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注册日期:2020-06-20
访问总量:625149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与神同工(含音频)


发表时间:+-
与神同工(含音频)
——以神为中心的生命,按神的心意作息,一生才不会枉然


■魏保罗

 

与神同工(上)

——上行之诗系列8

 

文/魏保罗

生命季刊专稿

 

音频为李慕溪弟兄朗读;


 

(所罗门上行之诗。)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你们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唯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他们在城门口和仇敌说话的时候,必不至于羞愧。(诗127:1-5)

 

诗篇127篇,和合本小标题称之为“所罗门上行之诗”。但很遗憾,因为希伯来原文的介词le可以有多种意思,如到、向、对、为、在……之内等。以至引发了圣经学者的诸多争论,这究竟是所罗门亲笔所写,还是其他诗人献给所罗门的,亦或是归属于所罗门的作品。不过,就我们而言这些都无关紧要,我们仅需要明白这是一首写给当时的以色列人,同时也是写给今天我们现代人的智慧诗歌就好。另外,这篇诗歌与128篇息息相关,显出两者之间内在的聚合性与一致性目的 (范甘麦伦,2008/2010,页 1606)。

 

所罗门虽是圣殿的建造者,也是身为人父。但建造家室与被掳归回的尼希米时期显然更加符合。那时,圣城荒废许久,本地居民不多。当回归的以色列人来到耶路撒冷时,可供居住的房子也很少。因为“城是广大,其中的民却稀少,房屋还没有建造。”(尼7:4) 故此,他们需要共同起来建造自己的家园。因此,当以色列余民从巴比伦回归耶路撒冷,重建城市和家国时,这首诗歌强化了他们把神作为生活、家庭和国家根基的决心。因为,若没有神的祝福,他们的一切劳苦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白费气力 (刘凌维、许凌霄编辑,1991,页 231)。要晓得,“不管我们是用砖块,灰泥、钢筋建造房屋,还是以真理和爱建造生命、家庭和教会,没有神的帮助,我们都不能成事。神若不赐福给祂的百姓,人的牺牲和劳力再大,也不能成就什么。”(威尔斯比,2004/2007,页 525)

 

不过,在建造房屋之前,他们其实已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但仍需有人日夜警醒守护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居民 (参看尼7:1-3)。事实上,在巴比伦人入侵以色列地之前,耶路撒冷是一座拥有强大防御、固若金汤的城池。然而,虽然它有严密的城墙、高塔和日夜不停的看守,但这座城池的沦陷证明了“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1v)。对于信靠神的人,神就是盾牌、高台和避难所 (参看撒下22:3;诗18:2)。相反,若我们将神排斥在我们的生活之外,或者不再全心为祂而活,那么,我们就不能期望得到神永恒的保护。我们应当明白,无论我们使用怎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财产 (如闸门、围栏、警报器、摄像头、保险箱、看家狗等),但若没有神的看守,一切皆是枉然 (刘凌维、许凌霄编辑,1991,页 233)。

 

“枉然劳力的建造人和枉然警醒的守望人”。在希伯来文法上,神的建造和守望皆为卡干未完成式,表达神持续不停顿的“建造和守望”。相较于人短暂、疲劳且无法持续的建造和守望。神的看顾持久不倦、永不停歇——“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诗121:4)。也就是说,上帝始终看护!事实上,若没有神的同在、同工,那么我们手中一切的建造、看守,就只能沦为所罗门所说的:“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2:11) 我本人也特别喜欢使用这一节来为我们的国度教会及各样事工守望。因我深知这些属灵的工程,若离了神的保守,根本不可能持续下去,尤其在国内这种信仰环境之下,更是如此。

 

坦白说,人很容易在实现自身价值,且达到人生巅峰的时候,产生膨胀心理。觉得一切都是“我手的作为”,忽略了神的工作。这首诗歌正是要提醒我们人手所做、所享有的一切皆离不开神的同在,以神为中心应当是我们一生的核心。“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箴3:5)。这一点,所罗门王或许最能感同身受。他蒙神所爱,被神赐名为“耶底底亚”(撒下12:25,意思是神所亲爱的),一生多妻多子、国泰民安,享尽世间一切荣华富贵 (参看王上4:20-28,7:1-12,11:1-3)。然而,当他达到人生巅峰之时,也是他离神最远之日。一直到晚年,他才透过传道书来悔悟、省察自己的一生。

 

 

人的自大之心实在太容易产生了!事实上,连那些朝圣的百姓,从自己家出发,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抵达锡安圣城之时,同样也会产生许多的攀比之心。诸如谁走的路更远,谁的伙伴朋友更多,谁来朝圣的次数最多,谁带来的奉献更好等等,这时就需要有人来领唱本篇诗歌,以此提醒大家“若不是神建造……看守……”(毕德生,2000/2009,页 97)。在希伯来文第1节每一个结束的片语都是以“枉然”开始,叫人留意神的赐福在人一切努力中的地位 (曾立华,2015,页 107)。离了神“我们什么都不是”,没有神的同在“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就如主耶稣在葡萄树中的比喻“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5) 这也是本篇诗歌所要表达的观念“我们的努力不过是次要的部分,神的作为才是中心和重点”(毕德生,页 98)。一言以蔽之,人若不及早醒悟、回转、敬畏神。那么,他手所做的一切和他自己的一生,尽皆徒然无益 (张国定,2004,页 263)。故此,我们实在时常需要与神同工、与神同行。

