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亚吉博士
自从10多年前开通微信之后,我写了许多豆腐干文章,但是转载极少,绝对不超过两个手,记忆中这是第三次。
前两天在万维读到这篇文章,不禁十分感慨。但我一个退休有闲人士,找人感慨不是很容易。我就打电话给好友,一位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工作的化学博士。
他在电话中问我,有什么要感慨。
我说,首先感慨的是亚吉博士的辉煌人生,任何抱怨运气不好的人,包括我,在亚吉博士面前,都黯然失色。
其次,我感慨美国的制度。恐怕只有在美国,一个巴勒斯坦难民才能摘取诺贝尔奖的桂冠。
挂掉电话以后,我又觉得,对美国的感慨可以分为两部分。
首先,是对美国制度的感慨。不能说美国已经没有歧视,但是,在一视同仁这一点,美国是做的相当好的。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可以是一个波多黎各裔的女士。Obama提名她,或许有所谓 DEI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的考虑。但是在这之前,人家已经相当辉煌了。现在只是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其次,我感慨美国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亚吉在美国念书,并未受到中国特有的优待,比如外国学生加分录取,更不用说山东大学的两女一男的伴读制度。他开始念的社区学院,文章作者将其比为中国的大专,以我所知,大部分社区学院比中国的专科还要差一些。然而,当他学习有了起色,马上就可以转到相当不错的四年制公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Albany分校。以后又读了博士,等等。
当他的研究有了起色,马上得到各方面大力支持。文章没有说明他的他的研究基金来自何处,但想当然,主要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他一个巴勒斯坦难民,不可能有中国的所谓人脉。他硬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在异国他乡打下一片天下。
老调重弹,我又想起了中国的陆家曦老师,再次黯然泪下。只有在陆老师面前,亚吉博士才不能说自己“运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