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十乡党17党问说
新解《论语》十乡党17党问说2019-03-30_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Ej-RUUvQY&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21&t=1591s
相关文案: 主话题:(十七)、党问说 解析:《论语》第十篇:乡党之—— (十七)、党问说——厩(马棚,牲口棚;富人之代步工具停留场所)焚(烧;着火,起火)。子(先生)退(向后移动,后退;退出)朝(面对着,向),曰(自问):“伤(伤害;妨碍;得罪)人(穷人)乎(吗)?”不(没有)问(审讯,追究;管,干预)马(有关马匹损失情况以及何人纵火且追究罪责等事宜)。 即先生家里牲口棚着火了,对于非农户来讲,那里是富人之代步工具停留场所;马棚起火,一定是人为所导致,绝非马之原因,马不会玩火;如果是喂马者夜里灯烛引发,那么会当场扑灭而不会任由火势蔓延;所以只有一种解释,人为纵火,并且纵火者只能是穷人;因为富人或仇家没必要和代步工具过意不去,故而一定是穷人出于嫉妒之心而泄忿所致。 先生没有率家人去救火,而是倒退出大老远,眼瞅着大火把马棚焚烧殆尽。 众人多有不解,但听得先生喃喃自语:“这是得罪穷人了吧?” 从事发到后来,先生都没有询问有关马匹损失情况,也未追究纵火者之行为动机及罪责。 由此可见,以先生之观点认为:如果幼下对长上,或贫贱者对富贵人产生厌恶乃至憎恨之心,一定是上面做得不好,起因在上而不在下;下面有仇富嫉妒之言行,一定是上面炫富显贵所致;上下层次有别,居于上位者,若对下仁爱体恤,谦恭而避嫌,那么上行下效,下层人士其争强好胜之心则会趋向于自身素质之提高,以使德能配于高位;那么面对问题及纷争,自省自律首先须从上面做起,查找自身毛病同时,要包容宽容底层其狭隘和冲动,若能求得人家谅解最好,如能使其泄忿消恨平怒解气,哪怕自己损失大些也是好事。 求财与守财、创业与守业,本就分属下上两个层面;守财守业者,定位于上,当以君子之道仁爱效法于臣下;而若与臣下相争相拼,则自然而然甘降于下位,是为其德能不配位矣。 察下之恶犯,上须自察不仁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