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运约柜入圣殿>
<所罗门运约柜入圣殿>
读经【王上8: 1-66】【那时,所罗门将以色列的长老和各支派的首领,并以色列的族长,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在列王纪上第八章中记载了,当圣殿所有的工作都完成后,所罗门就将以色列所有的领袖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并在约柜前献牛羊为祭,然后祭司将耶和华的约柜抬进圣殿的至圣所里;之后所罗门为以色列会众祝福,以及所罗门的祷告;最后所罗门行奉献圣殿之礼。本章首先说到:【那时,所罗门将以色列的长老和各支派的首领,并以色列的族长,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以他念月,就是七月,在节前,以色列人都聚集到所罗门王那里。以色列长老来到,祭司便抬起约柜,祭司和利未人将耶和华的约柜运上来,又将会幕和会幕的一切圣器具都带上来。所罗门王和聚集到他那里的以色列全会众,一同在约柜前献牛羊为祭,多得不可胜数。】“那时,所罗门将以色列的长老和各支派的首领,并以色列的族长,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以他念月,就是七月,在节前,以色列人都聚集到所罗门王那里”。当圣殿所有工作都竣工之后,所罗门将以色列所有的领袖都招聚到耶路撒冷。圣殿是在所罗门在位第十一年的“布勒月”,就是八月完工的。而现在所罗门要运送约柜的时间,是“以他代月”,也就是七月。可见这当中至少隔了十一个月!所罗门之所以会选这个时间来运送约柜,很可能是在以色列人的“住棚节”。摩西五经里说过,“住棚节”是在每年七月的时候。每一个以色列人这个时候都会到耶路撒冷来过节的。那么在这个时候运送约柜,肯定会盛况空前。所以所罗门召集以色列的长老和各支派的首领、族长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之后他们就用“多得不可胜数”的祭牲献祭,这是爱神,敬畏神,尊崇神的表现,也是要向神献上感恩,以及表示无比的喜乐。【祭司将耶和华的约柜抬进内殿,就是至圣所,放在两个基路伯的翅膀底下。基路伯张着翅膀在约柜之上,遮掩约柜和抬柜的杠。这杠甚长,杠头在内殿前的圣所可以看见,在殿外却不能看见,直到如今还在那里。约柜里惟有两块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耶和华与他们立约的时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除此以外,并无别物。】“祭司将耶和华的约柜抬进内殿,就是至圣所,放在两个基路伯的翅膀底下”。献祭后祭司把约柜抬到至圣所,放在二基路伯的翅膀下。“直到如今还在那里”,说明这些经文的原始记录是在尼布甲尼撒摧毁圣殿之前写的。本书编撰完成时,圣殿已经被毁,约柜也失踪了。在旷野的会幕里,约柜里【有盛吗哪的金罐和亚伦发过芽的杖并两块约版】(来9:4)。现在约柜里只剩下记着十诫的石版,“除此以外,并无别物”。可能盛吗哪的金罐和亚伦发过芽的杖在被非利士人掳去时丢失了(撒上4:11)。但约柜里面这两块石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神和以色列人立约的证据。只要以色列人履行神写在石板上的那些诫命,神就作他们的神,他们就是神的子民了。以色列人如果不遵守神的诫命,那么这两块石板和这个约柜,对他们来说,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成了他们背约的证据!因此圣殿再雄伟、再美丽,如果没有约柜、没有约柜里的石板、没有履行神诫命的人,圣殿就没有价值。人外表再热心、再追求,如果不听从神和神的话,这个人也就没有神的同在了。
【祭司从圣所出来的时候,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那时所罗门说:耶和华曾说,祂必住在幽暗之处。我已经建造殿宇作祢的居所,为祢永远的住处。】“祭司从圣所出来的时候,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当祭司将约柜抬进至圣所出来后,就“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这是神用人可以看见的景象,向百姓显明祂对圣殿的悦纳。因此使圣殿满有荣光的是神,而不是建筑物。圣殿不管如何高大辉煌,如果神不住在里头,这殿只不过是建筑物。同样教会不管多么兴旺热闹,如果没有基督,这教会只不过是人的团体。更危险的是,没有神的圣殿、没有基督的教会,还给人带来虚假的安全感,让人在自欺欺人中不知不觉地灭亡。“那时所罗门说:‘耶和华曾说,祂必住在幽暗之处”。因神并不住在受造物中,因为祂创造了万物,却不受万物限制。“幽暗之处”是比喻神的住处隐秘、崇高。“我已经建造殿宇作你的居所,为你永远的住处”。“为祢永远的住处”,是指圣殿可以成为约柜永久的居所,也是盼望神与百姓永远同在。【王转脸为以色列会众祝福,以色列会众就都站立。所罗门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亲口向我父大卫所应许的,也亲手成就了。祂说:'自从我领我民以色列出埃及以来,我未曾在以色列各支派中选择一城建造殿宇为我名的居所,但拣选大卫治理我民以色列。'所罗门说:'我父大卫曾立意,要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建殿。耶和华却对我父大卫说:'你立意为我的名建殿,这意思甚好。只是你不可建殿,惟你所生的儿子必为我名建殿。'