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札记》+诗路93.
《端午札记》+诗路93.
文/林长信
1)
清明雨纷纷,我心追远
端午赛龙舟,小雨中的划手裸背通红
这年头的天气爱变脸
烝民*比八爪鱼更会适应环境
2)
看了气象预报的老婆嘱我要带伞
掮包也应挂上小夜灯以防晚归
照办
3)
罕见的结队锡克教徒
敲着快节奏的鼓声穿过十字路
催世界和世人都快快被开悟//
*烝民,众民、百姓《诗经-大雅》,是春秋战国时代及之前历代对百姓的称谓.
2025-6-6#2578(隔行押韵)
>
>附【参考部分】如次,读者大可略去不看.谢谢!
>
诗路93.各地各异的风土人情,都导致当地的写诗人的开笔与收束,会自然地流露出他先天所禀赋的社会性格。而观诸占76%*的台湾人是有宗教信仰的,所以台湾的诗作中就很自然会流露出写诗人的1灵/2魂/3体三合一的宗教意味。若没有,则反而是异常的。//
*《台湾人的社会性格》林长信/2025-6-8
台湾人口的76%有其个人/家族的宗教信仰**。所以,教徒们认为1灵/2魂/3体,三者是合一而的存在,鬼神是可验证与经历的。因此,普遍来讲,台湾人相信/敬畏[超自然的能力]与[来生/善恶报应]。而这种社会性格,使得教徒对俗世今生的伦理与价值,甚至对正义/成功/幸福/快乐,人神共鉴...等等,都有了对更永恒时间的取向。
台湾人这样的“拥有信仰”的内在储备,影响了台湾人的敬业、接物态度、乐群、道德洁癖、排队、守秩序、知足、顺从公序良俗。路不拾遗...的内在的[社会驱力(动力)]。
通常观光客会把对台湾的好奇与注意力放在:物价/街道整洁/交通便捷与工具与秩序/风光/建筑物美丑/美食/公共厕所...等,但是,“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也。”,故,要理解一个人,还是得从探究其内心开始;而要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就必须从她的社会性格的形成因素开始。//
**《台湾的宗教信徒比率/2022年》台湾民间信仰/27.9%;无宗教信仰/23.9%;佛教/19.8%;道教/18.7%;基督新教/5.5%;一贯道/2.2%;天主教/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