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庄子》二齐物论10齐辩说【二】
新解《庄子》二齐物论10齐辩说【二】2019-11-21-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axkOSB5yI&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32&t=863s
相关文案: 主话题:齐辩说【二】 解析:《庄子》二、齐物论之—— (十)、齐辩说——(续) 故自无适(适合;舒服;恰好;去,往;出嫁)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一般,普通,平常;不变,固定;时常,常常;伦常),为是而有畛(田地里之小路;界限,疆界)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辩论,辩解),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经物上纵向之纱或线,跟“纬”相对;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之主干;经营,治理;上吊;历久不变,正常;经典;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月经;经过,禁受)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表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即公礼自上而下没有哪一样会大过于秋天作物籽粒所代表之繁衍与传承模式,相比之下即使是高山也要排在下位;也没有谁能比那些牺牲自己而成全后世之人文历史更加长寿,相比之下个体人身即使活得再长而如彭祖之高寿也不过是夭折短命而已。人文种子与土地其二合一于自我本我本心而产生文明开明之觉悟,于是生命世界便与自我本我本心同一于公序。既然已经作为同一之公序而被大众所遵循了,尚且对其结果还有话讲?既然已经说是整个世界皆乃公序了,姑且对此结果勿需再言吗?公序与人言乃两回事,而这两回事若再被人言便会生出更多自以为是之说法。从人之说法而溯及历史,那些奇巧经历于编撰、演义、志异、轶事与传说乃不可能是客观公序之结果,那是比照人世间而杜撰出来之神仙世界吧!一直以来,从无种之进化演变模式到有种之繁衍传承模式,乃至于以第三者身份出现之私礼其妄言臆造之神品,其比照公礼而篡改及冒充者是出自繁衍而适合人文吗?!其无种模式只适于动物法则,原因皆出自主观意志独裁罢了。 动物荒蛮世界乃礼仪未开启而存在领地及疆界,文字未开启而存在固定伦常,那么作为王者乃凭其主观意志而设立对外及对下之界限;而远古人类社会便以语言和文字去表达所谓借助神灵之意志于香、烛、纸马之祭祀,而其所谓神品依然是兽品王者之私礼界定:有激进于严惩不殆者,有保守于怀柔愚弄者,有分条划类等次排序者,有依照生养情义和感恩道义而确立上下地位者,有用嫡庶出处或支干偏正之名分表明尊卑者,有篡改冒充之诡辩者,有竞赛强劲之比大者,有力求争夺之阴谋者,这就叫做八种兽畜之品于私德。天地四方其纵横之时空,对于人类所能够认知之极限以外,觉悟者对神品之是否存在而不去论证,因为那已不属于客观法理之范畴,兽畜可以感知到人之存在,而人却感知不到神之存在,所以对于非客观时空者无法对其评价;对于客观法理所规范之时空之内,觉悟者可坚决证实神品根本不存在,有关这一点毋庸置疑且无可商议。有关历史周期之起落兴衰,所经历各朝代之先前王者,对其史传记录,觉悟者保留疑义而不去诡辩其神品之存在。所以说把生命世界分为人、兽、畜乃依照公礼,而不是用等级制度去确立主子之神品与奴才之畜品于私礼;人文社会乃为人性去争辩,而不是为兽性去诡辩。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呢?因为觉悟者心里存有人品,许多人诡辩神品之存在及其合理性,那么观其作派当中那个奴才相便表示其连兽品都够不上而只能算是畜品,因为大凡主子都不会亲口直接为自己去辩解。所以说为神品辩解者,皆不见其人品。 为神品辩解者,乃文贼文痞、奸小恶赖之奴才嘴脸也。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