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战略存在,影响力减弱
伊朗伊斯法罕:伊斯法罕炼油厂是伊朗最大的炼油厂之一。? Getty Images
水晶能源(Crystol Energy)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卡罗尔·纳赫勒(Carole Nakhle)博士周一(9月1日)在《地缘政治情报服务》发表分析报告,就伊朗最重要的战略资产一一石油的影响力进行评估:投资不足和有限的外资阻碍了伊朗的产量增长, 而伊朗不受欧佩克配额的限制也限制了其对产量决策的影响力; 尽管中国以折扣价购买了伊朗的大部分出口产品(伊朗90%以上的原油), 使伊朗的石油出口严重依赖中国, 但随着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和新产油国的出现,伊朗在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伊朗仍然是一个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但其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实际影响力已大幅下降。这不仅是因为制裁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也是因为全球石油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结构性变化。新产油国的崛起、供应链的多元化以及需求增长放缓,都降低了市场对包括伊朗在内的任何单一国家的敏感度。
这种转变在近期美国、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中尤为明显。尽管伊朗的言论和军事姿态引发担忧,但石油市场基本保持平静。至关重要的是,石油生产或贸易路线并未受到直接干扰,尤其是伊朗自身原油出口所依赖的霍尔木兹海峡。因此,供应并未出现大幅下降。油价短暂飙升,但其反应温和且短暂。石油市场的克制并非反映伊朗的威慑力或实力,而是反映出全球吸收冲击的能力日益增强。
尽管如此,德黑兰方面仍渴望展现出坚韧不拔和胜利的形象。然而,在政治叙事的背后,其在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影响价格或全球供应动态的能力却在逐渐减弱。其曾经拥有的强势产油国地位已被内部问题(包括长期投资不足)以及更重要的是其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所削弱。
制裁无疑限制了伊朗,但这些制裁漏洞百出。中国持续购买伊朗石油(通常以折扣价购买),并帮助伊朗规避制裁,使其出口量得以维持。然而,这并未转化为真正的市场力量。由于执法力度不足,全球供应时常收紧,伊朗仍然保持着一定影响力,但并未占据主导地位。
如果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产量和出口都不太可能快速增长。伊朗的产量和出口量目前已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任何进一步的增长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时间。相反,如果制裁收紧,伊朗经济将面临进一步的压力,但全球石油市场不太可能出现重大动荡,尤其是在其他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成员国继续增产的情况下。
事实与数据
现货布伦特原油价格
新的产油国、供应链的多元化以及需求增长放缓,降低了石油市场对任何单一国家的敏感度。资料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如果对伊朗实施更严格的制裁,同时俄罗斯(世界第三大产油国)大幅削减产量,那么伊朗石油可能会暂时获得战略价值。不过,这种影响可能只是短暂的,因为包括美国和海湾国家在内的其他产油国可以弥补损失。简而言之,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充足。
伊朗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伊朗拥有世界第四大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9%,仅次于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伊朗还拥有世界第二大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17%,仅次于俄罗斯。伊朗是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三大原油生产国和第四大原油出口国。
作为欧佩克的创始成员国,伊朗曾在该组织内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堪比沙特阿拉伯的主导地位。1974年,伊朗的石油产量达到顶峰,日产量超过600万桶(mb/d),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840万桶/日,而伊拉克的日产量仅为190万桶/日。然而,此后,两伊战争(1980-1988年)、长期制裁以及有限的外国投资限制了伊朗的生产潜力。
事实与数据
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产量(mb/d)及占比
欧佩克五大产油国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联酋和科威特。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尽管遭遇这些挫折,伊朗仍屡屡展现出韧性。2011年和2012年,美国和欧盟对其能源部门实施制裁后,到2015年,伊朗的石油出口减少了一半。但在2015年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后,伊朗同意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解除经济制裁,石油产量迅速反弹。两年内,产量增加了130万桶/日,原油出口在一年内增加了100多万桶/日,恢复到了制裁前的水平。
2018年,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美国退出JCPOA,并重启针对伊朗石油部门的单边制裁,导致伊朗石油产量再次急剧下降。产量在一年内下降了190万桶/日,并在2020年10月降至198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即便如此,伊朗仍在逐步恢复产量,并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增幅最大的国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持续的制裁,伊朗不受欧佩克的生产配额限制,这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出口。2024年,伊朗石油产量达到了制裁解除后的最高水平,达到400万桶/日。
中国帮助伊朗规避制裁
近年来,伊朗石油出口激增,从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行动高峰时期的约40万桶/日增长了两倍,至2024年的约150万桶/日。这一复苏得益于制裁执行不力,以及伊朗持续努力规避限制,这些努力往往得到了主要贸易伙伴(例如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中国)的支持。
如今,中国是伊朗石油的主要目的地,另有少量石油被运往叙利亚、阿联酋和委内瑞拉等国家。为了避免被发现和掩盖货物来源,伊朗严重依赖所谓的“影子船队”,这些油轮不配备应答器,经常进行船对船转运,俄罗斯后来也效仿了这种策略。
事实与数据
伊朗原油产量(百万桶/日)
