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注册日期:2020-06-20
访问总量:625007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主日信息:在患难中喜乐(含视/音频)


发表时间:+-
主日信息:在患难中喜乐(含视/音频)
——喜乐是一种承受苦难的力量,它可以使基督徒受苦而没有苦味


■王峙军

  


 

主日祈祷文

 慈爱而又公义的主,

我们感谢你、赞美你奇妙的圣名!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26

 

创造天地万物的神啊,我敬拜你,称颂你的大能的作!慈而又公的主啊,我你、美你奇妙的圣名!主啊,你是造宇宙、掌管万有的主,耶和作王,世界就定,不得动摇!主,你威义却又慈,你造了我,且又们预备了救恩。主啊,人然失信,你却总不失信!出于你的公、慈和信,你宁可离你的子在十字架上,的是救──悖逆、失的一群。哦,主啊,你的耀,高过诸天,你的慈到穹!我要在列邦中述你的耀,在万民中述你所成就的救恩!

 

主啊,思想你的作为,数算你的恩典,我们心中那无尽的感恩岂是人的语言可说?主啊,我算什么?尘土而已!你竟然为了我,为了这个卑微不堪的我,为了这个满身疮痍、衣衫褴褛的我,这个被众人鄙夷的我,上了十字架……铁钉刺穿了你的手、你的脚,鲜血如注、极苦极痛……哦,主啊,你甘心情愿忍受这极苦极痛,是为了我啊!那该受这苦刑的本该是有罪的我!你却因着你的爱,你在十字架上的大爱,你忍受苦刑以至于死——你为我死了,为的是让我活着!哦,主啊,这浩大的救恩,岂是我有限的话语可述说?

 

主啊,因你受的刑罚,我得平安;因你受的鞭伤,我得医治。你的宝血遮盖了我的罪,你的献祭赐给我新生命。你从灰堆中挑选我,你从尘土中抬举我——主啊,愿你洗净我、打磨我、修剪我、使用我!我这生命是你赐给的,每一天我都当为你而活!主啊,赐给我力量,保守我的心志,让我靠着你赐下的能力为你而活。主啊,我软弱的时候,求你扶持我;我悖逆的时候,求你挽回我;我任凭己意的时候,求你管教我——你的杖、你的杆击打我,引领我回到你的溪水边。主啊,我再不敢夸口说能为主成就什么——你的国岂是人手成就的呢?我只要谦卑在你面前说:主啊,愿我能成为你手中的器皿,求主使用!愿我所作的在你的国里有份,得蒙你的喜悦。愿主的旨意成全,在地如在天!奉恩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阿们!

 


主日信息

 

 

在患难中喜乐

 

歌罗西书1:24

 

讲员 王峙军牧师

 

 点击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YouTube)👇

https://youtu.be/qVRUlJmGJlE

 

国内读者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

 

以下为王牧师信息音频:


 

引言

 

在歌罗西书1:23,保罗说,“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接下来,保罗就开始说到,为着神伟大的救恩计划,为着他自己被神拯救、使用并托付责任,他要为教会做什么。

 

读经 歌罗西书1:24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观察

在这段经文中,“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的“补满”,和“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的“全备”,还有 “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的这个说法,这几个词意思都很接近,都是在讲“完全”。今天我们只讲第一个完全:在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这是第24节的内容。

 

在这一节中,我们思考三个方面:

一、在患难中喜乐是成熟的生命表现(24a)

二、什么是在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24b)

三、我们如何在自己的肉身上补满缺欠?

