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火工业在印巴冲突期间蓬勃发展
成都歼-10C是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远程空战战斗机。据报道,今年5月,巴基斯坦利用该战机的雷达和导弹击落了印度先进战机。 ? Getty Images
今天 (7月24) ,《地缘政治情报服务》发表专家的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军火工业在印巴冲突期间蓬勃发展: 由于中国制造的武器系统在巴基斯坦的表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巴基斯坦在近期与印度的空战中展现出的军事优势提升了中国国防工业的声誉;因此俄罗斯和亚洲地区可能加深对中国武器的依赖;但对中国武器质量的担忧不太可能很快消退。
今年春天,在印控区帕哈尔加姆附近发生一起据称由武装分子发动的致命恐怖袭击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的紧张局势急剧升级。此次袭击造成28名平民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印度教游客,并引发了一系列报复性措施和军事冲突。5月7日,巴基斯坦声称其空军击落了五架印度飞机,其中包括三架“阵风”战斗机、一架米格-29和一架苏-30战斗机。
6月,由巴基斯坦前外交部长比拉瓦尔·布托·扎尔达里率领的代表团在联合国发表讲话。比拉瓦尔先生在讲话中声称,在5月7日空战当晚,巴基斯坦空军有20架印度战斗机处于其射程内。他坚称,巴基斯坦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克制,如果印度选择升级事态,巴基斯坦完全有能力击落印度飞机。
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萨希尔·沙姆沙德·米尔扎将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与印度的战斗中,我们动用了包括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在内的所有力量。多领域作战产生了协同效应。JF-17、J-10C和PL-15战斗机及导弹在取得作战胜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印度国防参谋长阿尼尔·乔汉将军今年6月承认,在5月初与巴基斯坦的空战中损失了一些战斗机,但他坚决否认巴基斯坦声称击落5架飞机的说法“绝对不正确”,并强调“数字并不重要”。
5月8日,路透社援引匿名美国官员的话称,他们非常确信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中国制造的J-10C战斗机向印度战机发射空对空导弹,击落了至少两架。
巴基斯坦如何击落印度战机
巴基斯坦在5月7日空战中的表现引发了人们对其歼-10C战斗机性能的关注。据称,凭借先进的雷达系统和独立瞄准能力,这款中国制造的战机能够打击100公里外的敌方目标。
与依赖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的系统不同,歼-10C可以使用机载传感器发射雷电-15E导弹,并采用自主中继制导。这使得歼-10C能够在极少外部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精确远程打击。因此,歼-10C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独立作战,除非绝对必要,否则无需依赖其他平台。
事实与数据
2020-2024年最大武器出口国的市场份额
出口国 2020-2022年主要武器出口的市场份额
中国日益增长的武器出口日益集中在亚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国家已成为其不断扩张的国防工业的关键客户。来源:Statista
根据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叙述,在最近的印巴冲突中,歼-10C战机展现了明显的优势,其超视距作战能力甚至超过了印度空军最先进的“阵风”战斗机。中国军事分析人士认为,歼-10C的优势源于其雷达、火控和武器系统的重大升级,这显著提高了每架飞机的作战效能。
近年来,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先进的机载预警和控制平台,例如ZDK-03。这些配备强大雷达和传感器的飞机可以远距离(通常超过400公里)探测敌机、导弹甚至海上目标,从而显著提升了巴基斯坦的态势感知和防空协同能力。尽管如此,印度的空袭仍然成功击中了巴基斯坦境内的多个目标,避开了中国红旗-9和红旗-16地对空导弹的打击。
中国的回应
中国战机在印巴冲突中取得的显著胜利引发了中国国内一股民族主义庆祝浪潮。空战结束后,《人民日报》立即刊登了整版专题报道歼-10C,以展示中国军事实力。中国知名网红“豪哥”发布了一段讽刺印度近期战机损失的视频,迅速走红。
然而,中国军事专家中仍有一些声音保持谨慎,他们警告不要过度自信,并强调需要继续保持战略纪律。
中国军事专家普遍认为,歼-10C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将持续超越法国“阵风”战斗机。这两款战机都被认为是第四代半战斗机,而现代空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雷达能力和导弹制导能力。此外,歼-10C甚至在中国空军中都算不上顶级战机。它的排名通常排在第六位左右,性能远低于中国的歼-20和歼-35等第五代战斗机,以及歼-16和歼-15等更重型的第四代战机。
中国军工受益
印巴冲突有助于挑战长期以来对中国军事装备的怀疑,并显著提升中国国防部门的声誉。这一成功不仅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威慑力,而且预计还将促进武器出口。
据报道,印巴空战后,巴基斯坦军方官员已开始与中国就扩大国防合作进行讨论。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2025年报告,巴基斯坦目前约81%的主要武器进口来自中国,较上个十年后半期的74%左右大幅增长。 2020年至2024年,中国向44个国家提供了主要武器,但近三分之二的武器仅提供给了一个国家:巴基斯坦。这一趋势表明,未来几年伊斯兰堡对中国军事技术的依赖可能会加深。
与此同时,中国最近开始对新一批歼-10战斗机进行密集试飞,中国消息人士称这些战斗机计划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一直寻求实现军事采购多元化,据报道,可能受印巴空战的影响,已订购中国战机。
歼-10的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由于技术和工业限制,进展缓慢。该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发展动力,直到21世纪初,歼-10才正式进入中国空军服役。
到2004年,歼-10的设计定型,零部件的国产化工作逐步启动。早期生产型歼-10战机搭载俄制AL-31FN发动机。直到2011年,中国才开始为歼-10装备国产发动机。歼-10于2006年开始交付中国空军。同年,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研究所披露其参与了歼-10项目的某些方面。
