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录

注册日期:2023-10-24
访问总量:40599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年过半百还能带着几分"少年感"吗


发表时间:+-

我们大学微信班群近几年一直颇为冷清,群里有30多位同学,只有不到10分之一的同学偶尔冒个泡。今年正好是我们入学、相识的第四十个年头。半年前,老班干部就在群里发出了召集令,希望大家十月份趁校庆的时候回母校聚聚,可惜的是,在群里响应的同学寥寥无几。如今离十月校庆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届时,班庆能不能组织得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想当年,我们入学没多久,班级就在系里名声鹊起,后又蝉联了几届”优秀班集体”。同学们不光学习成绩好,搞活动也在行,系里排球比赛争冠亚军,电气知识抢答,校运动会,都有我们班的选手,而且都拔尖儿。就像现在美国搞大学排名,如果榜单前几名里没有哈佛,麻省理工,就显得不够权威一样,当年系里的那些比赛如果缺了我们班的选手,主办方都觉得底气不足。


我们班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男女比例恰到好处,男生女生各占一半。不像其它专业,女生少,不成气候,想组织个活动还得临时“借人”。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那时候班里搞郊游、办生日晚会、舞会,全班齐刷刷地站了出来,活蹦乱跳地就给办好了,气氛活跃得不得了。因为班级,同学们平日里走起路来像披着一顶带风的斗篷。


回望同窗四年,那些自豪的,快乐的、兴奋的、尴尬的、暧昧的、小鹿乱撞的瞬间,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仿佛春日湖面被微风拂过,荡起层层涟漪。只是转眼四十年过去了,昔日的同学如今或奔忙于闹市,或安静于一隅,像珍珠一样散落在五湖四海。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人心之间也多了几重隔阂,再想像当年那样,把大家拢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当年,我们真是一个充满进取心的集体,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同学们多少都有点理想主义,不怕输,也输得起,输了大不了再来过。虽然有些稚气,甚至有点“二”,但彼此真诚相待、相互担当,一荣俱荣。为了同学,为了集体,也为了各自心中的理想,我们都愿意付出。那是一群真正带着“少年感”的人。


也是生逢其时,那个年代,在我们周围带"少年感"的人多,不关乎年龄。

也许我们之所以让自己和别人都觉得可亲可爱,正是因为那份坚定而非功利的追求。带着少年感的人让人觉得可以信任,可以分享心事,甚至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

又或许,我之所以怀念“少年感”,正是因为我们都曾拥有过它。只不过,后来,有些人困于诱惑,贪心,防备,生存的压力,渐渐地迷了路,活成了让当年的自己讨厌的样子。

如今四十年过去了,班里的同学们都已五十开外,是否还能保留几分昔日的“少年感”呢?是否仍愿意卸下些许疏离,让心灵在精神天地里再度靠近,相互陪伴呢?

前路漫漫亦灿灿。我想,只要心中依然怀有真诚与热望,依然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别人的福祉付出时间和心血,那份久违的“少年感”,终究还是可以被找回来。毕竟曾经爱过,被爱过,付出,被善待,元气满满的日子才是一生中最美的年华。




浏览(1054)
thumb_up(5)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只录 回复 一冰

    对的。太少了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一冰

    不是说,谁谁至死是少年吗?任何形式的游戏时间一长就疲沓了,我们班的活动开始大家还挺积极,现在都懒得组织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一冰

    ¨群里有30多位同学,只有不到10分之一的同学偶尔冒个泡¨

    ——只有两三个人冒泡儿?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