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黑

注册日期:2023-07-23
访问总量:1181966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天上西藏:林芝 (1)


发表时间:+-

天上西藏:林芝 (1)



2025年8月26号,我们从北京飞到西藏林芝,由此开启了为期13天的西藏旅游行程。


回来后上健身房的第一天教练问我:你外出旅游一般选择什么季节 season 去?我回答我们的海外旅游与季节无关,与带孙子的工作有关。今年7月孙子的姥姥来到儿子家小住几个月,我们趁机赶紧外出旅游,过去两年多大部分海外旅游都是这样发生的。


我退休后的旅游有一个重要兴趣,就是想到地球上一些重要地理点亲眼看看,西藏毫无疑问是地球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点。


西藏是全球制高点,它位于全世界海拔最高之地的青藏高原之上,它有着全世界最高山峰珠峰,那里因此也被称之为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


有人也因此把西藏称之为天上西藏,因为那里确实是地球上距离天最近的地方。我们从其它地方遥望西藏如果可以看见,必定要仰头朝上看。


从人文历史角度看,西藏也非常值得去。老爸在世时曾经对我讲过:中国的所有少数民族中,一个蒙古族另一个藏族,那都不是小民族而是大民族啊。老爸为什么如此说,我没有问。我现在想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历史影响


以下是中国人口排在前十的少数民族:


  • 壮族:: 1956万人

  • 维吾尔族:: 1177万人

  • 回族:: 1138万人

  • 苗族:: 1107万人

  • 满族:: 1042万人

  • 彝族:: 983万人

  • 土家族:: 959万人

  • 藏族:: 706万人

  • 蒙古族:: 629万人

  • 布依族:: 335万人


这十个少数民族中,藏族和蒙古族的人口虽然分别只排在第八和第九,但它们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除了满族以外,其它7个少数民族都无法与他们相比。


蒙古族在中国建立过元朝,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个不用讨论。


满族建立了中国历史最后一个朝代清朝,这点也不多说。


而西藏,古称吐蕃,曾经与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唐帝国发生过多次战争,唐玄宗时期吐蕃大军曾经攻陷唐朝都城长安。为什么文成公主奉命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和親,因为打不过吐蕃或者说吐蕃不好打威胁太大。我们云南的南诏国当时在吐蕃与唐帝国两大强权的对峙夹缝中求生存,有时倒向吐蕃有时倒向唐王朝,在天宝战争中,南诏和吐蕃联手在西洱河,两次打败分别以鲜于通和李宓为统帅的唐军,歼灭唐军二十多万,震动了唐王朝的根基,盛极一时的唐帝国由此走向衰败。


想想看,排名前十的其它7个少数民族中,有哪一个少数民族能与他们相比?



其次是他们所居地区之广大。


以下是中国面积排在最前面的三个自治区和一个省的面积: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6.49万平方公里

2、西藏自治区,122.84万平方公里

3、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

4、青海省,72.23万平方公里。


排在第二第三第四的都是蒙古族和藏族地区, 历史上青海全省都是藏区,汉族回族都是后来迁入。还有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历史上也都属于藏区。传统藏区占现今中国版图的20%以上。如果加上内蒙,就占了现今中国版图的30%以上。


藏区不但面积广大,它还是全球制高点。我在想就人口来说,当年的吐蕃与唐朝相比较,就像今天的藏族人口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一样,一定少很多,但为什么它那么能打?这里原因应该不止一个,但它拥有制高点这个特点或许是一个原因。制高点给了藏区易守难攻的优势地形位置。当他们出击时,是从上而下的压迫式攻击,而他们退回防御时,占领制高点,外来进攻者会面对极大的地形劣势。


宗教信仰


佛教发源于印度,它在向外传播时有南传(小乘)和北传(大乘)两条路线。北传的大乘佛教又区分为藏传和汉传两大体系。藏传佛教吸收了西藏原始宗教苯教,在藏区独立形成,有着与北传佛教另一大体系汉传佛教区分开来的不同特点,它在藏区传播广泛深入,以后藏传佛教又传播给蒙古族。藏传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一个分支,它的宗教信仰体系的系统性成熟性毋庸置疑。


中国排名前十的其它少数民族,就宗教信仰而言,有哪一个可以与之相比?