 

一、在患难中喜乐,是成熟的生命表现(24a)

 

24a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

 

请注意,保罗不但在腓立比书里一直表达自己生命中的喜乐,在他的其他书信里也都弥漫着一种生命的喜乐。

 

尼 8:10 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

 

圣经:喜乐来自盼望(保罗、西拉、司提反)。

教父:喜乐来自殉道的荣耀(波利卡普、佩佩图阿)。

宗改:喜乐来自真理的见证(胡斯、廷代尔)。

近代:喜乐来自信仰的坚忍(班扬、沃姆布兰、王明道)。

当代:喜乐来自基督同在(尼克·胡哲,逼迫中的教会)。

 

喜乐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承受苦难的力量。喜乐可以使基督徒受苦而没有苦味。

 

这里他说到“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意思是:我在为你们所受的苦难中喜乐。

 

保罗所经历苦难,不是一次性的,是许多的苦难,是一个苦难的过程。

 

在林后11:23-29,保罗说,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11:24被犹太人鞭打五次(五),每次四十减去一下;25被棍打了三次(三);被石头打了一次(一),遇着船坏三次(三),一昼一夜在深海里。26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江河,盗贼,同族,外邦人)、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城里,旷野,海中,假弟兄)。27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28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29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

 

在这许多的苦难中,保罗说,我倒觉欢乐。这是一种成熟的生命态度。

 

我们什么时候喜乐?什么时候不能喜乐?

 

一般情况,我们在一切顺利的时候喜乐,在神祝福我们的时候喜乐,但是在遇到难处时候,事事不顺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喜乐了。不仅是没有喜乐,还充满苦毒,充满抱怨!有同工服事了,做了工作了,但是浑身都是苦味,所有的人都要看到他的衣服烧焦了,他为主受苦了!

 

但是注意保罗是在许多的苦难中喜乐,很多长辈传道人是在监狱中喜乐,因为他们感到配为基督的名受苦,因此而喜乐!

 

有一位黄得恩老伯伯,他在50年代带领了7个人信主,因此被判了无期徒刑,宣判大会之后,他被押到汽车上游街示众,他的感触是:我带领了7个人信主判了无期,为什么不带更多的人信主,不带70个人信主呢?他感到配为基督的名受苦,因此而喜乐。他祷告说:主啊,求你让我在这围观的人中看见一个我认识的人,就更加让我知道你与我同在!他祷告完了,一睁眼正好看见路旁的密密麻麻围观的人中,有一个他认识的人。他立刻就笑了!心里称颂神真好!结果那些围观的人吃惊了,他们议论说:看那个犯人还在笑呢!

 

喜乐是一种心态,并不是说你在难处中要哈哈笑。比如我们的传道人被抓了,他的家人,教会的弟兄姊妹当然不能哈哈笑了。但是我们要有一种喜乐的心态。

 

当然,我们的事奉中,我们的家庭中,常会有很大很难的挑战,遇到的难处有时是我们无法承担的,我们甚至有以利亚在罗腾树下求死的时候,但是你要相信神会派天使拿饼来拿水来喂养你,你还是要吃了喝了重新得力,起来走路。

 

像哈巴谷书记载的: 3:17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3:18 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

所以,即便是我面临着重大的逼迫,即便是我的孩子悖逆,即便是我的同工无辜地伤害我,即便是教会苦待我,

 

大家一起读: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

 

弟兄姊妹,当我们今天遇到试炼,遇到难处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像保罗这样说,我在神为我预备的试炼、神许可的患难中喜乐,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生命状况?

 

弟兄姊妹们,你愿意朝着这个方向操练吗?

 

二、什么是“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24b)

 

24b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接着,保罗说,“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这话听起来挺吓人的,谁可以在自己的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保罗到底在说什么?

 

保罗为教会受苦,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圣经中有许多记载。但为什么他说,他如此受苦,是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呢?难道基督的患难还不完全,需要任何人去补足吗?

