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巷子

注册日期:2025-07-20
访问总量:5460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挪威的森林》之青春骚动与救赎 冯知明


发表时间:+-


《挪威的森林》拜读过三遍。首先是在这部大作刚翻译过来,炒作得热火朝天时,再就是几年之后,重新读过了。那时尚且年轻,阅读时心绪随书中人物命运发展,情感起伏波动,甚至带有生理的偾张,这样便缺少一些理性的思考。这一次,重新再读时,对每章做阅读笔记,并随手写下感想,阅读时,脑海中常与许多经典作品中人物类比,品读、研读过了,是一次向村上春树的致敬之旅。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迷失的一代”

 

图片1.png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他在后记作了说明,此作在远离日本本土于1987年创作完成的。故事以二十世纪六、70年代的日本京都为背景,这时的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物质的丰富,似乎加剧了人们的精神危机。特别是年轻人,加上远离故乡打拼,使他们像无根浮萍那样飘忽不定,往往处在一种孤独无助,空虚无聊状态中,他们过得并不安逸,更多是失落,在繁华的都市之中,无法掩饰自己精神的焦虑。《挪威的森林》描写背景,亦如当下的中国青年一样,正经历着时代风雨严峻地考验。这部作品,对我们有现实意义。

《挪威的森林》的主角一位37岁的渡边君,他在1987年,乘飞机达德国汉堡机场,听到甲壳虫挪威的森林”的背景音乐激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那个17年前,在深山中一位富翁别墅改建成疗养院的阿美寮里,他的恋人质自杀而逝以及他们三角恋情主角,17岁高中同学木月同样自杀谢世。故事由此展开。渡边和本月是好朋友,质子和木月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木月的离去,使他们两人深受打击,渡边和质子不约而同地选择离开故乡,去东京求学。一次车站偶遇,两人开始交往。在质子20岁生日那天夜晚,他们发生了关系。几日后,质子不辞而别,渡边颇费周折,打听到质子已经去了大山深处的阿美寮精神疗养院治病。

在此期间,与渡边同时学习戏剧的绿子,借用他的课堂笔记,开始逐渐熟悉并交往起来。她与质子宁静,“不喜欢打扰别人”的性格完全相反,绿子是一个热情大方的阳光女孩。于是,在情绪不稳定且有精神疾病的子和活泼开朗的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和青春时代走出感情困境中的互相救赎。

因为喜欢一本《了不起的盖次比》,渡边认识了一位天资极高出身豪门的永泽和他的很有魅力的恋人初美。在永泽的影响下,他们释放青春的激情,宣泄心中的孤独与苦闷,永泽和渡边游历于都市的酒吧,与陌生女孩同床共枕。

作品中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玲子,她是质子的同室者,她在阿美寮住了7年,通过告知质子的病情,与渡边建立联系。来到京都,为质子举行音乐葬礼时,这位音乐家用吉他演奏51首曲子,似乎为了完成质子“打不开”的身子夙愿,极具仪式感地与渡边度过一夜情缘。

如果说美国文学中有“迷惘的一代”这个群体,许多作家通力表现过,当年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一代年轻人对人生、世界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探索的话,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年轻人,就是“迷失的一代”,这也是村上春树着力表现的对方。

《挪威的森林》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渡边君,他徘徊在友情和爱情纠结着与质子的交往,他对质子产生的情感,用他对玲子的表达连他也难以说清,玲子问渡边,是不是很爱质子,他说不知道,但他们俩一起,可以互相拯救对方。在这样情感中,他迷失了。而永远停留在17岁这个年龄段的木月,用质子对他的评价:“他总是想改正、提高自己,却总是不能如愿,又是着急又是伤心。本来他具有十分出色和完美的才能,却直到最后都对自己没有信心……”可怜的木月迷失了,以结束自己生命作为逃避。目标明确,绝顶聪明的永泽,他一直游走在喧闹的都市之中,似在寻找,又在逃避似的,呈现出一种青春期典型的迷失。而他的恋人初美,则陷入情感中找不到出路无法自拔,在迷失中自杀。“敢死队”是渡边的同室者,一个努力上进,作风严谨,目标明确,又洁身自好者,在同学们眼中活成了一个笑话,他成了渡边在女友们中一个好笑的话题,他的不辞而别,更是充满了迷茫。在诸多年轻的生命中,绿子是个异类,她给人感觉像是上帝派来的,对“迷失的一代”进行拯救的。可是,她同样面对生活的苦难,忍受家庭的不幸,这个阳光女孩一直以性幻想进行解脱。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我们认为,在于他讲述的日本“迷失一代”的与欲望,反常与理性,以及生与死,走出困境与自我救赎,其意义在于此。

