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床还是不听床,这是一个问题
施化
几乎人人都知道听床师的典故,也知道我在这里说的听床指的是什么,但是多半人解不开其中的内心纠结。纠结之一,听床师每天坚持不断地爆料,其可信度究竟几何?今天中国的政局到底好坏到什么程度?纠结之二,这些听床师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到底有何目的,想干什么?纠结之三,自己该听还是不该听?该信还是不信?纠结之四,就目前这样谣言满天的局面,会对中国的今后有什么影响,好还是坏?面对这些纠结,不妨稍稍展开讨论一下。
流言,传言或谣言,之所以蜂涌而起,经久不息,这是一个王朝进入衰败,行将就木或者即将中兴的典型特征。如不信,随便翻开哪一本历史,自己去考证一下。比如秦末的“亡秦必楚”,东汉末年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隋末的“桃李得天下”等等,这里就不费笔墨了。道理很简单,因为民间人心不满,而朝廷为防不测,强行碾压言论。正路不畅,岔道丛生。还因此时的朝官人心浮动,不再尽职尽责,不但不帮助封堵言路,还时不时推波助澜。所以,看清楚这个关键,就大致上知道你所处的时代节点,早做准备,以防患于未然。显然,假如处在王朝的上升期,大家歌功颂德都还来不及,哪有听床师的一席之地。
不过有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还值得记一下,那是1976年初,全国人尽皆知的“总理遗言”事件。因为当事人我认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朋友。这份脍炙人口的伪作,出自一位普通工人之手。他当时的编写动机,主要是对文革不满。既然人微言轻,谁也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几个好友一协商,就决定由他执笔,起草一份伪作,借私下流传发声。他名叫李君旭,知识分子家庭,后来曾获全国报告文学奖。巧在因缘际会,他与我惺惺相惜。不幸,由于当年在北京狱中遭受脑部重创,落下后遗症,过早地撒手人寰,终年不到50岁。
事实上,那篇伪作也就是谣言,对于当时华国锋粉碎四人帮,接着邓小平否定文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舆论作用。现在回过头去重读那篇谣言,发现竟然正能量满满,对当局极尽恭维之能事。只一句话有所暗喻:“当中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时,我们活着的人,一定要到死去的同志墓前告诉他没有白死,死者会听到自己同志的声音的。在这弥留之际,回顾先烈的遗言,对照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
就是这么一篇温柔的“老爷你的裤脚管有点脏”,也被认定为政治阴谋。此案共计12人被关押、审查,8人被软禁。除主要涉案人员外,据称全国牵连、投牢、受审查者达七千多人。按照这个判例,如今的听床师们可获多少刑期,牵连多少亲友,大致可以测算出来。多亏时代在进步,缺口被渐渐撕开,所以如今的人们有幸听到许多听床师的谣言或者伪作。
之所以我认为听床有幸,而非某些人眼中的有罪,只因相信自然法则。“有比较才有鉴别”,一生只听一个声音,只看一种颜色,这人大概率是个残废。我基本不担心自己会被某种谣言蛊惑,以至于受骗上当,迷失自我。只要是成年人,心智正常,有一点逻辑基础,随便听什么样的床都不要紧,保证刀枪不入。
如今世上的主流国家,基本上采取的国策也是宽松地对待流言,并不惊慌失措。除非泄露国家重大安全机密,或有损治安秩序,才出手干涉。至于那些名人或达官显贵,一般不会受法律的特别关照,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名誉。万一遇到恶意中伤,自己找律师打官司去。即便上了法庭也被一视同仁,没有偏袒呵护。
继续追问,既然那些国家执法的行政当局和司法部门,绝不会像《1984》中的老大哥那样,日日夜夜用眼睛盯着你,生怕半点差池,放出不实的流言四处传播,那民间又怎么样呢?估计也没什么人好奇心特别严重,不像本网的个别华人一样,吃了饭没事干,成天潜心钻研,把听床师一个个地排查过去,确定他究竟什么背景,属于哪一派,编写流言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一通大棒,将其统统打翻在地,以显示自己火眼金睛,明察秋毫,俨然伟大和正义的化身。
本人并不投机钻营,不同于某些人,凭观察风向见风使舵,企图捞得一星半点的好处。我对听床师基本上没什么感觉。只不过对于那些在媒体中已露出蛛丝马迹的相关爆料,会多留意一些,但总体上采取姑妄听之的态度,介于信与不信之间。有时即便在文中引用,也是“据说”,不负证伪责任。反正纸包不住火,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该来的终要来,蒙起眼睛不会让你更幸运,不如张开双眼,沉舟侧畔千帆过,也不失为一番别样风景。
估计在这个论坛对话的,都是与我一样的自由人,无官一身轻,无债一身轻,只为过过自己的平凡小日子,同时也要防范天有不测风云,以免被突然惊吓到,以致手足无措。至于那些担负使命,重任在肩的人,由于没有交道往来,我只远远地观望,且祝他们好运。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