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步思

注册日期:2015-09-19
访问总量:348574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王上8: 1-66>


发表时间:+-

【王上8: 1-66】【那时,所罗门将以色列的长老和各支派的首领,并以色列的族长,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在列王纪上第八章中记载了,当建造圣殿的工程完工后,所罗门将以色列所有领袖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并在约柜前献牛羊为祭,然后祭司将耶和华的约柜抬进圣殿的至圣所里面;之后所罗门为以色列会众祝福、作献殿的祷告、再给会众祝福;最后所罗门向耶和华献平安祭,就是王和以色列众民为耶和华的殿行奉献之礼。本章首先说到:【那时,所罗门将以色列的长老和各支派的首领,并以色列的族长,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以他念月,就是七月,在节前,以色列人都聚集到所罗门王那里。以色列长老来到,祭司便抬起约柜,祭司和利未人将耶和华的约柜运上来,又将会幕和会幕的一切圣器具都带上来。所罗门王和聚集到他那里的以色列全会众,一同在约柜前献牛羊为祭,多得不可胜数。】“那时,所罗门将以色列的长老和各支派的首领,并以色列的族长,招聚到耶路撒冷”。“那时”是指完成建殿工程且完成制作一切圣殿的器具之后,就招聚以色列人的众首领来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约柜”就是摩西在西乃山所制造的法柜(出25;10-22)。“约柜”已经被大卫运入大卫城中的帐幕里(撒下6:16-18),现在约柜被运大卫城中的圣殿中,神的百姓就有了统一的敬拜中心。“以他念月,就是七月,在节前,以色列人都聚集到所罗门王那里”。“以他念月”,是所罗门时代以色列历法中的七月,相当于阳历九至十月。“节前”指七月十五的住棚节之前。圣殿在“八月”(6:38)完工,此处却说是在“七月”住棚节之前举行献殿礼,这个“七月”可能是第二年的七月。“以色列长老来到,祭司便抬起约柜,祭司和利未人将耶和华的约柜运上来,又将会幕和会幕的一切圣器具都带上来”。这些事奉神的“祭司和利未人”,都是大卫生前亲自安排好的(代上23:2-26:32)。所罗门王和聚集到他那里的以色列全会众,一同在约柜前献牛羊为祭,多得不可胜数”。在搬运约柜的过程中伴随着献祭,牛羊祭牲的数目”多得不可胜数”,表示感恩不尽。

【祭司将耶和华的约柜抬进内殿,就是至圣所,放在两个基路伯的翅膀底下。基路伯张着翅膀在约柜之上,遮掩约柜和抬柜的杠。这杠甚长,杠头在内殿前的圣所可以看见,在殿外却不能看见,直到如今还在那里。约柜里惟有两块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耶和华与他们立约的时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除此以外,并无别物。】“祭司将耶和华的约柜抬进内殿,就是至圣所,放在两个基路伯的翅膀底下”。当约柜放在“内殿,就是至圣所”之后,平时谁也不能进去,只容许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去(来9:7);“两个基路伯”是在约柜上面的施恩座上,是在建造圣殿时所特别制作的两个大基路伯(王上6:23-28)。“基路伯张着翅膀,在约柜之上,遮掩约柜和抬柜的杠”,两个新制作的基路伯相当庞大,张开的翅膀尖端从挨着内殿的一端墙壁到挨着另一段的墙壁(6:27),所以将约柜和抬柜的杠都遮盖了。“这杠甚长,杠头在内殿前的圣所可以看见,在殿外却不能看见,直到如今还在那里”。“圣所”就是外殿(6:17),内殿与外殿之间有门扇(6:21);“可以看见”可能指杠的长度直达门口处;“直到今日”是指这些经文的原始记录是在尼布甲尼撒摧毁圣殿之前写的。本书编撰完成时,圣殿已经被毁,约柜也失踪了。“约柜里惟有两块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耶和华与他们立约的时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何烈山”即西乃山,摩西在西乃山上领受神手写的两块石版(出34:29)。在旷野的会幕里,约柜里【有盛吗哪的金罐和亚伦发过芽的杖并两块约版】(来9:4),现在约柜里只剩下记着十诫的石版,“除此以外,并无别物”,可能盛吗哪的金罐和亚伦发过芽的杖在被非利士人掳去时丢失了(撒上4:11)。【祭司从圣所出来的时候,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那时所罗门说:耶和华曾说,祂必住在幽暗之处。我已经建造殿宇作祢的居所,为祢永远的住处。】“祭司从圣所出来的时候,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殿”。这是神用人可以看见的景象,向百姓显明祂对圣殿的悦纳。“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神临在所发出的荣耀光辉充满了整个圣殿,以致祭司无法在殿内站立供职。“那时所罗门说:‘耶和华曾说,祂必住在幽暗之处”。因神并不住在受造物中,因为祂创造了万物,却不受万物限制。“幽暗之处”是比喻神的住处隐秘、崇高。“我已经建造殿宇作你的居所,为你永远的住处”。“我已经建造殿宇作你的居所”,意思是巍峨的圣殿正是象征神的住处。“为祢永远的住处”,是指圣殿可以成为约柜永久的居所,也是盼望神与百姓永远同在。