 

            2、渡边、木月、永泽:都市喧闹与青春骚动

 

图片2.png


全书围绕渡边这个人物,徐徐拉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都市喧闹与青春骚动的大幕。渡边家势一般,高中毕业后,父亲把他送到京都求学,他还得靠去唱片店打一份工维持自己的日常开支。他习惯独处,静静地看书,独自旅行,遇到质子之前,没有什么感情生活,甚至有些轻微的自闭。他在这个喧闹的都市里采取随波逐流生活方式,如果问他现在所做何事,今后有什么打算,他觉得自己如坠云雾之中,不知所措。

遇到质子后,便开始陪她丈量东京的街市,他小质子7个月,与她并排走着,一向只能看她的侧面;他与质子虽是恋人又不是恋人,尽管挨得很近,却隔得很远。他们之间在交流中要小心翼翼回避两人关系密切的人物木月。木月自杀的那一天,还与渡边打过桌球,令人惊讶地进了一个高难度的球,然后木月决绝地离开人世。这就像罩在渡边和质子头顶上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他本来过着寂寞的周末,开始了与质子的约会。回来时同学用恋人的隐私部位拿他打趣,他只会胡乱地应付一下。

永泽带着他,开始了经历骚动的青春期。在酒吧里遇见各种女孩,女孩成双成对过来一起喝酒,半醉半醒时,他们就上床了。次日一早,渡边很不习惯面对陌生的女生,在他面前化妆,惊讶地发问,昨天,真的把那东西放到里边去了吗?质子突然的不辞而别,渡边像失去了灵魂一样的无所事事,不断地去酒吧找女孩,多少有些奇遇,有个女孩和他进入房间,起初不肯同睡,却又忍不住主动送上来。做爱后,就没完没了地问他许多事情,问他家在哪里,父亲母亲,使他烦不胜烦,下次怎么见面。运气也未必总是那么好,一次去了三个酒吧,没能搭讪到一个女孩。永泽决定去初美那里,渡边只好独自看夜场电影,打算乘头班大巴回宿舍,遇到一位失恋女孩,与他做爱大叫别人的名字。这样的生活状态过于频繁,使他心生厌烦。

我们发现,渡边的生活处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中,他与质子、绿子、玲子和永泽的交往,很难有主动的时候。与质子几次相遇,20岁生日那次,质子不停地说了4个小时,他无法告辞。在阿美寮,他住在客厅,质子悄悄过来,跪在他面前,慢慢地解开7颗纽扣的睡衣,他们互看着,质子离开,他宁可大睁双眼挨到天明,却不主动把她揽过来。玲子对他说,我们干那事吧,他只是应和着说,我也是这样想的。绿子没完没了对他进行性幻想,他更多是不适和忍耐。

也许他不愿意迁就别人,尽可能保持着一点点独立性,当失去质子时,他只好靠流浪来解脱,当绿子失望而去时,他在4、5两月间,寂寞孤独难耐,而不知如何应对。当然,这种性格,使他亲和力很强,受到信任;加上他的善良,便成为让质子、玲子、永泽和绿子可以交心的朋友。

木月在作品中只是几位出场主角的回顾人物,但我们依然可以粗略给他画一个像,他追求完美,用质子的话说,如果有渡边在,因为喜欢他,尽量掩饰自己脆弱的一面,这与交朋友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但他就是要表现出自己逞强好胜和优异的一面。他自杀前一刻,要与渡边打桌球,这是他值得的炫技之处,就能说明这一点。

