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昧的短评(你读过哪些)
发表时间:+-
1、《叶生》复杂、精致,在《聊斋》当中成就最高。科举的故事到此就写尽了。这篇得专文分析。
2、《公孙九娘》开篇气势磅礴,读罢心中震怛,“悲天悯人”至此才不是一句空话。唯一的缺陷是中部稍嫌琐碎。
3、《续黄粱》在《聊斋》当中质量中等。贪官下地狱的遭遇不算新奇,虽然写得仔细。结尾异峰突起,道出了“托生为女人比下地狱还惨”这个封建时代的真理。
4、《羊脂球》是足以和任何时代任何语言当中类似长度的文章比肩的杰作。时不时读一遍,向大师学习。
5、《我的叔叔于勒》,读课文时只记得吃牡蛎,多年以后再读,惊叹于视角的选择、细节的准确,以及作者对笔下人物铁面无私的评判。莫泊桑是短篇小说家当中的贵族。
6、《古塞夫》:一个勤务兵病死在返乡的船上,他的葬礼仅是被裹起来抛到海里。普通人的《奥德赛》是绵密的十几页的短篇。它是契科夫创作的转折点,情绪、对话、细节,各方面均已成熟。结尾印象尤深。
7、《带阁楼的房子》在契科夫的作品中属于中上,每次读都很羡慕开头那怀念的情绪,浓厚但不煽情。第三段的对话不太协调,可能时过境迁,主人公的某些想法已经难以产生共鸣。
8、卡夫卡生在莫泊桑和契科夫之后,其短篇小说的模式却更古老。《法律门前》《饥饿艺术家》都是明显的寓言。分析周详,词句精细,读来如醍醐灌顶。卡夫卡是短篇小说家当中的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