现在耶和华成就了祂所应许的话,使我接续我父大卫坐以色列的国位,又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我也在其中为约柜预备一处。约柜内有耶和华的约,就是祂领我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王转脸为以色列会众祝福,以色列会众就都站立。所罗门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亲口向我父大卫所应许的,也亲手成就了”。在所罗门为百姓的祝福中,他首先赞美神:“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神”,因为圣殿的建成是神“亲口向大卫所应许的,也亲手成就了”。然而这时所罗门虽然承认建造圣殿是“耶和华成就了祂所应许的话”,但也说“我…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我也在其中为约柜预备一处”。他在事奉大有成就的同时,心里的“我”也渐渐增长。人只要有一点点以为“我”能为神做什么,很快这个“我”就会开始为“别神”(11:10)做什么。所罗门的“我”不但现在为神建造圣殿,以后也【为摩押可憎的神基抹和亚扪人可憎的神摩洛,在耶路撒冷对面的山上建筑邱坛】(11:7)。因此凡是出于“我”的事奉,神一概看不上。虽然所罗门此时还能提醒百姓“约柜内有耶和华的约,就是祂领我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但很快他自己就不知道“耶和华的约”为何物,以致【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的】(11:10)。
【所罗门当着以色列会众,站在耶和华的坛前,向天举手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没有神可比祢的!祢向那尽心行在祢面前的仆人守约施慈爱;向祢仆人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现在应验了。祢亲口应许,亲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样。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祢所应许你仆人我父大卫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在我面前行事像你所行的一样,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现在求祢应验这话。以色列的神啊,求祢成就向祢仆人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
“所罗门当着以色列会众,站在耶和华的坛前,向天举手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没有神可比祢的!”这是所罗门跪着为百姓的祷告,他的祷告也是以感谢和赞美神作为开始。他赞美神是无可比拟的:“天上地下没有神可比祢的!”神是守约的神,神是履行祂与大卫所立的约,神的临在和超越在这祷告中不断出现。赞美结束后,所罗门说“现在求祢应验这话”,是求神继续应验“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的应许。【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祢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惟求耶和华我的神垂顾仆人的祷告祈求,俯听仆人今日在祢面前的祈祷呼吁。愿祢昼夜看顾这殿,就是祢应许立为祢名的居所;求祢垂听仆人向此处祷告的话。祢仆人和祢民以色列向此处祈祷的时候,求祢在天上祢的居所垂听,垂听而赦免。】“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祢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这就是所罗门对神的认识:神是无所不在的!这显出所罗门晓得:神不能,也不会被限制在人所造的建筑物里面。世界的建筑物再宏伟壮丽,再金碧辉煌,都容不下我们至大的神。因此他为着神竟然垂听他的祷告而感谢神。人若回转归向神,神一定会“垂听而赦免”,因为【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祢必不轻看】(诗51:17);人若只是把祷告当作宗教形式,就成了自欺欺人,因为【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
【人若得罪邻舍,有人叫他起誓,他来到这殿在祢的坛前起誓,求祢在天上垂听,判断祢的仆人:定恶人有罪,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定义人有理,照他的义赏赐他。】神早已指示:百姓中若有难断的案件,【你就当起来,往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去见祭司利未人,并当时的审判官,求问他们,他们必将判语指示你。】(申17:8-9)而大祭司处理疑难案件的方法,可能是让当事人在祭坛前起誓,然后用乌陵土明、让神来决定。因此所罗门的第一个祈求,是表明君王和百姓都愿接受神的审判权柄,好让公义彰显在应许之地。因为神【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神,又公义,又正直。】(申32:4)【祢的民以色列若得罪祢,败在仇敌面前,又归向祢,承认祢的名,在这殿里祈求祷告,求祢在天上垂听,赦免祢民以色列的罪,使他们归回祢赐给他们列祖之地。】