质子之所以陷入木月情感中难以自拔,估计到木月对自己的精神疾病,早有察觉。质子姐姐的死,他同样是了解的,他只是无法面对,更不知今后怎么办。他们亲密无间,他却无法进入她的身体,最终只好用一种残酷的手段结束自己。自尽之前,要用自己的优势,去赢渡边几局桌球,以增加死前的一些勇气。他表示的优秀更多是为了掩饰自己懦弱。他让渡边陷入困境,让质子最终随他而去,都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人物尽管是个悲剧,很难让人产生好感。

永泽有句名言:“不要同情自己。”这也是对渡边的忠告。永泽是个特殊的存在,优点十分明显。他天赋禀异,掌握十几种语言,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世家子弟,考上外务省时,请渡边和初美吃法国大餐,在菜单签上大名让老头子付账,足以说明他的身份。我们说这两方面是爹妈给的,但敢作敢为则是自身性格特点,为与高年级同学斗狠,当众生吃3条河豚,是不是河豚,如果是,只要对它一碰,受到惊吓的它就把肚皮鼓成小球一般,这么有毒的鱼类,他吃了就是为了镇住对手。再就是他放浪形骸游戏青春,同学们传说他与百名女子睡过觉,渡边求证,他沉默了一下,回答差不多75位。他毫不顾及自己初美的爱情,甚至振振有辞地说,那是一些连名字也不知道,长相也不记得的女孩,只是一种游戏和需要。坦然地告诉深爱自己的女孩,与渡边君互换过女人。这个人物,好像是木月的补充,与木月形象承上启下的对应起来,显得更是丰满。

渡边当着质子评价永泽,说他是个清心寡欲的人,让质子很难明白,渡边说他睡得越多,人就越模糊。这点渡边深有体会,有几次永泽约他去酒吧,他就婉拒,其理由“和素不相识的女孩睡觉,睡得再多也是徒劳无益,只落得疲劳不堪、自我生厌。”就是这样一个人,立志做一位绅士,矛盾而复杂的人生观,只是读者一点不会怀疑,因为他表里如一,大有君子坦荡之气派。

我由不得想到我们的青春时代,国别不同,环境不同,但人性相同,引起我们对青春时代的回顾,真能对应我们青春时代的朋友和恋人,《挪威的森林》中的心态和行为更让我们产生共情。

 

          3、质子、玲子、初美:情感困局与自我救赎

 

图片3.png


质子本身具有悲剧性人格。她们家有精神病史。父亲的弟弟就是自杀身亡的,她的姐姐在中学时代,学霸级的存在,一所中学,首屈一指的学生。她每月像来月经一样,却有那么几天,把自己封闭起来,紧闭房间,拉紧窗帘,沉沉昏睡,同样在17岁的那年,自杀身亡。第一个发现姐姐自杀的就是质子,她当时见了,挪不动脚步,发不出声音,三天不吃不喝不说话,可见对质子幼年摧残多么巨大。质子性格内向,阴郁沉默,甚至与人交往时,还显得羞涩,最不愿意给人添麻烦,就是对渡边同样如此。

她与木月是青梅竹马,从小亲密无间,可是木月一次也无法打开她,最后慰藉木月时,用唇、指进行疏导,她一定是深深地沮丧,被渡边进入时,他难怪要惊呼。她们恋人关系表现过于特殊,质子说,有渡边君在时,他打足精神,如渡边一离开,他面对质子,便像个歇气的皮球,根本没有半点男人做派,这样同样会打击质子对他的热情。可是质子在他死后,就走不出他的情感困境。渡边与他交往,直到质子死去,他觉得两人之间,总是隔那么一层,看似很近,实则很远。

