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与哈战争军事行动不是终点,政治解决才是出路
舒畅:与哈战争军事行动不是终点,政治解决才是出路
近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安全内阁会议上明确表示,以色列将计划全面占领加沙地带,直到所有被哈马斯扣押的人质获救。他强调,这并不是为了永久控制该地区,而是为了执行两大核心目标:
营救所有人质;
彻底消灭哈马斯。
从战略角度来看,这一表态代表了以色列当局的立场:哈马斯的存在被视为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然而,“彻底清除哈马斯”这一目标在现实中却极为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无法实现的。
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色列建国以来,犹太人与阿拉伯民族的矛盾便深深扎根于中东地区。这种对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领土争端,演变为宗教、族群、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多重冲突。战争、报复——一代一代的巴勒斯坦人都是在这种血腥中成长。即使以色列能够军事上“清除”哈马斯,但如果无法改变这种滋生哈马斯的土壤,改头换面的哈马斯也会继续发生。
事实上虽然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打击持续很快将接近三年,但哈马斯依然存在:除了以上的种种因素之外在国际上哈马斯在经济上也得到了查多方面的资助:
卡塔尔提供现金援助;
伊朗长期进行军事与资金支持;
境外资产:在土耳其、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等国,哈马斯持有大量房地产和金融资产,价值数亿美元。这些资产虽受国际制裁,但仍可通过加密货币和绕道交易维持资金流动;
此外国际政治相当复杂:部分伊斯兰国家、甚至联合国中的某些派别在道义上同情并间接支持哈马斯的“抵抗”立场;
从内塔尼亚胡的表态来看,他强调“占领是阶段性的,不打算永久控制加沙”,这是一个现实而相对理性的判断。如果以色列在完成解救人质任务后选择适时撤军,而不是追求长期占领或过度扩张,这将有助于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
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是“军事清除”,而是推动建立一个真正独立、有治理能力、能代表巴勒斯坦民众利益的巴勒斯坦国家。唯有通过“两个国家、和平共处”的政治框架,才可能为这片流血已久的土地带来希望。否则,即使“哈马斯”这个名字从地球上消失,换一个新的名字的哈马斯极端主义力量仍会以另一种形式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