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dday

注册日期:2021-12-16
访问总量:9610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长阿含经--大本经》七佛故事及寿命统计


发表时间:+-

《长阿含经--大本经》七佛及寿命

zoomable

    

大本经(巴利语:Mahāpadāna Sutta),该经讲述佛陀在舍卫城中,凭天耳通得知比丘在法堂谈论前生事,便去法堂向众位比丘讲述七佛的事迹。

六位过去佛与释迦牟尼佛,共称为“七佛”:

  1. 毗婆尸佛 (Vipassī)

    • 人寿:八万岁

    • 身长:八十肘(约 36 米)

    • 出家年龄:三万岁

    • 成佛后住世八万年

  2. 尸弃佛 (Sikhī)

    • 人寿:七万岁

    • 身长:七十五肘

    • 出家年龄:三万岁

  3. 毗舍浮佛 (Vessabhū)

    • 人寿:六万岁

    • 身长:六十二肘

    • 出家年龄:三万岁

  4. 拘留孙佛 (Kakusandha)

    • 人寿:四万岁

    • 身长:四十肘

    • 出家年龄:二万岁

  5. 拘那含牟尼佛 (Ko?āgamana)

    • 人寿:三万岁

    • 身长:三十五肘

    • 出家年龄:二万岁

  6. 迦叶佛 (Kassapa)

    • 人寿:二万岁

    • 身长:二十肘

    • 出家年龄:三万岁

  7. 释迦牟尼佛 (Gotama)

    • 人寿:百年(经典说“人寿百岁”,但随着时代衰减,实际寿命约八十岁)

    • 身长:二十肘

      (资料来源:CHATGPT) 

        有关第一位佛出现的时间问题:过去七佛中第一位是毗婆尸佛 (Vipassī), 出现在91劫之前。换算下来大约距今 1223亿年之前。现代科学认为宇宙年龄约 138亿年,佛经中的 “91劫” 比整个宇宙的年龄大近9倍。佛经中的时间概念比现代宇宙学的尺度还要大得多,超越凡夫心量所能想象。

        佛经中“劫”的基本含义:在佛经中,“劫”(kalpa,巴利语 kappa)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时间单位,用来形容世界的成住坏空循环。不同经典和语境中,劫的长短并不完全一致,主要有几种:小劫:人寿从10岁逐渐增至84,000岁,再逐渐减至10岁,这样一个增减循环为“一小劫”。《俱舍论》等记载:一个小劫约 1,680万年(增劫840万年 + 减劫840万年)。中劫:20个小劫为一中劫。≈ 3.36亿年。大劫:4个中劫为一大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13.44亿年。

    timewheel.jpg


金刚乘AAA.png


浏览(254)
thumb_up(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