【王转脸为以色列会众祝福,以色列会众就都站立。所罗门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亲口向我父大卫所应许的,也亲手成就了。祂说:’自从我领我民以色列出埃及以来,我未曾在以色列各支派中选择一城建造殿宇为我名的居所,但拣选大卫治理我民以色列。‘所罗门说:’我父大卫曾立意,要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建殿。耶和华却对我父大卫说:‘你立意为我的名建殿,这意思甚好。只是你不可建殿,惟你所生的儿子必为我名建殿。’现在耶和华成就了祂所应许的话,使我接续我父大卫坐以色列的国位,又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我也在其中为约柜预备一处。约柜内有耶和华的约,就是祂领我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王转脸为以色列会众祝福,以色列会众就都站立”,“祝福”就是为以色列人求神赐福。“所罗门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亲口向我父大卫所应许的,也亲手成就了”。指先知拿单所传达神的应许(撒下7:4-13),被视为神亲口直接的应许,所罗门建造的圣殿被视为神亲手直接促成的工作。“祂说:‘自从我领我民以色列出埃及以来,我未曾在以色列各支派中选择一城,建造殿宇为我名的居所,但拣选大卫治理我民以色列’”。“为我名的居所”,指圣殿的建造是为传扬神的大名。“所罗门说:‘我父大卫曾立意,要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建殿”。“立意”指在心里有此意念,并且立定志向要为“神的名建殿”。“耶和华却对我父大卫说:‘你立意为我的名建殿,这意思甚好”。是指大卫的立志蒙神悦纳。“只是你不可建殿,惟你所生的儿子必为我名建殿”。虽然大卫的心愿蒙神悦纳,但是神要让他的儿子来把他的心愿付诸实行。“现在耶和华成就了祂所应许的话,使我接续我父大卫坐以色列的国位”,现在神的应许已经成就。“又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神的应许还包括建殿。“我也在其中为约柜预备一处”,就是建造至圣所。“约柜内有耶和华的约,就是祂领我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这是说到约柜与以色列人的密切关系,以凸出建造至圣所的重要性。

【所罗门当着以色列会众,站在耶和华的坛前,向天举手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没有神可比祢的!祢向那尽心行在祢面前的仆人守约施慈爱;向祢仆人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现在应验了。祢亲口应许,亲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样。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祢所应许你仆人我父大卫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在我面前行事像你所行的一样,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现在求祢应验这话。以色列的神啊,求祢成就向祢仆人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所罗门当着以色列会众,站在耶和华的坛前,向天举手说”,“耶和华的坛前”就是在铜祭坛前,“向天举手”是祷告的姿态。“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没有神可比你的”,这是说神是独一的真神。“你向那尽心行在你面前的仆人守约施慈爱”,“那尽心行”就是以正直且完全的心行在神面前,信实公义的神必向祂的“仆人守约施慈爱”。“向你仆人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现在应验了;你亲口应许,亲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样。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所应许你仆人我父大卫的话说”,这是指大卫临终时对所罗门说的话(2:4)。“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在我面前行事像你所行的一样”,“若谨慎自己的行为”表明神成就祂的应许是有条件的;“像你所行的”是指像大卫那样敬畏神。“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现在求你应验这话”。“坐以色列的国位”是指王位的传承;“以色列的神啊,求你成就向你仆人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所罗门自信他已做到符合神的要求,就求神应验祂所应许的话。【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祢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惟求耶和华我的神垂顾仆人的祷告祈求,俯听仆人今日在祢面前的祈祷呼吁。愿祢昼夜看顾这殿,就是祢应许立为祢名的居所;求祢垂听仆人向此处祷告的话。祢仆人和祢民以色列向此处祈祷的时候,求祢在天上祢的居所垂听,垂听而赦免。】“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所罗门知道神是创造宇宙万有的真神,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作祂的居所,现在神竟然悦纳了这个圣殿。“惟求耶和华我的神垂顾仆人的祷告祈求,俯听仆人今日在你面前的祈祷呼吁”。因为神悦纳了这个圣殿,所罗门就求神顾念仆人为这殿的祈祷。“愿你昼夜看顾这殿,就是你应许立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听仆人向此处祷告的话”。就是求神垂听下面为圣殿祷告的话 。“你仆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处祈祷的时候,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垂听而赦免‘”。“垂听而赦免”就是垂听所求的事,赦免祈祷者所犯的过错。

