象在其超越空间里扭曲了。如果那样的话,手套商就可以只生产左手手套,然后拿一半,绕着宇宙走一圈,回到起点时候,那些左手手套就都变成右手手套了。这个说法好像是借用了中国成语“易如反掌”。

 

如果你用两种颜色彩色笔把你自己做的道圈的两个边缘染色,从起点开始染,再回到起点,你会发现你染出两条对立的螺旋线。这两条对立且方向相反的螺旋线又在起点处统一接连成为方向一致的一条线。这两条线代表着康德的逻辑二律背反。埃瑟尔的悖论画“钟楼”很形象地画出僧侣总是往上爬楼梯的样子。表现出背反二律在高一维空间扭转达到了一致。还有巴赫的悖论音符和歌德尔的悖论数学。读者有兴趣可以自己研究。

 

可惜啊,二维扁片人是永远都无法看到他那广大的二维空间在超越他一维的三维空间里发生的扭转。人类的理性哲学思维就像这个道圈上的扁片人赵甲,他沿着他一直走的方向在一直走,最后回到起点时却走到了自己的背反面了。当他们发现他们的逻辑推理到自己的背反面的时候(出现不一致,或者不完备的时候)其实是回到了他的起点。在他设定起点的时候,比如假设一个公理,就注定他会在推理到起点处与自己相矛盾,并在起点处彻底否定自己。所以我说凡有逻辑的都是自毁的。

 

扁片人赵甲在困惑时很不甘心,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他沿着对立面往反方向走,就是说他把他的脚对着你,也看着你的脚,向左走(他认为是在向反方向走,其实是继续前进)。或者他嘎然止住,还是往他喜欢的右方走(对赵甲来说这是走回头路,但是赵甲确认为方向没变),虽然看到的是你的脚,但是他希望能再看到你的美丽的头。然而他也迷惑了,如果赵甲是继续往前走,他觉得他在背离初衷,因为前方是左。如果他往回走, 他觉得他在倒退了,也背离他的初衷了。他陷入了即对又错的惶恐中。他呜呼哀哉地叹息一阵,因为他不知道他还能继续往哪个方向走才不至于走向自己的背反面。其实他所遇到的背反只是他回到了他的开始,假如他不设定一个开始, 或者不规定一个公理, 不认定一个主义,他就没有背反的困惑。因为无始所以无终。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无知就无惑的道理。或者,即使他设定了开始或公理, 但是他明白道之理, 在逻辑发生背反时,他知道他回到了起点。他也不困惑。这是老子所说有智无惑。如果你学易经,在[易经]里常常看到的“君子有终”,这有终就是有智无惑。这就是道的精髓.所以人有知而无智,就会迷惑不解。有智而悟道就是圣人。能解惑的圣人就是君子,能布道的君子就是帝王。

 

赵甲恍然大悟,于是掷了阴阳竹简决定了。这次赵甲不再遵循他的所谓的善行,不再坚守他的主义,不再追求他的真理,于是他继续再走一次(不管他这次往左还是往右),他小心翼翼,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绝对中庸,按照他能思考得出的最佳方式走,最后当他再走到了起点的时候,他看到的外界又翻转回来了。他终于又看到了你那美丽的脸。赵甲非常高兴。他快快乐乐地讲着那个故事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永无休止地恒久地走下去了。没有困惑也没有疑问。他可以永远这样走下去,无始也无终,达到无限的境界。

 

上帝高兴了,说:赵甲得了我的道啊。于是送了赵甲一部由隐名真人写的[道德经]。

 

有人说:道德经太玄了,不懂。因为我的理性思维不能理通,感性思维也没有悟性,要我一切靠摇竹简决定命运,我还觉得那样太愚昧,显得没文化。假如你还没有十分理解赵甲的快乐,和为什么赵甲得了道德经。那么你应该做一个道圈,再反复读上面的故事.

 

玄是道的象,太极图是玄的平面化缩影(不知道是如何投影), 如果把玄3维化,我们就看到一个梅比乌斯带,假如你用梅比乌斯带做个思维形象的对照,再去理解道,那不理解的就理解了。

 

当你读懂了, 我们就开始真正的道学吧。

浏览(1207)
thumb_up(4)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