 

首先,基督的患难是完全的。祂为着救我们脱离罪和死亡,承受了各样的患难。祂为我们得医治而受鞭伤,为我们得平安而受刑罚,祂佩戴荆棘冠冕,祂蒙受世人的羞辱,祂在十字架上背负了世人的罪孽。因此,当保罗说“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时,他不是说基督的患难不完全,所以需要他来补足。

 

其次,教会自身需要在患难中成长,教会也需要有人在肉身上为她受苦。从圣经和教会历史中我们知道,教会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经历苦难与试炼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无数圣徒为之受苦的过程。耶稣基督的救赎性苦难已经完满了,耶稣基督照着神的救恩计划,为我们受的苦已经完全,祂已经从死人中复活,升天坐在父的右边。基督已经不再能以肉身为祂的身体(就是教会)受苦。因此,这为教会受苦的责任,就落在无数对主忠心的人身上了。所有为教会受的苦,都是为让教会长成基督的身量而受苦,都是代替基督为祂的身体而受苦。

 

现今在狱中为主的名被囚的传道人,他们就是在为教会受苦,为教会“在肉身上补满患难的缺欠”。

 

第三,为教会受苦是保罗的真实生命经历。保罗是一位一直个活在为主受苦的生命状态中的使徒。为主的名受苦,可以说是使徒保罗的一个命定。主呼召他的时候,就曾说过,“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的苦难。”(徒9:15-16)由于有这样的命定,所以他说,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罗5:3-4)。

 

 

圣经中保罗的受苦情形我特别地比较了一下,他受苦的情形和主耶稣的情形特别的相似。

 

当众人得知保罗在耶路撒冷有患难时,都苦劝他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保罗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徒21:12-13)在他之前,我们的主耶稣也是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时,执意向耶路撒冷去。彼得拦阻祂,但是拦不住,因为这是主自己的道路。

 

保罗在耶路撒冷先是被人拿住想要杀他,然后是被罗马人的千夫长带进了营楼。众人跟在后面跟着他的时候,喊叫:“除掉他!”(徒21章)。主耶稣受难之前,犹太人也同样喊着说:“除掉这个人!”“钉祂十字架!”(路23章)。审讯保罗的巡抚和亚基帕王,都认为:“这人并没有犯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徒26章);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的话,也是这样:“这人作了什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祂什么该死的罪来。”(路23章)

 

你注意到了吗?保罗的经历,表明他是在效法基督。

 

“受苦”是保罗书信中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而使徒保罗,则是同时代的圣徒中,为教会受苦最多最突出的一位(参林后11:23-29)。保罗作为主耶稣的仆人,确实最有资格说,“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我们都知道《天路历程》的作者约翰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他的书影响了教会好几百年。但我们很少人知道,班扬也是一位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家庭教会传道人那样的传道人。为什么说班扬是一位家庭教会传道人呢?

 

班扬生活在17世纪英格兰复辟时期(Restoration), 1660年起英王查理二世复位,英格兰重新恢复国教(圣公会)的地位,于是王权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来压制非国教的讲道与聚会。1640年代—1650年代:清教徒革命期间,许多清教徒、长老会和独立派传道人自由讲道,甚至未经圣公会按立。1660年:查理二世复位,国会与国王意图恢复圣公会垄断地位,防止非国教以外的其他信徒发展。因此制定法律,要求讲道必须在圣公会的教堂中、由圣公会的合法牧师(主教按立)进行,未经许可的讲道与聚会被视为违法。1660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下令禁止未经许可的讲道。颁布聚会法(Conventicle Act, 1664), 禁止非法集会,禁止五人以上的非法宗教聚会(即非圣公会的聚会)。任何未经许可的讲道和聚会都属违法,可处以罚款或监禁。

 

班扬因继续传讲福音被捕,关押在贝德福德监狱。官员给他一个条件:“只要你承诺不再传道,就立刻释放。”班扬回答:“如果今天放我出去,明天我还要传基督。”他明知这样的坚持会让他失去自由,甚至剥夺与家人的团聚,但他选择忠心。班扬在狱中写道:“我从未像在监狱里这样深刻地经历神的同在。”在铁栏中,他的心灵却得着了天上的自由。

 