语言文字


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语音系统,这点毫无疑问。但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系统,一个民族有没有成熟体系的文字系统,是判读其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人口排名前十的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语其文字属于突厥语系,突厥语言文字世界上广泛流传,是一个大语种。回族使用汉语言文字,没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语音系统和文字系统。壮族有所谓古壮字,但那个古壮字由汉字方块字演变而来,文字也没有广泛使用。彝族的彝文是象形文字,只是祭司使用,不在民间广泛使用。苗族有古苗文失传一说,没有原生文字。土家族布依族也没有原生文字,他们基本使用汉文。


藏语蒙语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属于比较成熟的语言文字。藏语文字表音,与来自印度的梵文关系密切,它们都是比较严谨并被广泛使用的文字系统。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发文说,藏语蒙语不能准确表达科学术语,所以藏族蒙族必须学习汉语,才有助于掌握科学知识。我心里说算了吧,发文者对这两种语言知道多少?想当然的吧?曾经有一个维吾尔族朋友对我说过,维吾尔语中的化学名词与英语极为相近,用维吾尔语来学习化学更容易。如果你说古壮字和彝族的象形文字不能很好表达科学术语,我同意,但你要说藏语蒙语不能表达,我不相信。你如果读过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创作的诗歌,你会发现藏语的文学语言表达力非常丰富非常艺术非常感性。


西藏也是马嫂非常向往念叨了很多年的旅游目标。我因为有晕车毛病,有点惧怕西藏的险峻山路,对此不太积极。小妹夫妇今年来美旅游,我通过洛杉矶华人旅行社帮他们定了有中文导游的美东和美西两个旅游团。在与该旅行社联系过程中,发现他们有西藏行程。参加他们举办的微信视频西藏旅游讲座,感觉不错,于是报名参加旅行社的13天西藏旅游团。我们退休后美国海外旅游参加的都是Gate 1 的旅游团。这次也到Gate 1 网站查询过,发现他们的中国线路没有专门的西藏行程。它们的行程北京3天拉萨3天上海3天成都2天杭州1天黄山2天,西藏行程只有拉萨三天,不符合我们的期望。


 到西藏旅游不容易,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高反的问题,二是中国政府对西藏的严密控制。持外国护照的外国人进入西藏必须通过国内旅行社,取得自治区文化厅审查批准的入藏函,团进团出,不允许自由行。下面这张我们的入藏函是复印件,原件在导游手里保管,复印件只供登机时使用。入藏函的签发对象不是游客个人,而是经办入藏旅游团的旅行社。入藏函第一页详细记载了旅游团的所有旅游景点和在西藏停留的时间。第二页上记载了所有外国游客的姓名出生年月和护照号。我们在北京机场办理飞西藏林芝的登机手续时,柜台人员非常仔细检查入藏函,她还当我们面打电话询问某人,是否检查入藏函信息与护照信息一致就可以了。



8月26日

从北京乘坐飞机到达西藏林芝,导游多吉扎西在机场用哈达迎接我们。8月26号早上乘飞机,中午抵达西藏林芝。

Picture1.jpg

我们这个旅游团是7人小团。我们7位团友从广州成都和北京3个航班分别抵达。

Picture2.jpg

7位团友中,包括我们在内的两对夫妻来自南加州,还有夫妻加孩子的家庭来自北加三藩地区。我们七人乘坐一辆17人座的中型巴士,比较宽敞。


第一次看见雅鲁藏布江:


Picture3.jpg

当天住宿林芝乔穆郎宗酒店。这个酒店有免费洗衣机烘干机,马嫂对此非常满意。


Picture4.jpg

Picture5.jpg

8月27日 


一早出发从林芝向东边的波密去,沿途植被茂密,到处郁郁葱葱。途经色季拉山口,鲁朗景区,晚上入住波密藏王酒店。

Picture6.png


车行不长时间,就来到林芝海拔最高4700米的色季拉山口。


天晴时,可以从山口上看见南迦巴瓦雪山,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紧邻世界上最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造就了罕见的壮丽高山峡谷地貌。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市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以其陡峭的三角形山体、终年不散的云雾和“羞女峰”的别称而闻名,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雪山。 照片中的黄色模型就是该雪山的形状。模型后面方向就是雪山位置。该雪山被称为十人九不遇,它大部分时间被云层笼盖,很难露面。我们来回两次经过色季拉山口,都是云层笼罩,没有看到它。

Picture7.jpg

今年7月我大妹夫妇和小妹夫妇先于我们游了西藏,他们运气好看到了南迦巴瓦峰。下面为他们拍摄的露出脸面的南迦巴瓦峰:


