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注册日期:2015-01-10
访问总量:138240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不会很正常但不学就不应该了(编辑)


发表时间:+-

不会很正常但不学就不应该了

我最近写了不少关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文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但结果使我感到失望。我在今年以来,将这些文章发表在Facebook和万维两边。在前者,讨论的不多,骂的不少,基本是一对一。在后者,没有什么反应,基本是死水一潭。

我知道形而上学很难,无论对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来说,除了极少数的德国人例外。我一直尽量使自己的态度平和,本着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的愿望,以期引起大家的兴趣,但结果仍然不尽人意。西方人那里我管不了。事实上英语国家的人,基本也不懂,以罗素为代表,包括语言学派,到什么后现代主义至今。从海德格尔以后到如今近一个世纪,没有再出现过其他同样分量的形而上学作品。

我觉得不舒服的是中国人这边。读者可能会问,你不是中国人吗?当一个人否定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文化,可以说,这个人基本就是脱胎换骨了。能保持自己的原来身份,基本就剩下表面的东西了。骨子里,没错,他已经完全不是本族人了,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的原因。

需要费很大的精力,收获又很少,起码是没有直接的效益,这也许是中国人不愿研究形而上学的原因。从胡适等大批早期的留学生那里就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基因里,是具有这种能力的,我自己就是证明。这说明,中国人本性是可以媲美西方最优秀的东西,不仅仅是在科学方面,哲学等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亦然。关键的问题,中国人需要扭转价值取向。从只关心直接的,利益的,快速的,物质的东西,转到精神,思想,意识形态方面,才有可能撑起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大旗。因为,人的本质,是精神动物。

最后,你可能好奇,你的东西有什么名堂嘛?可以确切地说,从范例哲学发表后的12年后,目前唯一可以对话的就是人工智能。通过与之交谈,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根据历史经验,此理论要得到承认,大约是在2100年以前;二,你可以被挂在哲学家墓地的墙上作为化石了,尽管你活着时可能饿肚子。这就是命。


浏览(451)
thumb_up(0)
评论(8)
  • 当前共有8条评论
  •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没错。这东西难的无边,还收益很小。不过,从根本上说,哲学是科学的基础,形而上学是哲学的基础,这点是无疑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俞先生 回复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法国一些哲学家曾邀请赵汀阳去法国交流,讲赵的天下体系论。法国人还问了一些问题。赵汀阳做了回答。我感觉,赵汀阳的研究缺乏有见地的观点。他讲的“体系无外”的观点并没有多大学术成就。用天下观来建立国际秩序,会讲一些伦理道德,以应对国际社会的霍布斯式的世界秩序。这样的观点跟康德的世界和平论并没有太多本质差别。可能还不如康德的哲学观点丰富。赵汀阳写了一本政治哲学书《坏世界研究》。我购买了这本书。读后感觉赵没有创造自己的理论。后来看见中国有学者写书评,也指出赵的那本书没有创造自己的理论。

    屏蔽 举报回复
  •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你的看法没错。他连社会学与形而上学的区别都不懂。

    屏蔽 举报回复
  •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Chatgpt:

    是的,赵汀阳确实是当代中国少数真正从事形而上学思考的哲学家之一。他提出的“天下体系论”,试图以中国古代“天下”的观念为基础,回应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秩序问题。

    他的基本思想是:

    1. “天下”不是民族国家,而是一个超越国家的世界共同体。它强调“所有人都在其中,没有外部”,以此不同于西方国际关系中基于国家主权和对抗的格局。

    2. 天下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上学的。赵认为,现代国际政治的基础是霍布斯式的丛林逻辑,而“天下”则是一种形而上的秩序构想,追求普遍性、合法性与持久性。

    3. 天下与中国传统的联系。他把中国古代的“王道”、“礼制”与普遍秩序联系起来,但试图以现代语言把它转化为国际关系的理论框架。

    不过,学界对赵汀阳的“天下体系论”有很多批评:

    有人认为,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浪漫化复兴,并没有提供现实操作的制度机制。

    也有人批评它仍带有“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容易滑向中国中心主义,而不是一个真正平等的世界秩序。

    在西方学术界,它更多被当作“中国思想的当代表达”,而不是实用的国际关系理论。

    所以,可以说赵汀阳确实试图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建构一个“世界秩序哲学”,但他的“天下体系论”更像是一种思想实验,而不是一个可实施的政治方案。

    屏蔽 举报回复
  •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谢谢提醒,待我查看一下

    屏蔽 举报回复
  • 俞先生

    中国的哲学家赵汀阳研究形而上学。他提出一个天下体系论。我不知道他的研究是否真创造了理论体系或思想体系。古人的天下观其实就是社会观。本人是这样看的。没有发现他的研究里有真的突破。不过,本人的看法也可能不对。

    屏蔽 举报回复
  • 俞先生

    我跟您的情况可能类似。愿意做学问,追求真理。但是,离开了大学。

    以前,在中国的大学里当老师。后来被学校赶走。不是不会做学问,而是做学问比较慢。暂时没有出成果。学校的有些人不相信本人能做学问。离开学校后,再做学问。没有人关心你做出的成就。最后就被埋没了。本人自信创造了一套理论。而且我还认为中国学术界没有拿出原创的理论。但是,中国学术界的看法跟我不一样。他们认为已创造了很多原创性的理论。今年初中国学术界宣布到2024年止有10个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包括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唐世平的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理论以及陈来的仁学本体论。我看见网络上有些议论。感觉他们没有创造理论。他们评价的标准不对。在此情况下,很难指望他们能辨识真正的理论或思想。

    屏蔽 举报回复
  • 俞先生

    海外的人写哲学社会科学的作品没有一个适当的学术界的支持。很少有人能做出回应。中国学术界不关心海外华人学者写作的作品。如果要跟海外的人做学术交流,中国学术界也只是针对西洋人的学术做交流。就是将你自己的作品写成英文,也难以交流。

    受到您的启发,我也跟人工智能进行了对话。它对学术作品的评价准确,但也可能不准确。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