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渡边对她用尽心力,终不能给予救赎。我们观察渡边的作为,不能不遗憾地发现,有个关键处,他粗心马虎地放弃了。在质子20岁的那晚,他终于打开了她。渡边不知道,这是拯救可怜质子最为关键的机会。读者至少也会认为,渡边在质子心中,已经强过了木月,能在情感上主导质子。次日凌晨,见质子面壁而卧,渡边轻呼不应,只好留个纸条,要约下一次长谈。如果渡边不轻率离开,贴身而卧,轻抚于她,当时能倾心交谈,恐怕质子的命运将有转机。

在阿美寮最后一晚,质子详细讲述了她与渡边做爱的全过程,这同样是一次心扉的开启,其意义不亚于20岁生日身姿的绽放。但这一次的对象却是玲子,是不是质子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拜托玲子代替自己为渡边打开,完成夙愿。

质子的悲剧在于,她渴望得到亲密,却又感到进入的恐惧,她在对待木月和渡边上,同出一辙,临死之前,应该是认为对不起渡边,留下一个纸条,把衣服留给玲子,要让她代替自己打开。

要求渡边为她做的第二件事:一是记住她曾经这样活过,二是渡边身边待过显然,渡边君没有辜负自己的承诺,为了惧怕日渐模糊的记忆,同时为了与青春时代死亡焦虑作个了断他成为《挪威的森林》永恒的主角

玲子与渡边相遇之时,已经是个近四十岁的女人了(39岁)。她幼年幸运,有音乐天赋,被亲人朋友捧在手心里,因为4岁开始练琴,得过各种奖项。在一次比赛的准备中,突然小手指不能动弹,因为查不出原因,到精神病院住了两个月,尽管失去了做钢琴家的机会,但收获了一位好丈夫,“他为人真诚,值得信赖,性格坚毅,富有耐性,对我来说是理想的丈夫。”她结婚6年,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却栽到一位天使般面容,却谎话连篇的13岁女孩手中。这个女孩,是她教钢琴的学生,是个同性恋者,居然勾引自己的老师,如果不是想到孩子要回家,差点让她深陷其中。这个女孩和她的父母极尽造谣之能事,让她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她温和的丈夫并没有把问题想得严重,希望她等一个月,她度日如年,割腕自杀,幸好被救及时。

到了阿美寮,她的身心得以修复,才有勇气向渡边倾诉不堪的往事。这样过了8年,她却没有勇气重返社会,她的生活被一个13岁女孩硬生生地毁了,说明她的脆弱。同时,她依然是幸运的,质子的死,渡边的真诚和善良,把她拯救出情感的困境。

在现实中,这类的悲剧比比皆是,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拼足一切钱财,让孩子成为学霸,却忘记了孩子不能永远养在温室里,要经风雨经世面,才经得住折磨和打击。这就是玲子们的悲剧。

初美这个女孩,长相一般,当时渡边见了,心中暗叹,为永泽找这样女友而不值,一旦交流,强烈感受初美魅力四射,甚至要比照初美来找自己的心上人。村上春树对这个女孩着墨不多,但能让永泽承认是恋人的女孩,可见优秀的程度是不言而喻。初美是质子的小版本,能与质子这个人物相照应。她深爱着永泽,为了这份苦涩的爱,她听凭永泽去寻花问柳,在她面前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甚至可以告诉她与渡边互换性伙伴。连渡边也看不下去了,劝初美离开永泽,因为他只会恋爱而不会结婚的。初美确实与他分手了,可那份情爱始终无法放下,走不出情爱自囚的牢笼,最后自杀寻求解脱。

真情女子向来如此,她们一旦为情所困,很难走出这个情感的囚笼,不是自绝于人,就是郁郁寡欢一生。

 

4、污名化的“敢死队”与性幻想者的绿子

 

图片4.png


   “敢死队”是渡边同室者的诨名,他喜欢上白下蓝的穿着,这本是学生的打扮,剃光头,被看成极右分子,其实他对政治似乎毫无兴趣。他在情爱上一片空白,曾试图约会女生,估计一败涂地,不然不会请教渡边,怎样和女孩说话。他的生活,已经设定了目标,就是画地图,到地图局之类的单位去工作,最大的爱好琢磨地图,这应该算是一种特殊人才。