Picture8.jpg

过了色季拉山口来到鲁朗林海


海拔4300米的鲁朗林海,从山脚到山顶森林覆盖严严实实,树木以垂直的云杉和松树为主,景色优美清新。


Picture15.jpg


Picture9.jpg

鲁朗小镇停留少许。


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位于林芝地区巴宜区,是个森林群山环抱的宁静小镇,这里的景色优美自然淳朴。



网络资料介绍:“2017年3月28日,经粤藏两省区6年精心规划建设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正式开业。6年里粤藏两省区政府和多家企业共同投资开发,总投资超过30亿元,以建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为宗旨,以“圣洁宁静、藏族文化、自然生态、现代时尚”为总体开发定位。小镇北区,保利集团别墅度假小屋群座落其中;小镇中区,恒大集团酒店、演艺中心、摄影馆、酒吧街等度假配套设施完善。”


我们看到恒大演艺中心,恒大艺术馆和恒大酒店好像处于歇业状态,周围环境优美平静安然。

Picture10.jpg

Picture11.jpg

鲁朗小镇对面山那边就是墨脱。那里亚热带气候出产菠萝香蕉。墨脱属于边境地区,那里正在修建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扎西说,持外国护照者就算有了入藏函,也不允许进入墨脱。


Picture12.jpg

当晚入住波密藏王大酒店

Picture13.jpg

浏览(1612)
thumb_up(17)
评论(44)
  • 当前共有44条评论
  • 马黑 回复 雪窦

    有的人忙着赚钱无暇旅游。有的人有钱但舍不得花钱旅游 。总之都与个性有关。涉及到个性的问题,我的看法最好不劝说他们,那是不可改变之事。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雪窦

    旅游兴趣男女有别,这点我非常确定。女生兴趣比男生大。我记得你有一个大姐,比你大很多,八一运动队的运动员。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雪窦

    这几天忙得很,下星期又要海外旅行到中欧。儿媳妇到奥地利出差10天,孙子姥姥回土耳其了,马嫂轮到上岗带孙子,我们决定与儿子一起带两个孙子跟着儿媳去奥地利,顺便看看德国。我们从洛杉矶来到了旧金山儿子家,下周从旧金山出发。这次外出主要任务带孙子,有机会就转转德奥。


    屏蔽 举报回复
  • 雪窦 回复 雪窦

    我总是劝他,人一生中,工作很重要,但不是全部,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去享受,如果你有条件,如金钱,时间,健康等等,他拥有一切,时间他可以安排,不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这么满,他完全可以把他工作得一半安排给另一个人去做,这样他有点时间来享受生活中其他的美好,不是说像个贵族整天流连于艺术长廊,音乐和文学沙龙(我们这里常免费举办室内诗歌音乐会),旅行,但他没有必要像个打工仔那样拼命工作,好像要去还房贷。可他依然这样拼命工作,依然对我抱怨工作太忙,精神压力太大(我们每次见面再酒吧坐坐时,,,,),我就想,他这样是他的命,也是因为他从小就受到农民爷爷的影响,如果他受到一个懂得享受精神生活的贵族爷爷的影响,恐怕结果不同。

    所以,我说的被打上精神贫困的烙印就是这样的。


    因为在你人格定性时,没有受到一定文学艺术等熏陶,又缺乏源于天性的那种爱好,将来成人后也很难以再改变。可能就贫乏一辈子了,(当然不是绝对的,只是大多数情况这样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雪窦 回复 马黑

    我有一些很有钱的朋友,有意大利的,也有中国人。看看这个三十多岁的意大利朋友A,他的外公最初是个乡下小小的家禽养殖户,即是个农民吧,但是个聪明的农民,他自己找些有专业知识的人研发一种饲料里面的添加剂,成立一个企业,很成功,卖掉,挣了很多钱,又成立一家,又开发出另一个产品,他的外公一辈子就是工作,开发,经济上非常非常富有,也有一种开发产品的乐趣,在成功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享受其工作。这很符合常理。A从小跟的爷爷,在热爱工作的爷爷教导下长大,他大学学习商贸,为他家族企业工作,(后来第二家企业也被美国一家大的公司以高价收买,因为美国同行业的公司不愿意大利这家企业成为市场竞争对手。)A工作非常非常勤奋,甚至有点工作狂,每次我们见面他就对我说他很幸苦,他喜欢旅行,但他的旅行从来都是出差,所以每次我们联系,他问我在世界那个角落时,他会说,我也在某某国家,也在旅行,我说我们的旅行是不同的,你是带有责任,你是去征服和捕猎客户,而我是去欣赏当地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拼命工作,他家在巴黎,伦敦都有公寓,在海边高山也有别墅,他的父母偶尔去那些房子度度假,而他则因为工作没有时间,他总对我说,我爷爷说钱应该是自己挣,,,,,我爷爷说,,,,,,我爷爷说,,,,,,似乎他在重复他爷爷的生活。我就对他说,你爷爷生长的年代很贫困,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他需要为维持生活拼命,想办法生存下来(特别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贫困不堪),而你生长在富裕年代,应该更懂得享受生活,至少精神生活(他们家的钱足够他们家十代人使用还不止)。他说他也爱读书,爱旅行,只是现在没有时间,等他四十岁以后,他再放慢工作节凑,享受生活。(他不知道,四十岁之后吃饭得口味与二十岁,三十岁又不同),

