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一分钱人民币的价值
六十年前一分钱人民币的价值
六十三年又一首流行全国的儿歌名叫《一分钱》。现在的中国老年人几乎都是伴随这首儿歌长大的。歌词是: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
我高兴地说:“叔叔,再见!
那年代的人民币一分钱是真当钱用的。一分钱可到杂货铺任意选购如下商品之一:
一壶开水
一块糖
一支铅笔
一个信封
二张信纸
一盒火柴
一支香烟(拆盒零售)
工厂食堂一碗粥或一份咸菜
路边一碗大碗茶
……
那时家庭不通自来水。市民都要到自来水厂的公共水龙头去排队花钱接水吃。一分钱可买自来水160市斤(四桶)。那时临时工一天工资是一元。烧饼5分钱一个可买20个吃三天。
面值最大的十元人民币是大钞。在小餐馆吃饭店家找不开10元钱是常见的事。
工厂和街道把人均生活标准达不到五元的定为可吃救济的困难户。月生活标准低于五元为城市贫民。
今天国内有的城市火车站周边有乞讨者面前放一二维码扫描接受施舍。一元被骂小气,五元才称可以,十元说声谢谢。
真佩服人民币治国温水煮青蛙的功夫。让人民币贬值了100倍到500倍。
脱贫是不是含有意淫的成分?
反正 一分钱早已变得不是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