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泽的巫蛊之术 冯知明(作家)
(云梦古泽是个巫蛊盛行之地)
讲到巫蛊之术,湘西最为有名,特别是它种的毒蛊,以百十种毒虫放在一个罐子里,互相撕咬以此种成,是小说家们津津有味极力表现的话题。而我了解的云梦泽地区,则以武技为前提的射偶人,以及发飞镖见长来表达蛊的凶残,这是不是可称武蛊,不得而知。云梦泽种蛊似乎更具有独特性,并形象地称之为“喂蛊”,比之种蛊更要凶狠。
当代人常把巫与蛊之事联系在一起,也许因为它们都具备某种可害人可救人的异能,且手段同样诡秘,让人恐惧,加上人们能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产生强大的心理暗示,自然深信不疑。因为这些共性,便使得人们把巫蛊之事混淆起来。
其实,在云梦泽地区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我们谈谈巫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神灵附体,人体只是作为一个载体,就像《云梦泽》作者冯知明先生的外婆,那位云梦泽各种神灵代表人物兰巫婆。本来她是一个年轻船妇,因为有一次在上天门在鱼汛河行船时,看到船尾上有个物件一沉一浮,她捞将起来,是个木雕的菩萨。外婆擦拭干后,把菩萨供在中舱,点炷香,祈祷保佑之意,然而这个落难的菩萨随即附体了。这件事并不是外婆告诉他的,是冯知明祖母讲起往事提及的。云梦泽地区还有“锵菩萨”的习俗。在正月十五这一日,通过仪式,引诱神灵附体。通常来说,这个巫者人体在执行神的旨意时,是浑然不觉的,见过跳大神的皆知道,一旦神灵从身体上抽身离开,附体之人是不了解她(他)刚才的行为,连讲了什么话,皆一概不知。幸好巫者配有二神,建立了人神通道。
那些拥有蛊术之人,却是以人为主导的,属于一种“术”的范围,所谓术,就是这些种蛊害人的手艺,是要有师承,必须要传授的。但这类拥有蛊术者,与一般手艺人完全不同,属于旁门左道。他们虽身怀绝技,却多是一些不幸之人所拥有,比如残疾人和孤寡者。种蛊之人,如果掌控不好,会有反噬之力。据说不管是何方高能种蛊之人,十之八九会被反噬,甚至会波及残害自己最亲近之人,这就是蛊术不可预测之能了。因为有这些原因,想要去学种蛊,是冒着大风险的,不是生存环境恶劣,或者有大仇须报,多数人对此会望而却步。
我们民间有三百六十行手艺,每行手艺找师傅学,都要给师傅奉上学资,还要端茶送水倒尿罐的。但学种蛊之人,不仅不需要送礼,师傅还要倒贴。师傅一旦传授给了弟子,她(他)将不再受反噬之苦,自身获得一种解脱,他所以要感谢接受学蛊的弟子,这就是个中原因。
还有一点不同处,神灵附体的巫者,男性为神汉,女性则为巫婆;而种蛊之人,则多为女性,种蛊的男性除小说可以这样写外,民间鲜少有这种事例。冯知明家乡有这样的俗语:“十个麻子九个怪,还有一个喂蛊坏。”
(巫属于神灵附体,而喂蛊则多是人为因素)
种蛊之术,在湘西最为著名,传播也广,其实云梦泽的腹地,如冯知明的故乡这类种蛊之术也有不少。云梦泽之所以影响不如湘西大,主要是这个古泽在“改天换地”时变成了江汉平原。
