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注册日期:2009-08-01
访问总量:93659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老调重弹 – 中国为何得不到诺贝尔奖


发表时间:+-

我刚进万维的那几年(2005),每到诺奖季节,网上的中国同胞就特别激动,为中国如何得诺贝尔奖献计献策。我也未能免俗,在某一年发表过如下高论。

首先,高中分文理科是标准的急功近利。把文化知识当成毛选了,急用先学。一个大约15岁的小孩,社会要逼着他做出一个影响他终身的重大决定。法院判案错了还能上诉,这个决定一旦作出,上诉机会几乎为零。

世界上最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 Edward Witten,不要说高中,大学本科还是文科。可见他对文科的兴趣非同一般。在美国,你对文科再感兴趣,高中物理化学还是必修。数学就更不用说了,绝对不会因为Witten对文科感兴趣而对他网开一面,降低标准。如果在中国, Witten 在进高中时被迫做出痛苦的选择,100%会选文科,物理化学不需要学了,数学课的标准也会大大降低。我铁口直断, Witten 再聪明,在这种大环境下,他绝对不可能有今天的学术成就。

Witten 至今还未得过诺贝尔奖,但得过Fields奖和其他奖项。他的Fields奖的原因是将物理概念应用于数学(不是将数学应用于物理)。简直是闻所未闻。科学界衡量学术成就的最为广泛接受的H因子,30年前他是109,世界第一。就是说,他有109篇论文,每篇被引用至少109次。写这篇短文时又查了一下,是214。是否还是世界第一我无法查证,但是说吓死人则毫不夸张。

当年我坐在电脑前发表这段高论时,忽然想起,台湾有个李远哲,台湾好像也是分的。我马上向太太求证。她说,李远哲念书那年头,台湾高中真还是不分文理的!

其次,在中国,事事要求标准答案。文科方面的荒唐就不用说了,但在这儿深入讨论显然不妥。我在大学时全A(优秀),只有某一年政治得了个C(及格),就是对标准答案略有不敬。实际上,我也是照抄标准答案,只是抄写顺序和“标准答案”略有不同。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似乎是铁板钉钉的,林肯解放了黑奴。可是,美国也有高中老师将此作为作文题,让高中生发表高见,你如果认为南北战争弊大于利,只要事实充分,道理清楚,照样可以得高分。

理科的标准标答案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也有例外。我就曾经引用过80年代一道著名的立体几何题,普林斯顿考试委员会的教授们错了,是一个高中生发现的。1993年春季美国精算师考试时,我遇到过一道瑕疵题。那个考试举报瑕疵题的要求极为严苛,但我还是成功举报了。由于那道题耗费我太多时间,有些题没有来得及做,但阅卷办公室还是给了我满分。考试委员会主席还为此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

在科研方面追求标准答案显然更为荒唐,有了标准答案,还要你搞科研干什么。事事追求标准答案的学生,以后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前辈得奖以前,粒子相互作用的标准答案说宇称是守恒的。如果他们坚信这标准答案,大概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成果,更不要说得奖了。

以上这些观点,在网上并无异议。有一年,大家还在争论,有个高人说,疯疯癫癫的John Nash如果在中国,不管是九八五还是二一一,早就下岗了。众人顿时鸦雀无声。比起这位高人,我的两点“高论”就显得十分肤浅。

20年来,万维读者的诺贝尔热情逐年衰减,我这些陈词滥调,也没有再发表过。今年原为巴勒斯坦难民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Yajhi教授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这种热情似乎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我将万维一篇关于Yahji博士的报导难得在微信和我的万维博客转载了一回,并加了一个标题,《无法照抄的回家作业》。

有读者对标题有些不解,问我这标题是什么意思,我的解释大致如下。

照抄作业,是沿用中国国内的说法。疫情期间,许多中国人建议美国照抄中国人作业。中国人渴望得诺贝尔奖,于是在许多方面抄美国的作业。

美国有个美国科学基金会(NSF),中国也建立了一个。可是中国事事讲究人脉,申请研究基金更是如此。Yahji这样的巴勒斯坦难民,哪来什么人脉。他在中国能否得到类似规模的资助,相当令人怀疑。

纽约大学有个著名的Courant数学研究所,主要特点是所内除了数学家外,还有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另外,计算机系也归研究所管辖。行政上,研究所主任和其他院长(比如医学院)同级。上海交通大学或许还有其他学校,也建立了一个类似的研究所。可是大环境不改进,赶上Courant是非常困难的。党委书记大概率是个外行,即使是数学系毕业的,也很可能是个李源潮,在校期间政治表现比较突出。

在美国大学,当你成为终身教授后,只要政治正确,校方是不能解雇你的。以前我还将信将疑,直到亲眼见到,才知不虚。我念研究生的Cincinnati大学,有一位华人教授,拿到终身教职后,竟然一个研究生也不带,一篇论文也不发表,系里对他也无可奈何,直到退休。许多教授退休,有个荣誉称号,Emeritus教授,如果条件允许,还允许他保留一个办公室。这位华人教授也想申请一个办公室,系里理所当然否决掉了。

这是一个反面例子,还有一个正面例子。普林斯顿的Wilse教授花了八年时间,破解了历时358年的费马大定理。外面谣传,他八年未发表一篇论文,可是美国学校大度,照样让他呆下去。根据传记作者Simon Singh的《费马大定理》,,八年没有论文是谣传,可是距离事实确实不远。Wilse教授是研究椭圆函数的,他已经在某一方面得到了相当不错的成果。他原来计划等到成果比较完整时,发表一篇大论文。为了配合费马大定理的工作,他就把这篇“大论文”的素材拆开,隔一段时间发表一篇“小论文”。这样别人问他最近在研究什么,打个哈哈就能混过去。

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大环境不改变,抄袭这些回家作业的细节,是很难形成像美国这样的学术土壤的。


浏览(175)
thumb_up(3)
评论(5)
  • 当前共有5条评论
  • llyismyson

    在中国这种流氓国土匪国,根本没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环境,科学家们大部分在造假骗钱。怎么可能有真正的科研成果?

    屏蔽 举报回复
  • llyismyson 回复 双不

    你做梦呢。我也想啊,可惜不可能。前几年有个事情,一家科工单位的狗屁董事长想当院士,命令本单位的两位年长院士帮他造假,两位科学家良心没坏,不从,结果被狗屁董事长打到医院,奄奄一息。此案例可说明问题。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中国科学水平应该是第一梯队了。挪威或丹麦小国评奖委员不容易了解中国。如美国是评选国,中国人的机会大的多。

    另一个可能是成就后20年才获奖,或是说20年后中国获奖人数会明显增加。

    屏蔽 举报回复
  • 0+1 回复 双不

    Nash 的过人之处是博弈论(game theory),尽管也非常严谨,但这种严谨和我的专长排列组合有很大不同。博弈论中主要是应用统计概率,但是比一般意义的统计概率更为严谨。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John Nash如果在中国,不管是九八五还是二一一,早就下岗了。】

    NASH是数学家,非常严谨的学科。但他获得了经济奖,最松垮的学科。我觉得有些猫腻。几个经济家忽悠NASH捞了个诺奖。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