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

注册日期:2019-08-06
访问总量:767438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悼老哥 忆几位浙江大学老姐


发表时间:+-

悼老哥 忆几位浙江大学老姐

 

受众群友敬重的老哥,一个多月前,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辞世,享年85。寿中正寝,一生园满,不留遗憾。

告别仪式上,痛失老伴的老姐,哭得撕心裂肺,众亲友悲悲切切。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老哥生于上海,毕业于淅江大学数理专业,80年代留美获物理博士学位,90年代下海创业成功,妥妥的人生赢家。

老哥老姐待人,是那种掏心掏肺的诚恳。无数次聚会,老哥亲自下厨。本是一介书生,开始厨艺不敢恭维。退休后的老哥,为大家吃喝好,用做学问的严谨琢磨厨艺,竟有创新,令体老刮目相看。

在“闪进闪出美国五星级酒店式养老院”博文中,我记述了因老伴跌倒的一?災难。在这场災难中,老哥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老两口一次次开车来看望我们,设法在卫生间装walk-in浴缸。老哥去世前不久,还掂记着我家卫生间装扶手的事。

老哥,您在那边要一切都好!

那年高考分流,因降格录取,无缘淅江大学这样的名校。但昗昗之中,似乎和浙江大学人有缘。三个淅江大学毕业的老姐,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举足轻重。现把她们给我的帮助写下来,分享网友。

老姐A是在1985年举办的,第一届BCEIA(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认识的。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我和老姐同住一个标准间。

1.png

北京友谊宾馆

会议报到那天,晚上9点老姐才到。从淋浴间出来,老姐一边擦干头发,一边问我从哪里来,发言安排在哪天?

我说报到后才知道,我的发言时间被人顶替了。

老姐问我打算怎么办?我觉得她问得好奇怪,我能怎么办?听会呗。

她说:“你单位为你交了200元会议注冊费,还有食宿费,你那么远来北京的火车票钱,你不发言,回去怎么交待,花这么多钱,能报销吗?”

那年月,体老ㄧ个乡巴佬,能到北京开国际会议,兴奋得不得了。这辈子受欺负还少吗?反正我已经报到,戴上会标了,有资格出入所有会场展厅了。

不就是不发言吗,能见到国际会议是怎么回事,就夠幸运了,哪想到回去怎么向单位交待?

老姐却一副路见不平,拨刀相助的架势。严肃地对我说,这事不能这么了。叫我明天带上发言材料,去向会议主席陈情,把被顶替的发言机会要回来。

中国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为展示分析仪器,打开中国市场,来了不少商家老外,但发言的科学家没几人。

所有的会议厅,都是老外当主席,下面坐的全是中国人,而且是论得上资,排得上辈的业界大佬们。除了几个跟着导师来的研究生,体老算是菜鸟年轻人。

除了为数不多解放前大学毕业的高校教授/高工们,发言都操着一口汉式英语,用背诵唐师三百首的韵律,把我笑得弯腰飙泪。甭管体老英语怎么糗,但跟着单位一个上海老姐学唱歌般准备的发言,起码听来是英语。

上午会议咖啡时间,我怯生生走到来自西德的会议主席跟前,主席听明白了我的那句昨晚老姐教的英文:“My paper is missed,。。。。”同时接过发言的投影胶片,快速扫了一眼,说下午为我安排发言!

下午我被安排在第三个发言。只要接触到专业,我便恢复了自信。即便英语糗,也一点不影响发言效果。那些图表上的数目字,都是经过无数次实验验证了的。我一点都不怯场,15分钟发言毕,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晚我发言的文章,被一著名杂志约稿,我有了此生第一篇发表在著名杂志上的文章。凭这篇文章,我得到全额资助,踏上了出国路。

试想,如果没有这位浙江大学老姐的指导,我一个没见过市面的乡巴佬,肯定是一如既往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文章被顶替,哪里摸得着门道,去发表英文文章?此生的历史将改写。

老姐B&C是在浙江省防疫站(现在称疾控中心) 认识的。改开前的防疫站,按技术工种划分为两大群体: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和“一张嘴两条腿”的卫生医生。

改开前的高考分为三类,理工、医农和文史。数理化好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几乎都会去第一类;有硬背功的,去第三文史类;居中的去医农类。也有数理不差,坚持自己兴趣的去第三类。

