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注册日期:2009-08-01
访问总量:93659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美国的大医院 – Kaiser


发表时间:+-

美国的医院一般都是单干户,称之为Clinic。医生一般会找个前台,几个护士。许多中国医生的诊所,其中某个角色是太太兼任的。各种检测大部分要去别的地方做。病房是没有的,做手术要去真正的医院。

真正的中国人眼中的医院也是有的,但不多,Kaiser就是其中之一。

年满65岁以后,我可以参加美国老人的全民健保 – Medicare。这玩意名堂实在太多,要仔细阅读各种选择的几十页英文文件,无疑置我于死地。

有一个朋友早我几年参加Medicare,我就厚着脸皮跟他说,我就不做功课了,到时候照抄。他选的家庭医生是个中国人,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的,我也选了同一个家庭医生。看病不比其他事情,语言不通极为不便,甚至会因为误解出人命。

他参加的就是Kaiser。我这时才知道,这家大医院还兼有保险公司的功能,理论上说,是自己给自己保险。不是说个体户医生和其他类型的医院花保险公司的钱就不负责任,但是我确实见过某些个体户医生想方设法,利用灰色地带,甚至涉及非法边缘,从保险公司挖钱。

因为自己就是保险公司,这家医院有时确实显得有些“小气”,有些检查就没有做。家庭医生也多次提到过浪费医疗资源的概念。但是只要病人有疑虑,在合理范围内,还是给做的。我参加了五年半,太太也有三年,没有发生过实质性的耽搁。太太咳嗽好多年了,马丘比丘回来后加上高山症更为严重。医生第一反应是做胸腔X光,我们提出CT也马上批准,然后她主动提出将太太转到专门的肺科医生做检查。

因为这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在许多方面给方面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个体户医生那儿,不管是PPO(看专科医生不需要转诊)还是HMO(看专科医生需要转诊),如果要做很多检查,你必须跑很多地方,打很多电话,这儿都在一个系统,都有专职的护士帮你搞定,有时甚至是医生帮你搞定。

太太参加Medicare以前,参加的是Obamacare,几乎全部自费。所以一些不那么紧急的昂贵的治疗,就拖了几年。参加Medicare后,一项项提上议事日程,其中一项是耳朵的听力。五官科医生马上让助手替我们预约了昂贵的听力测试,第二天我们就接到电话,护士已经替我们约好时间。比较有趣的是CT(断层扫描),医生说我来替你约。她打开电脑,预约时间表一览无余。她解释说,因为可能有半夜的急诊,医院的CT24小时服务的。但是病人很多,白天早已排满,晚上就很空。如果你有雅兴选半夜12点,那绝对不用排队,我们就选了当天晚上8点,晚饭后再来一次,开车15分钟。

太太转到肺科医生后,医生替我们安排了一个很特殊的心电图检验。一般的心电图,我们当年的个体户医生就能做。而这个心电图,估计相当特殊,排队的人很多,僧多粥少。星期一接到护士电话,最早也要12月份(三个月后)。结果星期一下午,又接到电话,说有一个星期三下午的空缺,你们可以去吗。我们喜出望外,当然可以。护士解释说,有人临时取消,因为这医疗资源(resource)十分宝贵,我们不想浪费,就给你打电话。电话挂掉后,我忽然想起,这么多人排队,怎么就想到了我们。不过这就有点多管闲事了。

因为这是HMO,看专科医生需要家庭医生转诊。我们在前年中欧四国旅途中,太太的脚摔坏了。回家后马上按照程序,预约家庭医生。我们的家庭医生忙的不得了,最早也要两星期后。我跟接线员说,万一真的有大毛病,怎么可以等两个星期。接线员说,他可以替我们找个别的家庭医生,尽早就诊,再转专科(骨科)医生就合理合法了。最后发现并无大碍,才算松了一口气。

前面说了Kaiser很多好话,这是目前为止最严重的不便。我们的家庭医生忙的要命,要看她,包括年检,必须很早预约。不知道是否这儿所有的家庭医生都这么忙。一个可能是医生的负荷都很重,还有一个可能是这个医生很受欢迎。希望是后者。