    屏蔽 举报回复
  • 雪窦 回复 马黑

    的确,个人的喜好有天性的一部分因素,这个不可否认,如同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他们的喜好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我有两个姐姐,当然,大姐从小在外长大与我和二姐不同情有可原。我和二姐一起长大,我们的性格和爱好截然不同,她从小就大方,泼辣,开朗,热情好客,是我们院子的孩子王,而我短小怕事,忧郁,内心(当然移民后我的性格也有很大的改变),她从来不读一本课外书,而我基本是独自在阅读小说书本中长大的。

    父母在那个革命的年代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管我们,任我们自然随着天性的本能生长。

    但我想如果孩子在十四岁之前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我说的教育不光是识字,死记硬背诗歌,而是文学,艺术,哲学,美学等等像以前西方贵族家庭的全方面的教育培植,可能这样长大的成人后会对生活有很多精神方面的追求。

    如果一个人,即使后来受过大学教育,但如从小家庭没有对他进行文艺的培育,或没有给于他一种对文学艺术的爱好,或从小也没有一种自发源于天性对文艺的爱好(及爱好可源于天性,可源于后天的培养),那么长大后,即使接受很多其他专业知识的教育,他在文艺和想象方面还是很贫乏。我不了解你父母的原家庭出生情况,不过我观察现在一些人,即使很有钱的人,如果他从小生长的环境没有对他进行那类所谓“贵族,或王子似的培养,即使他后来读大学,学会一些什么商业,或医学,科技等专业技术,但依然缺乏一种西方人认为的文化修养。如果这种修有,很难拥有一种对艺术,文学,建筑,哲学的爱好,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雪窦

    这个我不知道,我也不敢那么说。

    花钱的问题,与个性有关。有的人算账算得很细,性价比非常在意,不能吃亏。很有钱的人富有家庭出身孩子也会。那是生来具有本性,很难改变。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雪窦

    应该说,有的人不喜欢旅游是真的不喜欢。我老爸就是。我老爸还算大学生,可他对旅游毫无兴趣。我老妈就喜欢旅游。我老爸不喜欢文艺,对音乐舞蹈文学他兴趣一般般。我老妈则比较文艺一些。对旅游的爱好是否与文艺素质有关?看到自然美景看到雄伟独特的建筑会哇塞一下的人一定有点文艺素质,但是否可以反过来说有文艺素质的人一定都喜欢旅游,这恐怕不一定。

    我不会对球友说的,我知道他也不会看我的博客。

    屏蔽 举报回复
  • 雪窦 回复 马黑

    你知道,很多从贫困家庭长大的人,最可怕的是什么,最可怕的不是经济状况无法改变 ,而是他的精神被永远打上贫困的烙印。

    屏蔽 举报回复
  • 雪窦 回复 马黑

    谈起不同的人生,兴致来了,我早就想以这个主题来写篇文章的,因为见证了很多不同的人生,分析了很多人生,有很多感悟。


    所以,现在你深入想想,可能你那位乒乓朋友是因为放不下工作,因为他仍想留在家中挣钱,没有时间外出旅行才说旅行就看看城市和街道,没有意思。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旅行过,贫乏的头脑根本想象不出站在雄伟的珠峰和蓝色的湖泊前的感受,他根本无法想象当你面对米兰大教堂,走入梵蒂冈大教堂和斗兽场时激动,他无法想象人类创作杰作的伟大才智,,,,,,我只能说可怜的人呀,他本该享受人士间更多美好的,结果他放弃和拒绝了,他的生命只能局限于读癌检报告单和乒乓球。多么可怜和平庸的命运,或许他这类人对自然美丽景色和建筑艺术音乐等等的感受本来就很迟钝和麻木,所以他也难以有很高的精神享受和追求,这就是他的命定。(哈哈哈,你可不能这样对你的朋友这样说)。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