伊核协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伊朗已成功恢复石油产量。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与这些出口相关的金融交易通常以人民币通过规模较小的中国银行进行,这种机制限制了西方当局追踪付款和执行制裁的能力。据报道,伊朗石油一旦抵达中国,就会被重新贴上马来西亚或中东原油的标签,并出售给中国独立的炼油厂,这些炼油厂被称为“茶壶”,其运营受到的监管限制较少。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贸易安排使中国企业节省了数十亿美元。与此同时,德黑兰也从持续的收入中受益匪浅。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的数据,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预计在 2024 年达到 430 亿美元,年均增长 10 亿美元。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这占伊朗 2024 年出口总收入的 57% 以上,创下自 2018 年美国重新实施制裁以来的最高水平。
伊朗是一个脆弱的巨人
尽管伊朗表面上看起来韧性十足,但实际上其脆弱程度远超表面。尽管伊朗继续规避制裁,但其出口的原油却以大幅折扣出售,这引发了人们对其报告收入数据准确性的质疑。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证实,官方对伊朗石油收入的估计并未反映其向受制裁原油买家提供的降价。为了在中国市场上保持与俄罗斯的竞争力,伊朗进一步提高了折扣。
事实与数据
伊朗原油出口量(百万桶/日)
过去几年,伊朗的石油出口大幅增长。来源: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
伊朗出口目的地的集中加剧了这种依赖。尽管北京拥有多元化的能源供应国,但伊朗的石油出口严重依赖中国。同样的脆弱性也存在于非石油贸易中。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伊朗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伊拉克和阿联酋——占其出口的60%和进口的70%。
据报道,伊朗2023-2024财年的石油收入远低于预期,仅能覆盖国家预算预计金额的一半左右。
事实与数据
中东出口国财政盈亏平衡油价(美元/桶)
财政盈亏平衡油价是指一个国家满足政府支出并维持预算平衡所需的最低每桶油价。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因此,政府被迫削减开支以控制赤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伊朗需要油价超过每桶163美元才能在2025年实现预算平衡,这是中东石油出口国中最高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
结构性制约因素阻碍了伊朗的石油生产
尽管近年来伊朗的石油产量有所增加,但即使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以及自那时以来钻井和开采技术的进步,其产量仍远低于20世纪70年代的峰值水平。
伊朗于1951年将其石油工业国有化,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该行业一直对外资开放。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伊朗宪法基本禁止对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国际投资。两伊战争进一步摧毁了伊朗的石油行业,使其亟需重建。
作为回应,伊朗政府对外国投资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立场,并引入了名为“回购合同”的新合同框架。在这种模式下,国际石油公司只能投资至项目首次投产,届时项目将以预先商定的固定费用转让给伊朗国家石油公司。
然而,这些条款历来对国际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即使在2015年签署伊核协议之后,德黑兰方面仍难以达成重大国际交易。这部分是由于伊朗内部在外国资本在能源领域的作用上存在分歧,以及美国持续的二级制裁持续限制了伊朗进入全球金融和银行体系。
由于缺乏外国投资,尤其是在近年来,伊朗越来越依赖国内公司开发其石油项目。但这些公司往往缺乏维持产量(尤其是成熟油田的产量)所需的资本、先进技术和专业技术。制裁限制了融资渠道,抑制了技术转让,提高了贸易成本,并降低了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
与此同时,由于伊朗产能停滞不前,伊拉克和阿联酋等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却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而这往往是以牺牲伊朗为代价的。
伊朗仍然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的一项战略资产。这条重要海上通道的中断可能会严重影响全球能源供应和价格,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主要进口国而言。尽管伊朗官员偶尔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此类行动从未付诸行动。
事实与数据
伊朗石油行业概况
? 伊朗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天然气和石油几乎占该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
在2012年制裁生效之前,欧洲是继亚洲之后伊朗石油的第二大区域进口国。
伊朗拥有中东地区约19%的已探明石油储量。
伊朗人口约8600万。
约10个主要贸易伙伴贡献了其非石油出口的约85%。
2023-2024年,伊朗非石油出口的50%以上由石化产品和凝析油组成。
石油收入在伊朗公共预算中的占比在大多数年份都保持在25%以上,而石油占其GDP的近9%。
德黑兰是全球能源补贴支出最高的国家。
事态发展的可能
2月初,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开始第二任期仅几周后,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重启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旨在迫使伊朗重返谈判桌。但伊朗迄今为止一直拒绝这一目标。6月,华盛顿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定点打击,暗示其强硬立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然而,特朗普总统随后发出了相互矛盾的信息,称中国可能会继续购买伊朗石油,凸显了美国执法和战略的模糊性。在此背景下,伊朗石油行业的未来呈现出两种大致情景。
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伊朗石油出口的削减将由其他产油国弥补
如果出台并大力执行更严厉的制裁措施,伊朗的石油出口可能会从目前的水平下降。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这可能会对全球油价造成上行压力。如果俄罗斯石油出口同时受到更严厉的制裁,加剧全球供应紧张,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两大产油国出口量下降将加剧油价冲击。
关键变量在于欧佩克将如何应对。该组织拥有大量闲置产能,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海湾产油国,它们已投资扩大产能。与此同时,通常对价格信号反应迅速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如果油价大幅上涨,可能会增产。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在市场上的缺席可能会被其他产油国至少部分弥补。
可能性较小:制裁后产量大幅增加
如果制裁得到放松或解除,伊朗可能会增加石油产量和出口量,但增幅有限。与伊朗产量大幅下降的早期时期不同,目前伊朗的出口量已达到约150万桶/日,产量接近制裁后400万桶/日的最高水平。任何超越当前水平的有意义的扩张都需要对基础设施、技术和油田修复进行投资,而这些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
多年来投资不足和有限的外资参与意味着产量增长将是渐进的,而非立竿见影。即使在2016年短暂的宽松时期,由于法律和监管障碍基本保持不变,该国也未能利用国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