幼年时,有一次冯知明从“灰堂”中发现一个咒蛊。这个灰堂主要是每家每户烧过的草木灰集中倒在房前屋后的一个挖好的坑里。这个灰堂里有个插满花线针的泥人。至今他还记得这个泥人的样子,那个泥人身子平扁,密密麻麻插满了花线针,每个针鼻孔上还系着花线,意为纠缠不休。其中泥人胸口处还插有一根纳鞋底的大针。他拿了回来,以某种捡了财宝的姿态交给祖母,哪知他的祖母见了,像见到鬼一样的恐惧和惊讶。先让他赶快扔掉,再让他送回原处,待祖母镇静下来,还是与他一同送回原处。祖孙俩站在灰堂边,祖母踌躇一会儿,下定决心走向灰堂的这家人,把女主叫出来,对她嘀咕一番,女主人大惊失色,当即哭泣起来。原来,这大半年,她浑身疼痛难忍,且胸口疼得厉害,每每疼痛起来,像针扎一样痛,吃了几十副中药不见好转。原来是被人喂了蛊。据祖母事后告知他,这个泥人上至少扎了108口针,喂蛊之人,每扎一针下去,会念一句咒,是相同的咒语,还是每句咒语不同,可以连串起来,至今冯知明不得而知。这个蛊被冯知明发现,就是勘破了,或者蛊毒会转至冯知明身上,让他身心继续受损。但他有个法术强大的外婆,有这个底份,应该是没有大碍的。怎样制止这个蛊毒继续发作,两种办法,一是拿上一个砧板和刀,围着整个湾台叫骂,让种蛊之人不得好死,这样也许可以出上一口气,弄不好喂蛊之人与受蛊之人同归于尽。第二种办法,赶快去求冯知明外婆兰巫婆来化解,他架子再大,这是他的外孙,自己的血肉不能不救。于是受蛊之家,荡一条船走水路请来外婆。外婆听了,伸出五个手指掐了掐,冯知明听婆说道:“再晚几日眼,蛊入脑髓就冇得法。”只是拿了一块顶头上的红布,携带自己的桃木宝剑便一同来到女儿家。外婆是怎样化解的,是否找到了喂蛊之人并有过交锋,那时尚年幼的冯知明全然忘记后半截外婆出场的片段。倒是他记得,这户受害者,给他蒸了一碗鸡蛋,以对他表达感谢之意。
(捏一个泥人,插上108口花线针,念上咒语,是害人致死的咒蛊)
云梦泽腹地有一个特殊的种蛊对象,受害者并不是人类,而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这种情况估计只为云梦泽地区所独有。在冯知明创作的46万字长篇小说《云梦泽》,海外书名《生命中的他乡》中,有过这方面详细讲述。小说中的主人翁李如寄,幼年得宠于祖母三娘,也就是云梦泽地区骑龙人的江洋大盗,他那个著名的压寨夫人。年幼李如寄知道了他的祖父李屠户是个骑龙人,了解到这个地龙是被兰巫婆喂过蛊。对龙施蛊后,龙被管束,服帖地成为江洋大盗的坐骑。尽管这是匪夷所思之事,世间万物毕竟是一物降一物,降服如此神龙,只有云梦泽有大巫才能做到。
幼年时,李如寄不知怎么了解到自己的祖父是个骑龙人,他的少年心性勃发,也想拥有这样一个坐骑。他缠着三娘,要她告诉喂蛊方法。他抓了一条赤链蛇,云梦泽地区俗称火三更。他了解对蛇喂蛊有一个前提,便是要引发喂蛊者的仇恨,赤练蛇是卵生的,常会生出串在一起的十几枚雪白蛋。是蛇一枚枚生出来后,是不是让蛋与蛋之间粘连起来不得而知。李如寄除了留下一枚蛋外,将其余的蛋砸碎,这样自然会使这枚余蛋仇视。还有一点,既要用仇家的血来饲养它,这个李如寄也有办法,便用针刺破指尖,挤出血来喂它。怎样对它喂蛊呢?三娘实在无法知道,她当年没有参与这事,或者她本身对种蛊也没兴趣,就是说养龙喂蛊的咒语是什么,流程又是什么,三娘是不得而知的。这不得不使李如寄半途而废,他的骑龙人的理想种子因此破灭了。随着年龄的渐长,和唯物主义的教育,他对这一套东西已经不感兴趣了。
总之,现在想到云梦泽对龙喂蛊之事,确也惊世骇俗了。从某种程度判断,这也是云梦泽人征服自然的一种念想吧。
(云梦泽地区特有的种蛊之法,就是对龙施蛊,让它成为坐骑)
云梦泽还有一个“借壳还魂”之法,是跳大神的巫者所为,这是不是属于喂蛊的范畴,冯知明不得而知。他在长篇小说《四十岁的一对指甲》,做过详细的描写。主人翁焰是男主敏的恋人,她是个绝色美人,然而焰的命运多舛,在她遭遇车祸而亡之时,幸有一位寻访桃木雄剑的大巫用一只巫袋收了她的魂魄。回到主人翁敏外婆的巫宅,两个大巫商议,以敏回城需要一个保姆的名义,从生育大户家中购一位女孩,为焰借壳还魂。是夜,两个大巫用法术将敏迷昏,生生从女孩身体里剥离了她的魂魄,将焰的魂魄放出借壳。