 

上图:爱丁堡城的徽章,上面用拉丁文写着该城的格言“没有主都是徒然的 Nisi Dominus Frustra”。也是本篇诗歌第1节的的简写版。(图片及文字引自《圣经综合解读》)

 

不过,在工作过程中 (尽人的本分),我们也当特别留意,不要上了魔鬼的当,中了撒但的诡计。因为仇敌是全年365天没有休息的 (参看彼前5:8),如同大多数的世人为着自己的肚腹、地上的荣华,拼尽全力、劳劳碌碌,勤勤恳恳、全年无休。基督徒有时也会陷入这样的诱人陷阱之中,以致“工作得像个魔鬼”。坦白说,工作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无可避免。但是工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 (毕德生,2000/2009,页 91)。因为,一方面工作是美好的,神都在工作,工作必然是好的 (参看约5:17) (毕德生,页 95)。另一方面,工作是有时限的,我们并不是要一直无休止的工作,就如万事都有定时 (参看传3:1-8)。要知道,神叫人工作,并不是要人成为工作狂、工作奴,而是要人“工作有时、休息有时”,将身心、工作安然交给神 (曾立华,2015,页 105)。我们需要时常“借着神所作的工来校正自己,在神的作为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毕德生,页 95)。图尔斯的圣者希拉里Hilary of Tours说的好,基督徒要当心陷入“以一种亵渎的焦虑来为神工作。”因为,一旦和这位将“救恩施行在全地”的神失去接触,我们的工作就会出错。要么是过分忧虑、被工作辖制;要么是提不起精神、了无生趣,没有工作的欲望 (像帖撒罗尼迦,帖后3:6-15);要么是化身工作狂人 (像巴别,创11:1-9) (毕德生,页 95)。这一切皆不是出于神的心意!“因为我们的工作既不能创造生命,也不能创造公义”(毕德生,页 97)。为着工作忙碌不停是世上的成功价值观,却是信心的失败论:“仿佛我们信不过神能成就祂的旨意,仿佛只要靠自己努力,就能将宇宙重新排列”(毕德生,页 97)。

 

况且,清晨早起、夜晚难歇 (“夜晚”原文是延迟的意思,即休息的很晚),将自己每天弄得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其实是枉然的 (唐佑之,2002,页 306)!(注:当时的以色列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他们清晨早起,预备好自己的身体、心情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失衡的情绪收工回家。就像一位曾奉献自己、全时间受过神学训练的弟兄自身真实的见证:当他以为赚钱养家是他未来一生的责任、托付时,却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感到莫名的空虚。这一度使他感到无望且无助——劳劳碌碌究竟为了什么?也好比许多城市打工人,在连续加班之后,不敢回家发泄情绪,只好在一些公共场所中失声痛哭或借酒买醉。其实,神的安排与供给是最好的,祂不是要我们暴饮暴食或过分节省,而是要我们吃喝适当;祂也不是要我们辛苦劳累、难得休息,而是要我们有充分地休息与睡眠 (唐佑之,页 306)。因为,“唯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2v)——不会彻夜难眠。同时,“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也不会心力交瘁。或许如毕德生 (页 92) 所言:“最好找一个比野地的百合花‘也不劳苦也不纺线’更好的方式。”

 

 

故此,“真正的工作智慧并不是一直努力埋头苦干,而是有放下自我劳苦的意识。”(曾立华,2015,页 109) 要清楚,神让人在世生活是要有规律、均衡的作息。“生命是神创造的,睡眠是祂给我们维持健康生命所必须的。为此,我们必须遵守神的规则,享受祂所赐停下来休息之道,体验神赐的福分。”(曾立华,页 110) 而这也是神所赐一份独有 (基督徒的专利) 而特别的恩典 (张国定,2004,页 259)。“基督在风暴中沉睡的事 (太8:23-24),岂不与这幅看似逃避主义的画面有雷同之处。”(柯德纳,1995/2011,页 563) 简言之,“当人开始敬畏神及谨守他的诫命,就会活得快乐,并懂得享受生命中的美善。”(张国定,页 260)(待续)

 

参考文献

张国定《天道圣经注释——诗篇 (卷四)》。天道书楼;2004。

唐佑之 《诗中之诗 (第三集):信靠诗》(二版)。香港浸信会神学院;2002。

曾立华《神与人同行喜乐之旅——上行之诗品读》。明道社,2015。

尤金·毕德生 《天路客的行囊:诗篇上行之诗导读》(郭秀娟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原著出版年,2000)

柯德纳 《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诗篇 (下)》(刘良淑翻译) (POD版)。校园书房,2011。(原著出版年,1995)

威尔斯比 《生命更新解经系列——尊崇真神:诗篇》(简体字版) (潘心慧、蓝慈理翻译)。福音证主协会,2007。(原著出版年,2004)

范甘麦伦 《麦种圣经注释——诗篇 (下)》(潘秋松、邵丽君翻译)。麦种,2010。(原著出版年,2008)

刘凌维、许凌霄编辑《圣经大纲与讲义·诗篇 (三)》。宏恩,1991。

江守道 《上行之诗——信徒的上行历程》(方克仁翻译)。活泉,1983。(原著出版年,1970)

 

魏保罗 中国大陆传道人。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5点至9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浏览(101)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