神早已宣告:百姓若违反诫命,【耶和华必使你败在仇敌面前,你从一条路去攻击他们,必从七条路逃跑。你必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申28:25)因此所罗门的第二个祈求,是若百姓因得罪神而战败,求神赦免在失败中悔改的百姓,“使他们归回祢赐给他们列祖之地”,就是对他们施怜悯和恩典。【祢的民因得罪祢,祢惩罚他们,使天闭塞不下雨;他们若向此处祷告,承认祢的名,离开他们的罪,求祢在天上垂听,赦免祢仆人以色列民的罪,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且降雨在祢的地,就是祢赐给你民为业之地。】神早已宣告:百姓若事奉敬拜别神,【耶和华的怒气向你们发作,就使天闭塞不下雨,地也不出产,使你们在耶和华所赐给你们的美地上速速灭亡。】(申11:17)因此所罗门王的第三个祈求是,若百姓【偏离正路,去事奉敬拜别神】(申11:16),求神赦免在管教中悔改的百姓,好“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重新降下时雨。【国中若有饥荒、瘟疫、旱风、霉烂、蝗虫、蚂蚱,或有仇敌犯境围困城邑,无论遭遇什么灾祸疾病,祢的民以色列,或是众人,或是一人,自觉有罪(原文是灾),向这殿举手,无论祈求什么,祷告什么,求祢在天上祢的居所垂听赦免。祢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惟有祢知道世人的心),使他们在祢赐给我们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祢。】神早已宣告:百姓若行恶离弃神,【耶和华要用痨病、热病、火症、疟疾、刀剑、旱风、霉烂攻击你。这都要追赶你,直到你灭亡。】(申28:22)因此所罗门的第四个祈求,是若百姓不遵行律法,求神赦免在管教中悔改的百姓,好让他们一生一世敬畏神。因为【在祢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祢。】(诗130:4)“自觉有罪”,意思是“知道这灾是神的惩罚”,因为这里所列的“灾祸疾病”都是申命记中所记载的背约咒诅(申28:22-42)。人经历了这些灾难,就知道自己已经得罪了神,所以神保护的手已经收回了。
【论到不属祢民以色列的外邦人,为祢名从远方而来,(他们听人论说祢的大名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向这殿祷告,求祢在天上祢的居所垂听,照着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万民都认识祢的名,敬畏祢像祢的民以色列一样;又使他们知道我建造的这殿是称为祢名下的。】神早已宣告:【若有外人和你们同居,或有人世世代代住在你们中间,愿意将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你们怎样办理,他也要照样办理】(民15:14),显明神的恩典不仅给以色列人,也要给凡愿意认识祂的人。因此所罗门的第五个祈求是,求神让外邦人能敬畏祂、认识祂的名,【好叫世界得知祢的道路,万国得知祢的救恩。】(诗67:2)因为【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徒11:18)【祢的民若奉祢的差遣,无论往何处去与仇敌争战,向耶和华所选择的城与我为祢名所建造的殿祷告,求祢在天上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使他们得胜。】神早已宣告:百姓若谨守遵行神的律法,神必然会赐下得胜:【你们要追赶仇敌,他们必倒在你们刀下。你们五个人要追赶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赶一万人;仇敌必倒在你们刀下。】(利26:7-8)因此所罗门的第六个祈求,是求神向奉神的名争战的百姓赐下得胜,【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撒上17:47)【祢的民若得罪祢(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祢向他们发怒,将他们交给仇敌掳到仇敌之地,或远或近,他们若在掳到之地想起罪来,回心转意,恳求祢说:‘我们有罪了,我们悖逆了,我们作恶了’;他们若在掳到之地尽心尽性归服祢,又向自己的地,就是祢赐给他们列祖之地和祢所选择的城,并我为祢名所建造的殿祷告,求祢在天上祢的居所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为他们伸冤;饶恕得罪祢的民,赦免他们的一切过犯,使他们在掳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因为他们是祢的子民,祢的产业,是祢从埃及领出来脱离铁炉的。】神早已宣告:百姓若不肯遵行诫命,屡教不改,【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从地这边到地那边,你必在那里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认识、木头石头的神。】(申28:64)因此所罗门的第七个祈求是,求神赦免悔改的被掳百姓,使他们在被掳之地蒙怜恤。因为神曾经应许:【你和你的子孙若尽心尽性归向耶和华你的神,照着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听从祂的话;那时,耶和华你的神必怜恤你。】(申30:2-3)所罗门求神赦免的根据是神的应许:“因为他们是祢的子民,祢的产业,是祢从埃及领出来脱离铁炉的”。第七个祷告是对被掳巴比伦的百姓所发出的恩言。本书最后编撰完成的时候,北国以色列已经被掳亚述,南国犹大已经被掳巴比伦。当被掳的百姓重温三百多年前所罗门的献殿祷告,【必心里追念祝福的话】(申30:1),回转求神赦免施恩。所罗门没有奢求神让悖逆的百姓从被掳之地归回,只求“使他们在掳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但神不但把不配的百姓“从埃及领出来脱离铁炉”,也照样要把不配的百姓从巴比伦带回。因为神对悔改百姓的应许是:【你被赶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华你的神也必从那里将你招聚回来。】(申30:4)
