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非卖品
曾于2023年至2024年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台湾事务主任,并于2016年至2019年担任美国驻台湾协会美国海军武官的美国全球战略公司高级副总裁马文·帕克(Marvin Park)和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亚洲研究研究员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于2025年10月22日在 《外交事务》杂志发文称,美国无需放弃台湾,即可与中国达成良好协议:
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 将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很可能从下周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开始——届时,双方的当务之急将是如何缓和美中两国之间最新一轮的出口限制和关税威胁。但川普 和习近平也可能会考虑达成一项更具雄心的协议来重启双边关系,这不仅旨在稳定经济关系,还将重新评估地缘政治热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台湾问题。事实上,川普 本周向记者承认,台湾问题可能会在与习近平的会谈中被提及。
中国领导人毫不掩饰其控制台湾的愿望,必要时甚至会动用武力,他们经常提醒美国对话者,台湾仍然是美中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方面。习近平可能会利用谈判要求美国减少对台湾的支持,因为北京认为这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其将台湾更牢固地置于其控制之下的目标。习近平甚至可能会进一步观察川普 是否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对台政策——例如,要求美国正式反对台湾独立——以换取中国丰厚的贸易和投资承诺。如果川普 愿意接受北京的要求,中国或许愿意为美国企业提供更多市场准入,并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采购。
但接受这样的协议对美国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即使是美国政策的细微调整,使其立场更接近北京,也会破坏该地区的稳定。一个强大的台湾,并对美国的支持充满信心,是维护该地区和平的关键因素。川普 不应回避在与习近平的谈判中提及台湾问题,但他应该利用自身优势,抵制中国的侵占,重建已被证明能够有效降低误判可能性的台海常态。与北京达成的良好协议将确保台湾的安全,而不是让台湾陷入孤立。
虚假承诺
北京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要求,其根源在于其声称台湾和美国,而非中国,才是地区不稳定的主要驱动力。但实际上,正是中国在军事和政治上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动加剧了紧张局势。中国在和平时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军事扩张,旨在发展武力夺取台湾的能力。中国加快了两栖作战军事演习和训练的频率和规模,并迅速扩充了核武器库。此外,中国还试图在国际上孤立台湾,并干涉其国内政治。
北京方面称,其行动是对台湾2016年大选的回应。那次大选导致民进党成员蔡英文当选总统,该党对北京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但早在蔡英文当选之前,中国就已加强军事部署。蔡英文的前任、国民党总统马英九鼓励两岸发展更紧密的关系,并就贸易和旅游等问题与中国签署了二十多项协议。马英九甚至在新加坡与习近平会面,这是自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后国民党逃往台湾以来,海峡两岸政治领导人首次直接接触。然而,尽管马英九持亲华立场并实现了这一历史性和解,中国在其任期内仍大幅扩充了弹道导弹库和驻扎在台湾射程内的战斗机编队。相比之下,在马英九总统任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台湾的国防开支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因此,到蔡英文上任时,中国大陆的军费开支已是台湾的14倍。
蔡英文最初试图淡化与中国大陆的紧张关系,但中国大陆拒绝了这些提议,反而加大了施压。马英九提出的所谓“九二共识”在台湾已变得非常不受欢迎。该共识既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又为两岸关系提供了多种解读空间,为两岸关系奠定了基础。尽管如此,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她尊重1992年达成谅解的“历史事实”,并提出了一个体现“一个中国”框架的创造性方案,理论上可以尊重北京的底线,同时满足台湾民众的需求。但中国大陆领导人拒绝了这种做法,错失了改善两岸关系的机会,并指责蔡英文做得不够。
自2022年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以来,北京方面认为此举具有挑衅性。自此以后,中国打破了台湾海峡诸多长期存在的行为准则。中国经常派飞机和先进的军用无人机越过海峡中心线——这是双方数十年来一直尊重的分界线——并在台湾周边部署军舰和海警船。中国一直在挑战台湾毗连区(即岛屿周围24海里的区域)的边界,并威胁要侵犯其领海(即距离其海岸线12海里)。中国还日益寻求通过非军事手段胁迫台湾。中国向少数几个与台北保持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施压,要求它们承认北京,对台湾产品实施制裁,并对台湾基础设施发动网络攻击。
与此同时,在这种日益加剧的施压行动中,台湾民众对北京的反感进一步加剧。 2024年1月,台湾选民选举蔡英文的前副总统赖清德为总统时,北京明确表示不会与他合作,称其为“危险的分裂分子”,意图破坏两岸和平。中国军方称赖清德为“寄生虫”,并在一段宣传视频中将他描绘成一只盘旋在被火焰吞没的台湾上空的虫子。尽管赖清德在台海关系上采取了比蔡英文更为强硬的立场,例如将中国列为“外国敌对势力”,但北京先发制人地拒绝了赖清德,这让他失去了任何采取更包容态度的动力。北京并非寻求打破僵局的途径,而是在寻求外部认可其削弱台湾领导地位的努力。