【人若得罪邻舍,有人叫他起誓,他来到这殿在祢的坛前起誓,求祢在天上垂听,判断祢的仆人:定恶人有罪,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定义人有理,照他的义赏赐他。】“人若得罪邻舍,有人叫他起誓,他来到这殿在你的坛前起誓”,“得罪邻舍”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与邻舍发生冲突。“求你在天上垂听,判断你的仆人,定恶人有罪,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判断你的仆人”就是判断发生争执的双方;“恶人”指欺负对方的人。“义人”指无辜被欺负的人。所罗门的第一个祈求,是表明君王和百姓都愿接受神的审判,好让公义彰显在应许之地。【祢的民以色列若得罪祢,败在仇敌面前,又归向祢,承认祢的名,在这殿里祈求祷告,求祢在天上垂听,赦免祢民以色列的罪,使他们归回祢赐给他们列祖之地。】“你的民以色列若得罪你,败在仇敌面前”。以色列民在争战中被敌人击败,通常是由于他们悖逆神,被神惩治而遭击败。“又归向你,承认你的名,在这殿里祈求祷告”,“归向你,承认你”是指悔改认罪。“求你在天上垂听,赦免你民以色列的罪,使他们归回你赐给他们列祖之地”。“使他们归回”是指在他们被掳后归回。“列祖之地”即指迦南地。【祢的民因得罪祢,祢惩罚他们,使天闭塞不下雨;他们若向此处祷告,承认祢的名,离开他们的罪,求祢在天上垂听,赦免祢仆人以色列民的罪,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且降雨在祢的地,就是祢赐给你民为业之地。】“你的民因得罪你,你惩罚他们,使天闭塞不下雨”。以色列民若悖逆神,神就“使天闭塞不下雨”,这是导致干旱的原因。“他们若向此处祷告,承认你的名,离开他们的罪”,“离开他们的罪”是指不仅口里认罪,并且在行为上离开自己所犯的罪过。“求你在天上垂听,赦免你仆人以色列民的罪,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所罗门求神赦免在管教中悔改的百姓,好“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重新降下时雨。【国中若有饥荒、瘟疫、旱风、霉烂、蝗虫、蚂蚱,或有仇敌犯境围困城邑,无论遭遇什么灾祸疾病,祢的民以色列,或是众人,或是一人,自觉有罪(原文是灾),向这殿举手,无论祈求什么,祷告什么,求祢在天上祢的居所垂听赦免。祢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惟有祢知道世人的心),使他们在祢赐给我们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祢。】“国中若有饥荒、瘟疫、旱风、霉烂、蝗虫、蚂蚱”,“国中”指迦南地,这些天灾,往往出自神的惩罚。“旱风”指从沙漠吹来的炙热东风,“霉烂”指植物的病变。“或有仇敌犯境围困城邑,无论遭遇什么灾祸疾病”,“仇敌犯境”指人祸;“灾祸疾病”指天灾。“你的民以色列,或是众人,或是一人,自觉有罪”,“自觉有罪”就是知道这灾是神的惩罚。“向这殿举手,无论祈求什么,祷告什么,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赦免”,“赦免”是针对“自觉有罪”。“你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惟有你知道世人的心)”。因神“知道人心”,所以不仅根据人的祷告,也根据人祷告的动机。“使他们在你赐给我们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你”。所罗门不仅求神垂听祷告,除去天灾人祸,并且因着百姓真心认罪悔改,就要在迦南地,终身敬畏神。