他因信仰坐牢十二年,在监狱中却活出了喜乐的生命。他的见证能帮助我们明白:真正的喜乐根基何在。在监狱里,班扬除了祷告、读圣经,还开始写作。他在铁窗下写下了《天路历程》。这本书用比喻描绘一个名叫“基督徒”的人离开毁灭城,走向天城的旅程,中间经历试炼、诱惑、争战,最终得胜进入荣耀。

 

这本书成为基督教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属灵经典,被誉为“除圣经外最畅销的书”。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十二年的牢狱生活,就不会有《天路历程》。

 

“如果你们今天释放我,我明天就会在神的恩典中讲道。因为我必须顺从神,而不是顺从人。”

 

“我若在讲道上退缩,那我就得罪了上帝,得罪了我的良心,也伤害了别人的灵魂。”

 

“若我因讲基督而必须留在狱中,直至青苔长满我的眼皮,我也甘心如此。”

 

“我绝不应许停止讲道。因为若我这样做,就等于承认传讲基督是错误的。但这是我一生的呼召。”

 

在整个审问过程中,班扬的立场非常清楚:

 

不签保证书,不停止讲道,宁愿坐牢,也不违背上帝的呼召

 

我接触过中国家庭教会的许多属灵长辈,他们都是从苦难和试炼中走过来的。我相信他们都是在自己的肉身上,为着教会,为着中国教会,努力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想想看,为什么从80年代初中国家庭教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复兴。有一次,一位老传道人跟我们分享说,1949年前中国有70多万基督徒,到了50年代中期,突然好像一个也看不见了,很多人都以为基督教真的被消灭了。结果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突然基督徒像雨后春笋似地都冒出来了,而且蓬勃生长。在那些老传道人的带领下,根基也非常的美好,生命也非常的美好,见证非常的美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状况?这和那些老一代信徒对主忠贞,在受苦中坚定不移的生命状况是有关系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受苦,使教会在那个环境中有了如此美好的发展。当然这是圣灵的工作,当然这是主的工作,很美的。

 

三、我们如何在自己的肉身上补满教会的缺欠?

 

保罗说“要在我的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这个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挑战与呼召。

 

基督的身体(教会)仍在历史中受苦,这些受苦算是基督受苦的延续,因为教会与祂合一。基督的救赎是一次完成的,但祂的身体(教会)在历史中仍然要“在苦难中得荣耀”,因此信徒在肉身上经历苦难,是与基督受苦的联合。

 

我们所经历的逼迫、艰难、劳苦,并不是为了赎罪,而是因为我们属于基督。“我们既是与祂一同受苦,也必与祂一同得荣耀”(罗8:17)。

保罗的受苦是为了教会能得益处——宣教、教导、建立信徒。

 

每一个为福音劳苦、为信仰付出代价的人,都在“补满”那“尚未完成的见证”。

 

基督的受苦在十字架上已成全,但世人还未完全看见。当信徒因福音受苦、仍然显出忍耐与爱,就“使基督的受苦继续在世上被显明”。

 

“在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不是救赎的补充,而是见证的延续;不是功劳的增加,而是基督之爱的彰显。

 

我们若与基督联合,就当与祂一同受苦,为教会、为福音、为真理,在自己的肉身上承担那见证的重担,直到主的身体——教会——完全成长为基督之身量的丰满与成熟。

 

如果你愿意在这个世代作主的儿女,你要先预备好自己“要在我们的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要先预备好为主受苦的心志。不但是传道人,甚至每一个基督徒都要预备好为主受苦。持守真道,为主而活。舍己,背起十字架,跟从主。

 

基督的门徒为主受苦是必须的。因为基督的受苦是必须的。太16:21“必须……受苦”。

 

在没有逼迫的环境中受苦,有时表现为为信仰付代价。

 

思考与应用

 

一、为教会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你愿意吗?

二、在苦难中喜乐,你愿意操练这样的属灵品格吗?

 

王峙军 牧师,生命季刊主编,生命团契总干事;“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顾问牧师。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浏览(44)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