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注册日期:2025-02-27
访问总量:30052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舒畅:从高精尖芯片的制造到梦想中美两国和平相处世界大同


发表时间:+-


舒畅:从高精尖芯片的制造到梦想中美两国和平相处世界大同

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汽车、卫星,甚至洗衣机、电饭锅,几乎都离不开一个极小却威力巨大的核心零件——芯片。这个小小的硅片上,密密麻麻排列着亿万个晶体管,它们就像一座微缩城市里的“开关”和“交通系统”,负责处理和传输电子信号。如今先进芯片的制程精度已经达到2纳米,也就是说,一个晶体管的宽度只有几个原子那么大。这是什么概念呢这让我想起在九十年代初中国有一种新兴的艺术就是叫做米雕在一粒米上可以刻上唐诗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但是这种米雕必须要通过放大镜仔细的看才能看清。如果把米雕当中的每个字看成一个晶体管,那么荷兰最先进的光刻技术任一厘米大小的表面上可以用机器雕刻出 2.5万亿 个汉字!——原子极小,芯片中的晶体管已接近原子级极限芯片制造是一种接近“雕刻原子”(的工艺,是目前人类最精密的工业技术之一

如此高精尖的芯片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有一位先生(天雅)的在我的前一篇博文《舒畅:黄仁勋如何说服川普——AI芯片禁令背后的故事》上有一个评论,指出:“不仅仅是光刻机,光刻胶(一种感光胶),刻蚀机(等离子的,或等离子束)也很重要。刻蚀机相对容易造些”。他的文章评论完全正确!——谢谢。这里让我更具体地介绍一下他提到的有关术语和制造芯片的关键步骤:

芯片的制造可以看作是一项高科技的“印刷+雕刻术”,其核心步骤包括:涂胶、曝光、显影、刻蚀、沉积、抛光和测试等。每一步都涉及复杂的材料科学与设备工程。其中最关键、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设备或材料是:光刻机、光刻胶和刻蚀机。

光刻机:国家科技力的缩影

光刻机被认为是整个芯片制造过程中最难制造、最尖端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将芯片设计图通过光学系统“投影”到硅片上。这种投影并不是简单的照相,而是以极高的分辨率,在极短波长的紫外光(EUV,极紫外线)照射下进行曝光。EUV光源产生的光波长只有13.5纳米,比传统光刻用的深紫外线(DUV)更短,能印出更精细的图案。世界上目前只有荷兰的ASML公司具备大规模制造EUV光刻机的能力,而这种机器的内部部件来自全球200多个高科技供应商,包括德国蔡司的镜头、美国的光源模块和日本的光刻胶材料等,是世界科技合作的集大成。

中国也在努力突破这一瓶颈,比如河南某些企业已经可以制造中低端的光刻机,显示出国家在光学系统、控制系统、真空环境等方面的全面进步。但距离完全自主化仍需时间积累。

光刻胶与刻蚀:隐形功臣的较量

光刻胶是一种特殊的感光材料,涂在硅片表面后可以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保留或溶解所需区域。曝光后的光刻胶会通过显影液处理,留下芯片图案的模板,然后进入刻蚀程序。

刻蚀机使用等离子体或等离子束,将未被光刻胶保护的部分“腐蚀”掉。这一步对精度要求极高,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整个线路就可能出错。

虽然光刻胶和刻蚀技术相较于光刻机看起来“次一级”,但其实它们的技术难度也极高,尤其是在材料稳定性、化学反应精度、蚀刻选择性方面都需要极致控制。尤其是高端EUV光刻胶,目前只有日本、美国和韩国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中国仍在研发攻关阶段。

从原子级到百层结构:芯片制造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个先进芯片的结构可以高达100多层,每层图案必须精确对齐在原先图案之上,哪怕是纳米级的偏差都会导致失效。此外,晶体管之间的电路连接、绝缘、导热等问题,都需要极其复杂的材料和工程设计。有些步骤甚至需要在原子层级进行控制,比如原子层沉积(ALD)技术。

这就是为什么说芯片制造是一项“国家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考验一个企业的能力,而是整个国家在光学、材料、物理、化学、软件、机械制造等多学科的整体协作成果。

所以结论应该是:芯片从小小硅片开始直到完成,过程复杂价值昂贵——一个黄仁勋这次卖给中国的H20,重量大概一克左右,大概是10000到12000美元!应该说是比黄金要贵重多了.黄仁勋用他的芯片疏通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我想入非非——做梦也希望中美两国如果能够彼此平等和尊重、世界和平、那么世界的未来将是多么美好!


浏览(216)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