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移民的国家
教会的姐妹玫瑰的儿子 Ryan 今年要上大学了。八月底,Ryan 的爸爸妈妈陪他到外州报到入学,并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几张校园的照片。他们一家在校园的标志性建筑,由托马斯·杰斐逊总统设计的 The Rotunda 前合影。照片中,妈妈玫瑰、爸爸景洪和 Ryan 的笑容,像背后蓝天一样明亮开阔。看着他们的笑颜,家人和朋友们也忍不住嘴角上扬,心里满是喜悦。
这已经是玫瑰第二次送孩子上大学,三年前,她的老大Serena以优异成绩在早申阶段就被附近的一所藤校的护理学院录取,成为玫瑰家第一名大学生。Serena不仅是家族里在美的第一名大学生,恐怕也是大陆老家第一个走入大学校园的孩子。
他们的老家在福建,玫瑰和景洪来着于福建省著名的侨乡福州市长乐。Serena和Ryan在美国出生,从小参加教会的儿童主日学和青少年弦乐团,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如今看着他们展翅高飞,我们心中充满欣慰,因为这一切来之不易。
玫瑰十八岁时与景洪在福建老家成婚。成家不久,两人便一同来到美国,一头扎进中餐馆,从最低层做起,她做招待,他负责炒锅,一天十几个小时埋头苦干。后来攒了钱,他们就在拉丁裔聚居的社区开了一家小小的中餐馆,几张台子,以外卖生意为主。餐馆没有请外人帮忙,Serena 和 Ryan 从小就在店里长大:打包外卖、接电话、在后面厨房里写作业,练琴,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处理人情世故。
尽管生意繁忙,玫瑰始终对两个孩子的学业格外上心,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寻找最好的教育机会。我在教会负责青少年弦乐团排练时,Serena 从未缺席过。有时餐馆忙得不可开交,排练结束后我送Serena回家。玫瑰披着一身油烟,又要负责炸锅又要接听电话,忙得飞起,但她从来没有忘记跑出来塞给我一盒刚出锅的油炸芋角。大颗香芋先上锅蒸熟,捣成泥,拌入油葱酥和盐调味,整形,下油锅,炸得外皮又酥又脆,咬开是绵软的芋香,人间美味啊。
像玫瑰这样的家庭,我接触过许多。第一代华人移民的起点或许不高;从餐馆招待、超市收银、鱼市卖鱼做起,但在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坚持下,却培养出了无数工程师、医生、金融家等专业人士的子女。很多华人家庭只用一代,就完成了阶层的跨越。这既是华人重视家庭、社区支持,邻里相助,重视教育传统的结果,也是美国社会相对公平、提供大量工作机会、并对移民基本一视同仁的制度使然。
前几天清晨我在小区跑步,遇见一位中等身材的老人牵着 Jenny 家的大狗散步。老人满头银发,精神硬朗。我一边跑一边和他打招呼,以为他是 Jenny 的父亲。他摆摆手,用带着欧洲口音的英语说,他是受雇来专门照顾狗狗的,A dog sitter。你看,在美国,只要愿意干,总有工作机会。
自川普总统上任以来,大力整治非法移民。但在我看来,只要美国依然拥有充足的工作机会、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要想在任期内彻底将所有非法移民送回原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人往高处走,无论合法还是非法,美国始终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移民。就这一点,我想川普总统心里一定比我更清楚。
能送走的,应该送走,总会送走;
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像玫瑰这样勤劳坚韧,聪明有才干又肯干的移民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