敏自然不了解两个大巫作恶的过程,当敏见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乡村小女孩时,她身体上下粘满了固魂的佛符。借壳还魂,从古至今有太多这样的案例,多是一个将死之人,在魂魄消散时,另一个东游西荡的魂魄入驻了。但,这两个大巫联合行动,为的并不只是借壳还魂,而是生生地剥离原魂,让另一个魂魄强占这个躯壳,这实在是太过邪恶,这恐怕连种蛊之人也难以做到,只有大巫联手才能实现。种蛊之人大多邪恶,它是否属于喂蛊的范畴,实在无法判定。巫的行为多为神灵附体所为,两巫如此,好像又不是神所为,更像是恶人恶行,我们认为这实质是喂蛊的一种方式。
湘西这个地区巫蛊之术盛行,它与云梦泽地区神秘传统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吗?虽然无法作出判断,但我们可以引入旁证,作一些求证,比如云梦泽与湘西直线距离并不遥远,两地方言皆为西南官话。有一次,就冯知明《云梦泽》以方言来写作,与来自湘西腹地的一文博士作过讨论。他来自湘西,从大山里走出来,在武汉上大学并参加工作,后下海经商,在京城立足,曾创办23家公司。商场如瞬息万变的战场,洞悉人生,大量阅读中外经典,立志写一部关于故乡的鸿篇巨著,这两位虽然不是研究语言的专家,但对于创作以什么语言风格,皆有过深入思考。两人一起列举一些共同生僻方言,比如打平伙,就是一起会餐;惯肆了,就是溺爱;熨帖,就是做得很完善;像个苕,就是傻瓜;冇得,就是没有了,等等,不胜枚举。语言如此接近,说明在文化上自然地相通的。关于蛊惑,从祖父辈那一代到冯知明一文博士生活这样的岁月中,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蛊的痕迹。比如对一个仇视之人下手,每天咒他三十六次,三天后这个人身体将产生不适之感,这是日常生活中的咒蛊,常人无师自通,虽可害人,但不至于让对方丧命。还有,把仇人的衣物,如弄到他的头发和指甲更会灵验,再画一个人像,写上此人的名字,一并压在石头和磨盘下,对准啐上几口,诅咒几句,使此人夜晚睡觉有重物压迫之感。
(种蛊不止是针对人类,对其它生物如龙虎也有抑制作用)
蛊有多种形式,上文讲的李如寄以刺破手指喂蛊火三更,属于血蛊范围,而那个用花线针刺泥人,则是诅咒之蛊。还有情爱蛊,如果小伙子或姑娘看上心爱之人而不得,便可以施蛊,让其死心塌地跟定自己。总之,蛊分门别类,种类繁多,随着时代变迁,已经少有人记得这些了。
我们相信一个多水之地,对龙这种生物施蛊是一个水泽文化的需要,而湘西多山,对豺狼虎豹种蛊也可以从这里中找到案例吧。
关于巫蛊之术,随着现代文明兴起,它们已经成为历史的故纸堆,现在偶尔有人作为讲古的谈资而已吧。
2024年5月11日 南京紫荆山簏下
冯知明 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发表了《扭曲与挣扎》(长篇小说)、《百湖沧桑》(长篇小说)、《四十岁的一对指甲》(长篇小说)、《云梦泽》(长篇小说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长篇小说海外版)、《楚国往事》(历史随笔)、《楚国八百年》(大陆简体版、海外繁体版)等作品,另有一套三卷《冯知明作品集》——《灵魂的家园》《对生活发言》《鸟有九灵》,台湾版散文集《童婚》,任3D动画片《武当虹少年》1、2季(52集)总编剧。其各类作品共计500多万字。
作为资深出版人,几十年来曾参与过经典名作、通俗文学、武侠、故事、网络文学等多种文本的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