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巷子

注册日期:2025-07-20
访问总量:1285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长江商报》关于大陆新武侠访谈


发表时间:+-

图片1.png

几年前《今古传奇·武侠版》与孔庆东、韩云波等教授联合提出“大陆新武侠”这个概念的时候,有些人提出了质疑,说这个是伪命题,但几年来武侠文学的发展证明了这种质疑的非理性,事实上,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努力下,“大陆新武侠”的理论内容一直在丰富发展,而支撑这一切的,就是武侠小说创作的繁荣,这种繁荣在大陆上一次出现的时候,还是民国时期。因此,我觉得“大陆新武侠”的发展首先要归功于一大批武侠作家,沧月正是这批作家中的佼佼者。我很喜欢沧月的作品,沧月擅长写情,故事动漫色彩浓郁,同时借鉴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场景有条不紊的交替非常有画面感和现场感,又不失阅读的基本趣味。

 

《武侠版》是原创型刊物,但我们一直不敢忽视自己对大陆武侠文学发展所应承当的责任,所以我们抽出专门版面来提供给理论文章进行发表,包括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复旦大学教授章培恒、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宁宗一、武汉大学教授陈美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岱在内的许多知名学者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我们对大陆新武侠新时期流派类型的研究和划分,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像我们的沧月,就被陈美兰教授评为“女子武侠”这一流派中的代表人物;章培恒教授近期提出了武侠文学是像新文学一样,与时代同步成长的命题,他在本刊即将发表的文章中举例指出,沧月是这一命题的具体实践者。对于这些说法,我都是深以为然的。

今古传奇武侠杂志社社长  冯知明

 

图片2.png


20071024日方白羽访谈。

方白羽是《武侠版》的老朋友老作者,往往我夸奖一个作者,都要说他是跟着《武侠版》一起成长的,但是对方白羽,我想说《武侠版》是随着他一起成长的,方白羽对于大陆新武侠体系来说,是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见证性人物。

第一次见方白兄,是奇幻版组织笔会,横刀和杨严当时邀请我和作者们共同进餐,认识了这位军旅作家,但不写军旅生活(或我没有看到)。第二次,我们开凤凰笔会时,便邀请了他。这次近距离地接触,对他多了进一步了解。他其实是个幽默生动的人,与他在一起,使我们很开心。

每次拿到方白羽的作品,我都会认真地看。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一直在创新。他似乎从来没有满足于某一种文体、题材、风格,我经常能眼前一亮,捕捉到他对于武侠文学新的思考和尝试。比如他笔下的千门,那种现代社会商战的东西被他巧妙的武侠化,传统的“武侠”也便演变成了“智侠”,这不仅是人物设定的技巧性突破,对于“侠义”这个概念,也是一种有益的丰富。

冯知明

 

 

 

 


浏览(143)
thumb_up(0)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汪翔

    《今古传奇》武侠杂志还在运行吗?

    要不要加点魔幻和科幻?

    在人工智能时代,魔幻和科幻,有着比武侠更大的空间和价值。

    武侠老矣。太中国。

    科幻和魔幻,正生机勃勃。无缝对接世界和未来。

    而且,制作电影和IP,价值更大,能够发挥的想象空间也大太多。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