【论到不属祢民以色列的外邦人,为祢名从远方而来,(他们听人论说祢的大名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向这殿祷告,求祢在天上祢的居所垂听,照着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万民都认识祢的名,敬畏祢像祢的民以色列一样;又使他们知道我建造的这殿是称为祢名下的。】“论到不属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为你名从远方而来”,这是说到寄居的外邦人。“(他们听人论说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向这殿祷告”,“大名”是关乎神的所是;“大能的手”是关乎神的所作;“伸出来的膀臂”特指神的拯救。“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照着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万民都认识你的名,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样”。就是求神让外邦人能敬畏祂、认识祂的名。“又使他们知道我建造的这殿,是称为你名下的”。“称为你名下的”,是指圣殿被称为“耶和华的殿”。【祢的民若奉祢的差遣,无论往何处去与仇敌争战,向耶和华所选择的城与我为祢名所建造的殿祷告,求祢在天上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使他们得胜。】“你的民若奉你的差遣,无论往何处去与仇敌争战”,是指神的民为神的旨意而争战。“向耶和华所选择的城与我为你名所建造的殿祷告”。“所选择的城”指耶路撒冷城;“为你名所建造的殿”指耶和华的殿。“求你在天上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使他们得胜”。就是求神向奉神的名争战的百姓赐下得胜。

【祢的民若得罪祢(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祢向他们发怒,将他们交给仇敌掳到仇敌之地,或远或近,他们若在掳到之地想起罪来,回心转意,恳求祢说:‘我们有罪了,我们悖逆了,我们作恶了’;他们若在掳到之地尽心尽性归服祢,又向自己的地,就是祢赐给他们列祖之地和祢所选择的城,并我为祢名所建造的殿祷告,求祢在天上祢的居所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为他们伸冤;饶恕得罪祢的民,赦免他们的一切过犯,使他们在掳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因为他们是祢的子民,祢的产业,是祢从埃及领出来脱离铁炉的。】“你的民若得罪你(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你向他们发怒,将他们交给仇敌,掳到仇敌之地,或远或近”,“交给仇敌”是指使仇敌得胜。“他们若在掳到之地想起罪来,回心转意”,“想起罪来”是指看见自己的罪,因而“回心转意”亦即悔改。“恳求你说:‘我们有罪了,我们悖逆了,我们作恶了”,“有罪了”就是犯罪得罪了神,“悖逆了”指故意违背神;“作恶了”指行事邪恶。“他们若在掳到之地尽心尽性归服你”,“尽心尽性”指全心全意。“又向自己的地,就是你赐给他们列祖之地和你所选择的城,并我为你名所建造的殿祷告”,就是向着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并圣殿祷告。“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为他们伸冤”,“为他们伸冤”就是向他们施行公义。“饶恕得罪你的民,赦免他们的一切过犯”,表示不再追究犯过罪的人。所罗门求神“使他们在掳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这是“因为他们是你的子民,你的产业,是你从埃及领出来脱离铁炉的”。“你的子民”指神在万民中拣选了以色列民。神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特作自己的产业。“铁炉”是指极大的苦难,以色列人在埃及遭受埃及法老王的摧残虐待,犹如在“铁炉”中一般。【愿祢的眼目看顾仆人,听祢民以色列的祈求,无论何时向祢祈求,愿祢垂听。主耶和华啊,祢将他们从地上的万民中分别出来作祢的产业,是照祢领我们列祖出埃及的时候,借祢仆人摩西所应许的话。‘】“愿你的眼目看顾仆人,听你民以色列的祈求,无论何时向你祈求,愿你垂听”。“仆人”指所罗门自己;“祈求”指专一恳切的祷告;“无论何时”包括现在和将来任何时刻,求神“垂听”并答应所求。“主耶和华啊,你将他们从地上的万民中分别出来作你的产业”。“分别出来”指分别为圣归给神;“是照你领我们列祖出埃及的时候,借你仆人摩西所应许的话”。这是抓住神的应许和怜悯。