俄罗斯工程师称歼-10“或多或少”是以色列“狮”式战斗机的衍生产品,融合了多种来源的技术。尽管中国政府否认歼-10是基于“狮”式战斗机开发的,但该战机与以色列从未投入生产的“狮”式原型机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2020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武器出口占全球市场的5.9%,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等传统武器出口国。与 2015 年至 2019 年期间相比,这一比例略有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出口表现相对较弱有几个原因。除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外,一个主要因素是缺乏实战验证的性能,尤其是高科技系统。多年来,中国武器——尤其是先进平台——由于未经实战检验,可信度有限。
然而,歼-10CE和其他中国高端系统在最近的印巴冲突中的强劲表现,或许有助于改变外界的看法——至少中国国防工业希望如此。中国借此良机,于6月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展示了歼-10。
中国的导弹技术尤其值得关注。据报道,红旗-19系列导弹的部分部件已被伊朗系统采用,这些技术在最近的以伊冲突中展现了其有效性。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警告称,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库之一,其中包括旨在压制或绕过美国导弹防御网络的系统。
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与许多邻国的关系显著改善。
据《南华早报》2025年的一篇报道,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即将迎来重大升级。据报道,未来的型号将采用类似“跳石”的弹道,并使用一种能够进行多次点火循环的新型固体燃料推进剂。预计这些导弹在大气层再入时的速度将高达15马赫。这一进步得益于材料工程领域的突破: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使用不锈钢的高超音速部件,而不锈钢此前被认为不耐高温。
在最近于伦敦举行的中美关税谈判中,中国代表团要求美国解除对微芯片的出口管制。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对此回应道:“这么说你不想出口管制?好吧。我想带几枚你们最好的高超音速导弹回家,可以给我吗?” 听到这番话,中方做出了让步。此次交锋也反映出美国国内日益认识到,中国的一些武器系统可能已经超越了美国同行。
与此同时,台湾国防部在评估福建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时得出结论,该系统的效率超过了美国海军早期的福特级设计。这也凸显了中国国防工业在超越传统军事强国的努力中取得的进展。
中国军工的地缘政治影响
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与许多邻国的关系显著改善,其中一些国家也是中国日益壮大的军工产业的潜在市场。然而,由于大多数武器尚未经过实战检验,中国仍面临着证明其有效性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在武器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这正在稳步提升其地区地位。
这种不断扩大的地区影响力与中国悄悄巩固地区霸权齐头并进。这种霸权的一个标志是能够让某些邻国发动所谓的代理人战争。在最近的印巴冲突中,印度军方声称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和卫星图像支持。许多观察人士认为,这一事件让印度亲眼目睹了中国武器的性能和威慑力。在边界、水资源或市场准入等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北京一直在战略上支持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通过代理人的方式对印度施加压力。
与此同时,北京在处理与新德里的关系方面表现出灵活性。两国之间的商业航班最近已恢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最近发生的印度空难后向印度表示慰问。印度仍然是中国至关重要的市场,尤其是在美国市场准入日益收紧的情况下。一些中国观察人士甚至猜测,中国未来可能向印度出售武器。
俄罗斯也越来越依赖中国的军事支持。俄罗斯国防分析人士承认,未来从中国采购武器可能不可避免。实际上,俄罗斯已经从中国进口军事零部件和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造的激光武器最近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上,据报道用于对抗乌克兰的无人机。
自2022年以来,北京在亚洲的地位日益增强。该地区很少有国家愿意公开挑战中国。唯一持续存在的例外是朝鲜,但如果莫斯科进一步受北京的影响,即使是平壤最终也可能被迫就范。
对台湾而言,其影响尤其严重。中国军事装备的质量持续快速提升,构成了日益增长的威胁。台湾军队现在面临的战斗机和导弹系统比歼-10和霹雳-15E更为先进,而其空军的装备不如印度。台湾的美制F-16V战机与歼-10CE战机大致相当,但其幻影2000战机落后于阵风战机,而且台湾仍然缺乏可操作的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AWACS)平台。
事态发展的可能
可能:中国地区霸权增强
随着人工智能与先进材料的融合,中国军事工业正在经历重大飞跃。在亚洲,只有俄罗斯仍然是该领域的潜在竞争对手,但由于乌克兰持续不断的战争,其长期生存能力令人担忧。
中国近期的外交成就进一步巩固了其地区霸权。乌克兰战争间接提升了北京在邻国中的影响力。东南亚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中国,尤其是在技术和零部件出口方面。在蒙古,由于对美国脱离接触的不满,蒙古可能会悄然放弃传统的“第三邻国”政策,并可能向中国倾斜。在对华更加友好的政府领导下,首尔似乎正在放松与非正式的日台韩轴心的联系。在中亚,由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仍然专注于战争,中国的地区角色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尤其是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美国的印太战略在形式和实质上都面临空洞的风险。尽管面临国内经济挑战,但中国在亚洲不断提升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似乎日益成为巩固其地区霸权的不可逆转的力量。
不太可能:西方有效地限制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采取强硬的、有针对性的遏制战略。它继续阻止中国获取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并通过与盟国民主国家的协调努力,有效地削弱北京将稀土出口武器化的能力。
再加上欧洲重新专注于重建国防工业基础,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西方国家在全球军火市场仍然保持优势,从而限制中国地区霸权的扩张范围。
最终,美国的角色将在塑造这场战略竞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特朗普第二届政府是否会打破先前的做法并推出能够对抗中国长期野心的持续政策仍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