他的作息时间,如同钟表一样的准时,每天要做广播体操,因为闹得响声过大,渡边劝他把蹦跳的一节删除,以免影响同学休息,他回答一旦改动,他的体操动作就会混乱一团。估计全世界的男生宿舍都会是脏乱差的,而他住宿之所,每日打扫到一尘不染,甚至到了洁癖的程度。

就是这样一个男生,最多我们说他是个单调死板之人,没有太多兴趣爱好,更不算交际。渡边张贴一张裸体画,把他闹成一个大红脸,要改贴成一张运河画。渡边与他居住,同学们万分同情渡边的境况。他却被同学们污名化了。有同学问这幅运河画是什么含义,渡边胡乱地答道,“敢死队”看着手淫觉得很爽。这本来是个笑话,但同学们毫无疑问,很快传播,这当然具有青春期搞笑特点。于是同学热衷拿他打趣,把运河换成阿拉加斯大桥画作,询问渡边效果如何,渡边回答,他更爽了。同学们便不断更换画作,杜撰他以求在焦虑中寻找乐趣。

“敢死队”成为同学们中间的一个笑料,大大地被渡边利用上了,他向质子讲述,连这么安静的女孩,也想见见他。他向绿子讲,绿子迫不及待想要会他一会。玲子没听过,渡边重复一次,逗得她哈哈直乐。

我们看出,“敢死队”是个极善良的人,他送萤火虫给渡边,足见他的可爱之处。我们年少时,曾常用这种招数,来污名化玩伴和同学。“敢死队”有一天突然失去音信,连他的书桌和收音机上落满了灰尘。当“敢死队”失去消息后,渡边很是失落。在我们看来,“敢死队”还是一个男生,他并不成熟,他需要假以时日,来继续完成成长,也许不会知道他因何离开,但有一点,他一定要经历渡边这样,放下一切,去陌生的城市去游历,去感受人世间的人情冷暖,走出青春的困局。

绿子是本人最心仪的形象,如不拿出她来单独讲述一下,我心难安。看到绿子,我还会把她与《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和香菱进行联想,她们尽管不是一类之人,只是我觉得,她们不管经历什么,都能自得其乐,没心没肺地活着,视苦难于无物。

我每次拜读,对绿子的一言一行格外的关注,总能对她的作为给予高评,她能漫无边际的想法,往往能博人会心一笑。她有一个非常的本领,不管面对什么糟粕的生活,皆能自带快乐。我认为这样的女孩,如果天使一般,她就是派来拯救渡边的,如果渡边没有遇上她,命运不知会是怎样的,而这个渡边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听到她有中意之人,甚至忍不住想,居然有人会喜欢上她。当然,给了他两个月空窗期,渡边就受到了很强的因果报应。

绿子生活得并不幸福,可以说常会以苦作乐。她母亲死于脑瘤,她的父亲同样的病离世。她们似乎得到家庭温暖并不多,在她母亲离世后,父亲因为思念母亲,对她们姐妹俩说,为什么她们不能替自己母亲去死。这话让其他做女儿的听了,一定会伤心欲绝,她则羡慕母亲,有这样一份爱情,她也希望得到这样的爱。在父亲的遗像前,她展示自己的胴体,要让父亲完完整整地看看自己的女儿,因为她身上有一半来自父亲。绿子这样的女孩,表现得更有韧性,“每次遇到麻烦,我总这样想先把这个对付过去,往下就好办了。特别是为了买厨具做菜饭,绿子三个月只用一副乳罩,晚上洗早上戴那半干的用品,滋味实在不好受。为了表现自己的坚强,忍住在葬礼上不哭,亲戚认定她不孝,她等人们散后,为了解恨,伙同姐姐把他们骂了一通。一旦打定主意追求渡边君,她毫无顾虑地反复表白。

