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小捷

注册日期:2017-12-29
访问总量:25497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原创寓言(224、225):古今的学者们


发表时间:+-

224、旧事新编:孔子、杨朱、老子

 

孔子和杨朱要举行一场公开辩论,请老子来做裁判。辩论开始,

第一项是老子出题,孔子、杨朱分别作答。

老子手中摩挲着核桃,问:“整体和局部,孰重孰轻?”

孔子先答:“没有整体哪来局部?大锅无米小碗空,整体重于局

部。”

杨朱后答:“没有局部哪来整体?小河无水大河干,局部重于整

体。”

老子沉思一会儿,评论说:“道可道,非常道。”

辩论进行第二项,双方相互诘问。孔子先诘问杨朱:“假设现在

需要你无偿献出一根胡须,这样做将会解除天下大旱,你愿意

吗?”

杨朱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不愿意!除非拿一根头发和我交换,

否则我绝不无偿献出一根胡须。”周围听众发出了一阵惊叫。

老子插问:“如果献出生命,可以解除天下大旱,你俩谁愿

意?”杨朱沉默不语;孔子正色高声:“我愿意!”周围观众一

片赞叹。

杨朱再诘问孔子:“假设你儿子自由恋爱,儿媳过门后,要求平

等相待,有事大家商量,你同意吗?”

孔子毫不犹豫回答:“我不同意!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妻听

夫,子听父。”围观的听众一片沉默。

老子插问:“如果儿媳不想生儿育女,你俩谁能同意?”孔子正

襟不语;杨朱满不在乎地笑答:“我同意!”周围观众一阵惊

叫。

辩论结束,大家看着老子,等待裁判。老子闭上眼睛,沉思一会

儿,然后把手中摩挲的核桃一边放一个,说:“先各赏一金!”

哄——周围一片笑声。“然后再——”老子伸手收回两个核桃:

“各罚一金!”轰——周围一片更大的笑声。




 

 

225、旧事新编:胡适、辜鸿铭、蔡元培

 

 

(胡适西服革履;辜鸿铭长袍马褂、留辫;蔡元培中山装)


(一)

蔡元培:今天的听证会,专门讨论胡适先生提出的《建议完全采

用西式标点符号》。请大家畅所欲言,但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辜鸿铭:标点符号可取,但不能照搬,要考虑国情。比如西语中,

占主位的直接引语用单引号,占次位的间接引语反而用双引号,

本末倒置,显然不合理。

蔡元培:您的意思是——

辜鸿铭:把它反过来——直接引语用双引号,间接引语用单引

号。

胡适:在一篇文章中,直接引语多,间接引语很少或没有。直接

引语用单引号,可以提高书写效率。我认为不改为好。

辜鸿铭:请问胡适先生,一篇文章中,往往句号少而逗号多,为

何西语中数量少的句号用简单的“点”表示,数量多的逗号反而

用复杂的“点撇”?这并不符合您的效率原则。

(胡适语塞。)

蔡元培:您的意思是——

辜鸿铭:把它翻过来。逗号是局部,是末,应该用简单的“点”

表示;句号是整体,是本,应该用复杂的“点撇”表示,以显重

要。

胡适:“点撇”像女人,梳一条长辫。如果句号非用女人(点

撇)表示,以显示其重要,这似乎不太符合国情吧?——除非男

人也梳辫子,哦,你本来就是梳辫子的。(众笑)

蔡元培:不得人身攻击——黄牌警告!请直接表达您的意思。

胡适:我们总要学习西文,总要走向世界。中文的标点如果和西

文不同,甚至相反,将来学西文就会很不适应。如果完全相同,

学习西文就更容易,何乐而不为?

辜鸿铭: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请问胡适先生,您即将去西

方讲学,为了更好地适应,您是不是现在就应该改称“适胡”

呢?——哦,你本来就是“适胡”的。(众笑)

蔡元培:不得人身攻击——黄牌警告!请直接表达您的意思。

辜鸿铭:中国和西方不同,中文标点要突出我们看重的东西。如

书名号,西文看轻,用单括号;我们看重,可用双括号。西方看

重金钱,用特殊符号表示($);我们看轻,可不要特殊符号。

 

(二)

蔡元培:现在公布评审委员会最终决定——尊重辜鸿铭先生意

见,直接引语用双引号,间接引语用单引号;书名号用双括号,

取消金钱特殊符号。尊重胡适先生意见,逗号仍用“点撇”表

示。关于句号,评审委员会决定使用一个“小圆圈”,既表示强

调(看了一眼辜鸿铭),又没有辫子(看了一眼胡适)。(众

笑)

 


浏览(259)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