考上医学院的,又分为医疗和卫生两类。基本情况是,能考上医疗的不会去防疫站当卫生医生。来自名校浙江大学化学专业的两个老姐,在防疫站里是说一不二的厉害人。

浙江省防疫站在全国防疫系统中,技术力量数一数二,进修人员络绎不绝。但我是从穷山区来进修的第一人,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殊关注,带着些许怜悯的目光。

老姐B对我特别关照,让我和她一起工作。

来到站里的第二周,我见一个试剂瓶空了,就去配制。老姐有点不放心,看着我计算。见我在草稿纸上行云流水,一会便算毕、配制完毕。

老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是来进修的,但比这里很多人都强,你们站每月为你付进修费,你舅舅为你争取这个进修机会,额外收了那么多病人,你不觉得冤吗?

是的,我的进修机会,是SS舅舅托他在卫生厅里工作的学生安排的。但不是白给的,条件是额外为数十个病人做泌尿外科手术。

SS舅舅是全国泌尿外科第N把刀,不知算不算数一数二,但一只手绝对数得过来。舅妈是医科大开刀房护士长,责任重工作量大,但家里连保姆都不敢请,怕保姆带亲友来看病。

SS舅舅在百忙中,常抽空躲到小阁楼上,用英文写书,极端不情愿花时间为额外的病人开刀。改开后,SS舅舅当上了医科大校长,是他极不情愿的,以我对他的了解。

我刚进家门,SS舅舅就拿着卫生厅让他额外收的,一大摞病人的表格向我诉苦,苦不堪言。我明白,山里人的进修机会来之不易。

当时我刚从体育老师,转行到那个连站长、副站长、会计在内,共十来个人的防疫站,一年打几次预防针,走村串寨发摆子(奎宁)药。

在当年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张报子一杯茶混下班的大环境下,我是有野心的极少数。我的野心是,到全国数一数二的大防疫站转转,看看人家怎么运作,为日后建实验室做准备。

老姐因为我会算,而为我的进修身份喊寃。她岂知,要在一个赤贫山区防疫站建实验室,仅凭会算是远远不夠的。

实验室的计算,无非是百分浓度、克分子浓度、当量浓度、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关的換算。对于高中数理基础扎实、大学上完两年基础课的五届生,算小菜一叠。

但因对数理化不通透,而落入防疫队伍的的大多数人,确是一大障碍。

在美国的实验室,会算和不会算,也把人分两等。会算的,能变通,进而搞研究;不会算的,只能照方配药,和研究无缘,低一大截。

老姐C在科里掌管全国防疫部门独一台,从英囯进口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我这个山里来的进修生,因为会算,老姐给我机会听讲解,看运转,知道天有多高。

两位老姐的肯定,站里科里不再把我当进修人员,让我和他们一起承担任务,甚至安排我出差。我是看猪跑就能体会吃猪肉的人,一年的进修,我对防疫站的运行全然有数。

在那年头,玻璃器械称为玻璃仪器,一只试管、一个烧杯、一个容量瓶都要指标。浙江省防疫站把整整一年的指标,让给了我们那个山里小小的防疫站,並帮我採购装箱。离开的那天,站里泒大货车送我到火车站。

在那年头,派车送进修人员上火车,是件大事。连SS舅舅都对我刮目相看,不再抱怨为我的进修收那么多额外的病人。

他的那个卫生厅的学生,既为那么多关系户安排了专家手术,又和SS舅舅密切了关系,几面讨了光生,自然非常高兴。

在那年头,一个山里人到大地方进修一年,就像80年代出国进修一般。我带回建实验室足够的Ideal,还带回8大箱玻璃仪器,很快就建成了实验室,开展了一个大防疫站能开展的所有工作。

实验室相当于防疫站的半壁江山,几年后我离开那个山里的防疫站时,临别千言万语化着一句话,承认我是实验室的奠基人。

2.jpg

  如果不建实验室,我会打预防针直到退休,安安稳稳领事业单位退休金,旱涝保收。也不错呵,只是人生会少许多精彩。

从零开始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实验室,我有了摸爬滾打的平台,为职业生漄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从体育老师华丽转身为理化检验专业人士。为建实验室我上下求索,最终于公于私都有利。

以上是几个老哥老姐帮助我的故事,他们都来自浙江大学。历年评级,浙江大学只在清北之后。

4.png

淅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创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学校的校训养育万千学子!老哥老姐们不愧为校训培养出来的好人,我将永远记住他们!