她是性情中人,先是告诉渡边,他的父亲到乌拉圭去了,过了半年才写了一张明信片来,让她俩过去定居,姐姐怕苍蝇过多,她倒不怕,愿意过去,还约渡边一同前往,讲得有鼻子有眼。哪知带渡边到医院时,见到的是已经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而绿子每周要照看他4天,姐姐照看3天。每个看望病人的亲友,见他能把一盘饭菜吃得精光,称赞她胃口好,实质斥责她缺少孝心。她说,如果不这样吃喝,能有精神给父母端屎倒尿擦身子吗?我们多少对她有中意之人,是持怀疑态度,如同我们在现实中,有一个你喜爱的人,就会忽视她的缺点的。绿子的可爱,任何人难以拒绝。

渡边最初见到绿子时,绿子就告诉她,自己就读于高中女校,千余女生,那月经带一同焚烧,冒出的白烟,将如何壮观。她要渡边带她看看男生宿舍,是不是差乱差还有手淫,她好奇地问,有女友依然要手淫吗?她提议,渡边如果手淫时,试着想想她。对这个试验,她追问不止,渡边只好说,试过了,只是半途而废了。因为她是有中意之人,他们俩不可以真干,下次她会用电话引导他干。从阿美寮回来,两人一见,绿子就开足她的性幻想模式,先是有一张大床,渡边脱光了她的衣服,拿出他可怕凶狠的家伙就要进去,绿子说已经有中意的人了,这方面很保守,但见渡边的可怜相,只好同意了。晚上绿子要回去做饭,渡边要回宿舍。在车站分手时,绿子又幻想开了,他们俩被海盗抓住了,被面对面的五花大绑。变态的海盗说,把他们扔进大海前,可以给他们一小时,于是他们在船舱里滚来滚去。次日一早,绿子早早来找渡边,穿超短裙,被宿舍的男生看来看去。渡边说,她穿太短了,自然会被盯看的。绿子听了,得意地说,她今天小内内是粉红色的,还镶有花边,可以让人看看的。见男生们一批批探头来看,她问宿舍的男生是不是都这样手淫,一波一波的样子。到了医院,见一个老头偷窥于她,便说这对病人恢复健康有好处。

安葬父亲,拒绝渡边出席,她消失了一周,等渡边接收到电话,要她到约会地点,见一个短发,穿着皱巴巴上身的假小子,就知道这是绿子了。当绿子赌气与渡边分手一段时间,再见绿子时,绿子的头型作了修饰,还带上洗用具打算到渡边处过夜,哪知渡边不仅对她的头型没有在意,连个客气地邀请都不给,阳光靓丽的女孩恋爱了,终于生气了,硬生生地把渡边凉了两个月。

再次见到时,这时绿子的头发更长了一些,渡边这时称赞一番“恰到好处,肯定是头形好的缘故,耳朵也显得好看”,又说“我是喜欢你现在这样”。绿子很少听到这样称赞,大感甜蜜,同时也是如释重负。如果说,渡边对质子千辛万苦进行救赎,而没能制止质子离他而去,然绿子以她的方式,对渡边的救赎则是成功的。同时,她也得到了真爱“没完没了地对你指手画脚。又是叫你听我信口开河,又是找你出来,拉着你团团转。不过,能允许我这样做的人只有你一个”。


  
            5、《挪威的森林》全书浓浓的荷尔蒙的气息

 

图片5.png


《挪威的森林》有一大特色,全书弥漫着浓浓的荷尔蒙气息,荷尔蒙的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就是青春的气息,如果没有这种气息,那还算是什么青春骚动呢。作品开篇,写渡边入学,大大方方提及了“敢死队”同学的手淫问题。本来渡边每周都待着看书,偶遇质子后,同学们知道他去约会,回来时拿他打趣,问他的恋人内裤的颜色,乳房大不大之间问题。

认识永泽后,他被带到各种酒吧去,见识各种女孩,喝酒、聊天、上床、分别,周而复始,重复往返。在质子20岁生日那天,渡边终于与她有了实质性的关系,渡边惊讶地发现,质子是个处女,后来他了解到,质子的身体一直无法打开,这是身体和精神两重描写。即使是生活单调,循规蹈矩的“敢死队”也向他请教,怎样与女生打交道,他像一只迟结的青涩之果,自然而然要展示青春的风姿。渡边与绿子的交往,整个语境,充满了对异性的好奇,和对性的幻想和渴望,集中反映在阳光女孩身边,更能将灵与肉完美结合,提升到美学高度。