不喜欢的人也是有的,有一种说法是,Kaiser 的“好医生”比较少。小病无所谓,大病就会有差别。好医生的定义是什么,她也不知道。仿照大学排名,我猜测如下。某几个比较高端的科系,比如脑外科,胸外科,全美国排名20-30,或者100的顶尖医生,Kaiser按比例比较少,甚至没有。假如我们要动一个大手术,就诊的医院确实有一个这方面顶尖的医生,但我们在马里兰,这个医生在加州。即使也在本地(不一定开车15分钟),也肯定是大排长龙。顶尖医生要等一年,不那么顶尖的等三个月,你选哪一个。上面说的心电图检查,我们就遇到类似的问题。开车15分钟要等三个月,开车一个多小时等一个月。以后有人退出,我们占了个大便宜,只等了两天,已是后话。

参加Kaiser以后,我们还发现,对我们来说,还有一个极大的方便之处。这是一家全国连锁医院,我们的家庭医生,和大部分检验,都在开车15分钟的分院,他们称为中心(Center)。而我们家边上,也有一家中心,走路15分钟。有时候只需要做个检查,或拿个药,我们就走路过去,来回30分钟,离一天自定的正常运动量已经相差不多,极为便利。

这两个中心的名字还有一段小花絮。开车15分钟的以所在市命名,Gaithersburg Center。走路15分钟的以附近一条马路命名,Shady Grove Center。参加Kaiser五年以后,今年某一天我突发奇想。我们所在的市是Rockville,为什么不叫Rockville Center。如果以马路命名,这家医院的地址是Piccard Drive。我去问工作人员,她说不知道,碰了一鼻子灰。以后我想,医院可能搬过家,以前的地址确实是 Shady Grove


浏览(1683)
thumb_up(3)
评论(8)
  • 当前共有8条评论
  • 0+1 回复 双不

    好像是C。如我文中所说,因为 Medicare 过于复杂,我就照抄朋友的回家作业了,不想深入研究,优点缺点全部照搬,目前为止优点为主。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估计博主选择了Medicare中的选项C,Medicare Advantage, 并选择了其中的Kaiser保险。

    Medicare Advantage 的缺点是你必须使用该保险的网络医生,治疗也需要保险公司的批准。如果没有加入Medicare Advantage,你可以看任何医生。

    一个例子,我没有Medicare Advantage,仅有Medicare。我病了后找到专科医生,立刻被接受为病人,无需查保险公司网络。手术前需要心电图证明不会死在手术台。我的心电图没问题,但医生说我的保险很好,反正报销,不妨做些其它检查,结果还真查出毛病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王思瑶

    好文章,很喜欢这篇文字的节奏和平实的笔触。既有生活的琐碎,也有制度的反思,读来让人感受到异国生活的真实与温度。

    屏蔽 举报回复
  • 0+1 回复 xynet

    我来美国40多年,见到的以上基本都是单干户模式。或许他们属于一个松散的“联合会”,但是生意上应该没有从属关系。一个Group有几十个医生,在几十个不同地点开业,我无法想象。

    屏蔽 举报回复
  • xynet

    美国绝大多数医生都不是所谓“单干户”,而是参加某个Medical Group。这个Medical Group通常基于某个大医院或医院联合体,Kaiser Permanente就是之一。

    屏蔽 举报回复
  • yezhulin

    Kaiser 的一个明显DEI的男护士,采个血扎到我胳膊神经上了。打官司打不过,只能转到United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0+1 回复 gugeren

    我们现在家庭医生20分钟专科医生30分钟。

    至于拔腿就走,可能因人而异。但是我太太第一次门诊,只安排了20分钟,显然不够。初诊病人应该安排40分钟。

    屏蔽 举报回复
  • gugeren

    我用Kaiser已经30多年了,据我看来,它的主要缺点是:

    --医生限定与病人的门诊时间,一般是15分钟,特别是比较忙的医生,时间一到,拔腿就走。

    --一些手术医生,特别是病人较少的青年医生,可能是为了练手,对可做可不做手术的病人,会大力动员做手术。

    这里的第一条应该是普遍现象,第二条可能就仅是个别现象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