糟糕的交易正在兴起
在即将到来的谈判中,习近平可能会提出一系列要求,试图改变美国对台政策。这些要求可能包括要求川普 公开反对台湾独立,不主张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甚至限制对台军售。但同意这些要求将强化北京的立场,损害美国的利益。
华盛顿长期以来对台湾的立场是,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对其法律地位持立场。这一立场基于1979年《台湾关系法》、1972年至1982年签署的三个中美联合公报以及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1982年向台湾领导人做出的“六项保证”。如果川普 从这种中立立场转变为公开反对台湾独立,这将颠覆数十年来维护海峡和平的精心构建的中立。中国会试图将此举描绘成对赖清德的不信任投票,并借此强化台湾不能依赖美国,而应寻求与北京达成最佳协议的论调。这将对台北而非北京施加压力,以缓和两岸紧张局势。但鉴于中国才是日益增长的风险的主要责任人,此举将使台湾领导人陷入困境,并助长中国的咄咄逼人行为。
任何限制台湾参与国际论坛的协议都将颠覆美国三十年来的政策,进一步削弱台湾的地缘政治空间。自1994年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完成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全面审查以来,美国一直呼吁台湾加入无需国家地位即可加入的国际组织,并积极参与那些需要国家地位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在马英九2008年至2016年担任总统期间,北京允许台北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会议,后者为全球空中导航制定标准。因此,中国要求美国停止为台湾发声,只不过是试图选择性地孤立和施压赖清德。
几十年来,美国的中立立场帮助维护了台海和平。
美国减少与台湾的安全合作将进一步削弱其遏制中国可能对该岛实施封锁或入侵的能力。现实情况是,台湾无力独自满足其国防需求,而美国是唯一愿意并能够向其提供所需防御武器的国家。过去35年来,美国已批准对台军售超过650亿美元,帮助训练台湾军队,并协助台湾领导人制定国防战略。为了防止中国试图武力夺取台湾,华盛顿必须确保北京不会相信其能够以可接受的军事成本实现其政治目标。美台安全合作向中国领导人传递了信息,并使台北相信其能够抵御来自北京的威胁。
川普 在其第二任期第一年的行动已经加剧了台北对美国支持能否持久的担忧。对北京的让步将加剧台湾民众对投资威慑力量和应对潜在危机的价值的怀疑——现任领导人称之为“全社会韧性”。这也会进一步扰乱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促使他们质疑美国的信誉。如果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减少,其他国家可能会觉得与台北发展更紧密关系的空间更小,这将为中国提供另一个机会,迫使地区大国放弃与台湾的合作。
交易的艺术
美国谈判代表可以与中国达成一项既能缓解台海紧张局势又不会出卖台湾的良好协议。目标应该是逐步恢复佩洛西2022年访台前的现状。华盛顿应敦促北京将其军舰、海警船和侦察船撤出台湾毗连区,减少在台湾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的频率和规模,避免越过台湾海峡中线,并减少在台湾射程范围内的军事集结。作为交换,美国可以提出做出对等改变,以减少其在该地区的整体军事集结。这些举措将降低升级的可能性,并为台湾海峡增添急需的稳定。
谈判可以从寻求限制台湾周边的进攻性军事能力开始。美国可以要求中国撤回目前部署在台湾对面的远程和机动弹道导弹系统,以使大陆的攻击系统无法进入台湾的射程。它还可以要求中国限制解放军舰艇和飞机在台湾附近活动的距离。作为交换,美国可以将其远程武器(例如最近部署到菲律宾的“台风”导弹系统)从中国周边撤回,同时保持在必要时重新部署这些武器的能力。美国还可以将其涉及航空母舰和轰炸机的区域军事演习的重点重新放在防御性目标上,例如保护美国及其盟友的领土,而不是那些看似针对中国的进攻性任务。
与中国达成的良好协议应该寻求恢复2022年之前的常态。
美国还可以提议在台湾周围建立一个事实上的缓冲区。这样的缓冲区可以降低可能升级为重大冲突的事件的风险。它还将恢复预警指标,使北京和华盛顿更容易发送和解读战略信号,从而使它们能够区分常规演习和军事升级。只要美国在该地区保持足够的兵力来传达其加强边界的意愿,这样的缓冲区就不会削弱美国和台湾共同威慑中国的能力。中国或许会接受这种安排,因为习近平似乎并不完全信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也不相信其在短期内攻占台湾的准备情况。习近平一直在清洗高级军事官员。
中美两国领导人还应探讨在谈论台湾法律地位时如何相互克制。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推动对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替代性解读。该决议于1971年通过,将代表中国的联合国席位从台北转移到北京。中国声称第2758号决议认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西方法律学者普遍否认这一说法——这引发了人们对北京试图为攻击台湾奠定法律基础的担忧。与此同时,北京认为美国对中国在第2758号决议上的立场的反击,是试图推动台湾永久脱离大陆。双方应该在这场口水战中寻求停火,避免讨论台湾的法律地位,而这种做法几十年来基本上一直沿用至今。
尽管这些只是有限的举措,但台海问题上任何渐进式的进展都将是一项重大成就。华盛顿不仅可以对北京的提议做出反应,还可以设定台湾问题议程,稳定台湾海峡局势。台湾海峡仍然是两个核大国之间最有可能爆发战争的战场。即使中国拒绝接受美国的建议,也等于澄清了北京的意图,并向该地区发出一个重要信号:美国并不寻求在台湾海峡发动战争,而且美国在言行上都致力于防止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