【所罗门在耶和华的坛前屈膝跪着,向天举手,在耶和华面前祷告祈求已毕,就起来,站着,大声为以色列全会众祝福,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祂照着一切所应许的赐平安给祂的民以色列人,凡借祂仆人摩西应许赐福的话,一句都没有落空。愿耶和华我们的神与我们同在,像与我们列祖同在一样,不撇下我们,不丢弃我们,使我们的心归向祂,遵行祂的道,谨守祂吩咐我们列祖的诫命、律例、典章。我在耶和华面前祈求的这些话,愿耶和华我们的神昼夜垂念,每日为祂仆人与祂民以色列伸冤,使地上的万民都知道惟独耶和华是神,并无别神。所以你们当向耶和华我们的神存诚实的心,遵行祂的律例,谨守祂的诫命,至终如今日一样。‘】“所罗门在耶和华的坛前屈膝跪着,向天举手,在耶和华面前祷告祈求已毕,就起来”。“屈膝跪着”是指态度谦恭;“站着,大声为以色列全会众祝福,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祂照着一切所应许的赐平安给祂的民以色列人”。“赐平安”指所罗门王执政时的太平盛世。“凡借祂仆人摩西应许赐福的话,一句都没有落空”,就是神赐平安给以色列人的话,全然应验。“愿耶和华我们的神与我们同在,像与我们列祖同在一样”,神的同在是祂赐福的根源。“不撇下我们,不丢弃我们”都是强调神的同在。因着“神与我们同在”,才能“使我们的心归向祂,遵行祂的道,谨守祂吩咐我们列祖的诫命、律例、典章”。“我在耶和华面前祈求的这些话,愿耶和华我们的神昼夜垂念,每日为祂仆人与祂民以色列伸冤”,就是求神向祂的民施行公义。而所罗门求神“昼夜垂念”他们的祷告,是为了“使地上的万民都知道惟独耶和华是神,并无别神”。“所以你们当向耶和华我们的神存诚实的心,遵行他的律例,谨守他的诫命,至终如今日一样”。当人心全然归向神,遵行神的律例,谨守神的诫命,就能全然蒙福;

【王和以色列众民一同在耶和华面前献祭。所罗门向耶和华献平安祭,用牛二万二千,羊十二万。这样,王和以色列众民为耶和华的殿行奉献之礼。当日,王因耶和华殿前的铜坛太小,容不下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便将耶和华殿前院子当中分别为圣,在那里献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那时,所罗门和以色列众人,就是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为大会,在耶和华我们的神面前守节七日又七日,共十四日。第八日,王遣散众民;他们都为王祝福。因见耶和华向祂仆人大卫和祂民以色列所施的一切恩惠,就都心中喜乐,各归各家去了。】“王和以色列众民一同在耶和华面前献祭。所罗门向耶和华献平安祭,用牛二万二千,羊十二万”。“所罗门向耶和华献平安祭”,不是代替祭司献祭,而是将祭物带来,由祭司来献祭。“这样,王和以色列众民,为耶和华的殿行奉献之礼”。“行奉献之礼”就是献殿之礼。“当日王因耶和华殿前的铜坛太小,容不下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便将耶和华殿前院子当中分别为圣,在那里献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分别为圣”指将场所、器物经过圣别的手续,使其合乎神圣的用途。“那时,所罗门和以色列众人,就是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为大会,在耶和华我们的神面前守节七日又七日,共十四日”。所罗门献上“牛二万二千,羊十二万”,是因为参加献殿礼的人很多,“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为大会”,并且守节“共十四日”。“第八日,王遣散众民,他们都为王祝福”。“第八日”指七月二十三日(代下7:10)。“因见耶和华向祂仆人大卫和祂民以色列所施的一切恩惠,就都心中喜乐,各归各家去了”。因所罗门在献殿礼上发表了这么属灵的祷告和祝福,所以以色列民“都心中喜乐,各归各家去了”。今天我们向神敬拜、祈祷,要在心灵和诚实里面,不拘形式、不拘地理环境、不拘敬拜方式。因为【神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能有这样的敬拜!阿们!

浏览(136)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