浏览(1993)
thumb_up(32)
评论(10)
  • 当前共有10条评论
  • 体育老师 回复 遇秋

    博主对钱展望老先生这么了解,是你的亲友?师长?

    屏蔽 举报回复
  • 体育老师 回复 遇秋

    钱展望老先生真了不起!!!

    屏蔽 举报回复
  • 体育老师 回复 遇秋

    欢迎遇秋新博主!

    【体育老师出人才,。。。。。。】第一次听见对体育老师的褒奖,谢了!

    当年五届生被随便填坑,还有北大在农村小学当体育老师的,体老在厂办戴帽中学当体育老师,不算差。

    屏蔽 举报回复
  • 体育老师 回复 木桩

    木桩MM周末愉快!

    【什么是 “高考分流” ?】高考后各走东西,几家欢喜几家愁。考上理想大学的欢喜,“降格录取”、“不予录取” 的愁。

    有时看似简单的问题反而难回答,不知我的解答准确乎?

    屏蔽 举报回复
  • 遇秋

    体育老师出人才,想起了另一个体育老师,教数学的体育老师。

    中国奥赛史上的神话是湖北省武钢三中的钱展望老师。体育老师教数学的神话。

    武钢三中有17名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银牌,居全国第一。

    钱展望1940年出生在武汉。

    因为战乱,在他13岁的时候,才进入学校。1962年,他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华师附中,1965年他以全省名列前茅的高考成绩准备前往向往已久的大学之旅时,文革的毁灭了他的梦想,

    他被莫须有的家庭出身问题被拒于大学门外,

    在无数次挣扎之后,做出了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当一名老师,因为学历的问题他只能到武钢子弟小学当一名体育代课教师,

    因为对数学的热爱,在当了10多年的小学体育老师后,他真正的传奇生涯正式起航。1977年,10年的文革后,恢复了高考制度,中学的学生急剧增加,而教师却极度缺乏,所以在这一年,他和同校几个老师一同参加武钢三中的教师招聘考试,他一个教体育参加的竟然是初中数学教师的招聘考试,结果以接近满分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被武钢三中录取,传奇开始了。

    接着,他彻底点燃了武钢三中的奥赛火种。

    1982年,他的学生王维勇参加初中数学联赛获得了全省第一名,并且以理科总分第2名的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

    那个时候武钢三中的几个领导请求他前往高中数学部任教,于是他开始在数学竞赛这个舞台上演了一次又一次不可思议的奇迹。

    1986年他带出了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赛第2名,湖北省第1名的曹严明,1987年他辅导了学生韦国恒,接着韦国恒在第2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上斩获银牌。

    1990年,由他所教的学生周彤获得了一枚金牌,并带领中国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傲人成绩。

    1993年,他又带出了第二个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并获得金牌的杨克。

    他与刘诗雄在1995带出了湖北省第一个获得IMO金牌的女生,而且还是满分朱辰畅。

    1998年,第39届IMO的六名国家队队员,其中的邹瑾、许钧天还有王佳全部都是他一手教出来的,这是中国参加IMO以来唯一一次有三名学生来自同一个学校。

    1999年他又带出了参加第40届IMO并获得金牌的程晓龙,连续三年都带出了IMO国家队队员。

    这可能是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上永远超越不了的奇迹。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能记住他人曾经对自己的恩惠,这是一种美德,老师,你具备这样的美德。

    什么是 “高考分流” ?

    屏蔽 举报回复
  • 体育老师

    出国前受欺负已成习惯,逆来顺受,最狠的欺负是高考分流。

    如果没有遇到老姐A,我的历史该重写。

    命也,运也!

    屏蔽 举报回复
  • 体育老师

    文中提到改开前高考的分类,有背功的去文史类,无意贬低文史类。恰恰相反,本人很尊重万维的文史高人,常常为自己错别字病句滿篇,还和他们同登一场感到羞愧。

    屏蔽 举报回复
  • 体育老师

    有爹护佑的毕作家曾经说过,我的每ㄧ步路只要差ㄧ点点都来不到万维。此言不虚!

    屏蔽 举报回复
  • 体育老师

    人生任何一步路都不会白走,任何一个努力都不会白费。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