渡边去了极具象征意味深山之中的阿美寮,初见玲子,玲子的话题由“性”展开。当玲子给渡边和质子制造一个单独的机会,回来先发问质子,干那事没有,回答是否定的,便盘问渡边,渡边矢口否认,便大叫扫兴。由此谈及永泽,便涉及渡边的性体验,渡边老实回答,只遇到七八位。谈到这些,就像日常生活穿衣吃饭一样的自然,没有半点忸怩和不自然。渡边与质子在阿美寮几次性接触,则是给人一种纯净的美感。

年轻人游历于风月场中,在成年人看来,这是生命必须有的养料,是一个青春期应该经历的,村上春树坦荡而轻松展现在读者面前,就是告诉大家这是人性中一种正常的行为。那些行为在表面上是放纵的,但年轻人有自己的行为标准,一旦他们确立了恋人或朋友关系,就有了边界。绿子与她的“中意人”分手,才愿意投入渡边的怀抱,渡边因为质子而心烦意乱,认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他们克制自己并不深入接触。渡边与初美相处,作为朋友即使是相处于闺中,两情相悦,亦不会欺骗暗室。

我在三读《挪威的森林》时,随手记下了这样感叹:

《挪威森林》最了不起之处,就是写人性,不附着其他的东西,比如中国人一写到性,就与淫乱有关。春树写了一种青春的骚动和救赎。人性在青春期,对异性的一种热情探索,尽管受了传统的约束,依然是无法抑制青春期的绽放。

通过《挪威的森林》,写足人性,不仅深刻还能共情,比如现在本人拜读,书中的许多人物皆一一与年轻时代朋友作出对应,尽管我们处的环境完全不同,心意相通。中国文学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因为附着太多的东西,使纯粹的性,变得扭曲变形,甚至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我想到百万巨著的《金瓶梅》一直被标示为淫乱之作,几百年来反复被禁,关于性的描写,其实只有区区万余字。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样是汉文化圈中的一员,因为他们所处在四面环海中,那种张扬之态,和开阔的胸襟,让这样民族,不会着眼于人类那种正常的生理行为,限制它并把性混同于洪水猛兽一样。

村上春树对于性的描写是纯净的,与青春相关联,更是提升了美学高度。

谈及这部经典之作,行云流水娓娓道来,让人读来赏心悦目,文笔更是十分优美,比喻形象生动,更让人美不胜收。以“我”来讲述,小说大的布局,完全以倒叙的方式,表面看来显得有点平铺直叙,其实是精心构造,以“我”渡边君和质子、绿子、玲子为主线,贯穿始终;与之相应的则是永泽、初美为辅线,相辅相成;而木月之死,就像一条暗线,笼罩于全篇之中,左右全局。小的结构,是倒叙中的倒叙,比如像木月的自杀,质子的自杀,就是这样设置一个巧妙的悬念,让读者迫不及待要去了解。

小说着笔都市的喧闹,在不露声色之中,把读者带入了原始森林的阿美寮,这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性地点,它的美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上,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宁静与远离尘嚣的特质。小说中描述阿美寮位于深山之中,需要乘坐公共汽车翻越几座山头,行至不能再前行的地方后,再步行二十几分钟才能到达。这种一静一动的写法,展示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为了加强阿美寮的凄婉和神秘,成为女主角最终走向生命终点之处。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阿美寮在小说中成为一个既美丽又令人心痛的地方。

即使作者在描写都市的喧闹中,也是流动性的,对酒吧、校宿、大巴站以及校园中升旗、长椅上读者,雨中的天台行走,呢拥吻的恋人,让人物于多视角多场景的活动,显得丰富多彩。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紫荆山下月牙湖畔

 


浏览(211)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