【愿祢的眼目看顾仆人,听祢民以色列的祈求,无论何时向祢祈求,愿祢垂听。主耶和华啊,祢将他们从地上的万民中分别出来作祢的产业,是照祢领我们列祖出埃及的时候,借祢仆人摩西所应许的话。‘】当所罗门的祷告结束后,随即求神“愿祢看顾仆人,听祢民以色列的祈求,无论何时向祢祈求,愿祢垂听”,所罗门之所以能这样求神,不是因为自己建造了圣殿,也不是因为百姓的公义,而是因为神照着自己的应许和怜悯,“将他们从地上的万民中分别出来”作自己的产业。在所罗门的七个祈求里,没有一个是求神赐福,因为他知道神的百姓最重要的不是求神赐福,而是认罪悔改,求神除去阻挡自己蒙福的因素。【所罗门在耶和华的坛前屈膝跪着,向天举手,在耶和华面前祷告祈求已毕,就起来,站着,大声为以色列全会众祝福,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祂照着一切所应许的赐平安给祂的民以色列人,凡借祂仆人摩西应许赐福的话,一句都没有落空。愿耶和华我们的神与我们同在,像与我们列祖同在一样,不撇下我们,不丢弃我们,使我们的心归向祂,遵行祂的道,谨守祂吩咐我们列祖的诫命、律例、典章。我在耶和华面前祈求的这些话,愿耶和华我们的神昼夜垂念,每日为祂仆人与祂民以色列伸冤,使地上的万民都知道惟独耶和华是神,并无别神。所以你们当向耶和华我们的神存诚实的心,遵行祂的律例,谨守祂的诫命,至终如今日一样。‘】“所罗门在耶和华的坛前屈膝跪着,向天举手,在耶和华面前祷告祈求已毕,就起来,站着,大声为以色列全会众祝福”,所罗门以君王的身份先为他的百姓向神祈求,然后又把神的祝福带给他的百姓。在所罗门为百姓祝福以前,他先赞美神的信实:“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祂照着一切所应许的赐平安给祂的民以色列人,凡借祂仆人摩西应许赐福的话,一句都没有落空”。所以所罗门为以色列全会众的祝福是:“愿耶和华我们的神与我们同在,像与我们列祖同在一样,不撇下我们,不丢弃我们,使我们的心归向祂,遵行祂的道,谨守祂吩咐我们列祖的诫命、律例、典章”。可见所罗门求神和以色列人同在的目的,是为了以色列人能够顺服神,遵行神的话。这说明所罗门能够看清楚神所命定的蒙福之道!所罗门又一次求神垂听他们的祷告,但百姓生活的目的是为了见证神,【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19:6)。因此求神“昼夜垂念”百姓的祷告,并不是要帮他们解决问题,而是为了【使地上的万民都知道惟独耶和华是神,并无别神”。
【王和以色列众民一同在耶和华面前献祭。所罗门向耶和华献平安祭,用牛二万二千,羊十二万。这样,王和以色列众民为耶和华的殿行奉献之礼。当日,王因耶和华殿前的铜坛太小,容不下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便将耶和华殿前院子当中分别为圣,在那里献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那时,所罗门和以色列众人,就是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为大会,在耶和华我们的神面前守节七日又七日,共十四日。】“王和以色列众民一同在耶和华面前献祭”。所罗门为以色列百姓祝福后,就用献祭来敬拜神。而所罗门共“牛二万二千,羊十二万。这样,王和以色列众民为耶和华的殿行奉献之礼”。所罗门献上“牛二万二千,羊十二万”,是因为参加献殿礼的人很多,“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为大会”,并且守节“共十四日”。所罗门献上的是“平安祭”,但祭坛上却要烧“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因为“平安祭”要和“燔祭、素祭”同献(利3:5)。【第八日,王遣散众民;他们都为王祝福。因见耶和华向祂仆人大卫和祂民以色列所施的一切恩惠,就都心中喜乐,各归各家去了。】这说明所罗门在献殿礼上发表了这么属灵的祷告和祝福,获得百姓的拥戴,这样以色列的百姓才“心中喜乐”,“为王祝福”。而所罗门在献殿礼上发表的祷告,也让我们看到,所罗门懂得神与百姓和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神才会垂听他们的祷告。罗马书5: 11说: 【不但如此,我们既借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借着他以神为乐。】可见今天基督为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让我们能够与神和好,进而以神为乐。因此所罗门在献殿时所祈求的,基督已经为我们完成,神今日不再因着圣殿而是因着基督垂听我们的祷告。但愿我们今天都要了解和明白这个真理,并要天天过着以神为乐的生活,珍惜祷告的恩典,这样我们才不辜负基督耶稣舍命的宝贵救恩!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