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美国2030年月球核反应堆计划,太空战略能源的布局
舒畅:美国2030年月球核反应堆计划,太空战略能源的布局
昨天BBC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在2030年前在月球上部署一个100千瓦级的核裂变反应堆系统。相关指令是由现任交通部长、前国会议员、目前暂代NASA管理职责的肖恩·达菲(Sean Duffy)亲自下达,要求能源部在60天内选出承包商,全面启动计划。该计划预计2026年的财政年将投入3.48亿美元2027年开始预算将提升到4.97亿美元。这一消息迅速引起国际关注。
为什么美国要在月球上部署核能系统?原因非常现实。月球将成为人类第一个进行太空长期生活与探索的前哨基地。而首要的问题是能源。我们知道,太阳能是目前地球上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方式,但在月球上却面临极大限制。月亮自转周期大约是27.3个地球日,这意味着月球表面“白天”和“夜晚”各持续约14个地球日,即便在所谓的“白天”可以利用太阳能,一旦进入“夜晚”,就要面临连续14天的黑暗。这么长时间缺乏阳光,靠电池储能难以维持,太阳能板的效率再高也无法解决这个持续供电问题。
相比之下,核能就成为更合适的选择。裂变反应堆可以稳定地提供连续电力,满足科研设备、通信系统、供暖装置,甚至未来人类居住舱所需的各类能源。尤其是月球表面的温差极大,夜晚气温可降至零下170度左右,这种极端环境使得热量更容易通过辐射方式释放出去,不需要像地球上那样依赖水循环来冷却核反应堆。在真空环境下设计核反应堆,虽然有技术挑战,但理论上更容易控制热交换系统。
NASA早在2022年就已经为此项目做了前期布局,当时与几家主要军工与能源公司合作,包括洛克希德马丁、西屋公司以及X-Energy的联盟,各获得约500万美元资金,用于设计40千瓦的初步原型。而这一次升级到100千瓦级别,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不仅是试验,而是为了实际部署于月球南极,作为人类未来月球前哨的核心能源枢纽。请注意这个巨大的项目当中
SpaceX 并未在裂变核反应堆相关合同或公开项目参与中出现;
SpaceX 的角色主要集中在登月任务与运输系统,而非能源系统建设。
计划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同时也应该是川普总统的MAGMAGA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几年中,中俄两国也在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计划,目标同样是2030年前后在月球建立长期科研基地,包括核能供电系统的开发。任何国家率先建成核能月球基地,可能就会以“安全区”或“保护区”为理由,(记得有一个国际协议,简单说就是先到先得,谁先到月球开发一个地区,其周围的几公里或者几十公里之内就是属于它的的)划定月面上的“战略范围”。这无疑将对其他国家构成牵制甚至排他压力。美国加快核反应堆部署步伐,无疑是希望在太空能源与地缘位置上,抢占未来主导权。
这不仅是能源科技的问题,更是新一轮“太空秩序”的博弈。与传统太空竞赛不同,今天的月球计划不再只是一次性登月,而是开始涉及“谁先建成,谁就设规则”的现实竞争。而能源,则是这场竞争中最核心的支点。
无论从战略角度、能源储备、技术发展,还是从对未来太空社会的提前构建来说,美国这项核能计划都具有深远意义。而这也将改变我们对太空能源模式的认知:未来人类在太空生活,靠的可能不是太阳,而是核能。
我们拭目以待,看这项计划能否真正如期实现。而如果实现,人类距离在地球之外真正生活的一天,或许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