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剧团

注册日期:2006-11-29
访问总量:1800479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不禁泪流的肖邦钢琴比赛中的少男少女


发表时间:+-

事件回顾


在 2025年第19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The 19th International Frydery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第一轮中:

中国选手王子涵(Zihan Wang),年仅16岁,是本届最年轻的中国参赛者之一。

他选择演奏的曲目之一是 肖邦《前奏曲 Op.28 No.15〈雨滴〉》。

在演奏过程中,他的情绪明显被音乐触动,到了中段小调那部分

(阴郁、内省的段落),出现了几次明显的哽咽和落泪。

尽管他坚持演奏到最后,但细节控制和节奏稳定性确实受到影响。赛后评委在

评语中提到 “emotion over control(情绪压过了控制)”。

因此,他 未能进入第二轮。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日本选手 Yumeka Nakagawa(中川梦香) 同样在演奏《雨滴》时情绪激动,泪流满面。

不同的是,她 仍保持了全程的演奏控制与音色均衡,结尾甚至有一瞬极度克制

的“静默”。


她因此被评为“emotionally sincere yet technically intact(情感真挚且技术

完整)”,并顺利晋级。



为什么“雨滴”如此容易让人情绪失控

音乐结构本身极具感染力:

这首曲子在表面平静之下,埋藏着极深的情绪波动。那个“雨滴”音型贯穿始终,

如心跳般持续。中段的小调转换带来压抑与悲怆,很容易让演奏者陷入共情。

舞台氛围与心理张力:

肖邦比赛对年轻选手的压力极大,尤其是面对全球直播、评委和观众的聚焦。

那种“完全暴露在音乐里”的状态,会放大每一丝情绪。

年轻演奏者的感受力极强:

像王子涵这样的16岁少年,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心理承受力和舞台经验还未完全

建立。当他真正“进入音乐”的时候,很可能被自己唤起的情绪压倒。

雨滴的象征意味:

对很多演奏者来说,这首曲子象征孤独、告别、时间流逝甚至死亡

(肖邦当年病重时在雨夜写成)。对少年而言,这种“太成熟的情绪”是一种冲击。


 舆论反应

很多网友认为王子涵“虽然落选,却让人心疼”,称那一刻他“不是演奏者,

而是音乐的共鸣者”。

日本选手 Yumeka Nakagawa 则被赞“像雨中盛开的花”,她的克制与沉浸形成了

戏剧性对照。

部分业内人士评论:“真正的肖邦精神不在完美无缺的技巧,而在能否被

音乐击中——他们两个都做到了。”



Time from : 30:00

Time: 30:23---31:40




浏览(1830)
thumb_up(7)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体育老师

    谢谢分享,年青真美好!

    屏蔽 举报回复
  • 幸福剧团 回复 一冰

    谢谢美女回复。

    剧团也是关注肖邦与乔治桑的关系很久,乔治桑与萧邦的关系在以前姓社的国度里,往往描写成意识形态的对立,现在看来乔治桑认为萧邦是世界的,体弱,那么有天赋,应该多创作,而不是整天为了故乡的革命而四处奔波集资,那不是肖邦的能力范围。乔治桑给钢琴家利斯特写过一篇长信件,写得真是好!专门写她与萧邦之间的感情与矛盾。


    还有就是江青常提醒毛润之少吃红烧肉,多吃鱼肉是一个道理,毛哪里听得进去呢? 骂江青是上海滩的小资情调。

    屏蔽 举报回复
  • 一冰

    当年我参观乔治桑故居时,解说员说雨滴是肖邦写给乔治桑女儿的,因为有一次肖邦和乔治桑吵架,作曲家从女孩那里获得安慰和移情,心绪复杂,看来可能是演绎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