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巷子

注册日期:2025-07-20
访问总量:193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长篇小说《云梦泽》解读系列一: 云梦古泽百年间宏大故事的叙述


发表时间:+-

图片1.png

(据说找有血缘关系的德国人,讨要几根头发进行DNA比对)

 《生命中的他乡》故事是这样展开的。

小说的主人翁李如寄受父亲李来恩(外号老洋人)之托,到柏林总理府旁犹太人的墓碑林入口处,见一位据说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德国人,讨要几根头发进行DNA比对。尽管李家父子都长得有几分像外国人,李如寄宁可相信父亲幼年得过白化病而使基因突变,自己受到变异基因遗传,也不相信自己有外国血统;而其弟李如皋,因为父亲讲他非爷爷所出,不能接受自己是“杂种”的现实,甚至与其断绝父子关系。一家人对老洋人的行为不能理解,然而老洋人在这事上很固执,要寻根到底。

因为父亲再三请求,李如寄被逼无奈,只好同意,哪知对方在见面之前却改变了主意,以短信告知:穆勒先生是中华殉道圣者,任何有损于他名誉的行为和言辞都是不被允许的。”就是说,约见者对老洋人的说辞,是表示否定的。他出国之前,为见这个老外向单位报备,被警察约谈,到了墓碑林入口处,此人却拒而不见。他寂寞地游走在墓碑林里,烦躁地一声呐喊,还被误认为敬了纳粹之礼遭到羁押。一连串的反应,让他认定这种见面实在糟糕透顶,他父亲就是个折腾鬼,总是没事找事。

回到国内不久,老洋人因为乘坐年底即将遭淘汰的一种苏制飞机,去鄂西一个小城调查20世纪传教士的一些作为,而惨遭坠机而亡。这位已经信了洋教,无比崇尚西方文明者,死后尽管由妻子用西教仪式安葬,因他与前妻有过约定,只得分出一半骨灰回老家安葬。又因其死法不祥,乡人惧其无法转世投胎,便用佛、道、巫以及民俗多种形式为他超度,大与他本人的意愿相违背,其乡村仪式和城里的丧礼亦令人啼笑皆非。

父亲这种惨烈的死法,勾起了李如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一种为完成父亲的遗愿,使其灵魂可以安息的念头。他先从老家调查起,找到自己族叔,直截了当地发问:“我们是爷爷的孙子吗?”李如寄的爷爷李屠户是云梦大泽之中水帮总瓢把子,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江洋大盗,他的师父兼精神领袖李钩胡子更是神出鬼没难见踪影。李屠户周旋于国共两党和东洋人之间,总能从中渔利,一次次扩充势力,成为云梦泽中的第一大水帮。

李如寄的奶奶三娘,原本是榨坊老板的小,因受不住大娘的欺压,某个时日,在一群水猫的簇拥下投奔湖中响马,成为李屠户的压寨夫人。她做了两件事:一是通过推广榨坊的经验,在湖泊四周城镇发展百余家店面,这比强收保护费钱来得更快,使水帮一时风头无两。但毕竟是强盗开店,杀鸡取卵,很快败光了家业。她了解到绑架洋人开价奇高,便把这个城市仅有的德国传教士绑来,向官府索要8万大洋。

其实,三娘与这位洋人早有渊源。她曾是洋庙的掌灯女,因此背负莫名的污名,这使她作为传宗接代的“小”差点泡汤,于是洋人遭到三娘的记恨。洋人在这个城市建洋庙,激起这个地区的道人、和尚、老尼、关公执事、巫婆、马脚等本土文化的强烈反弹,他们极力抵制和破坏这种洋文化的入侵。德国传教士又因方法不当和水土不服,用了各种方法传教,依然鲜有人问津。他便决定接触下层,使自己成为渔民,与当地人打成一片,终于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三娘与洋和尚本有新仇旧恨,洋和尚被绑票后,以他的智慧轻易化解了这场危机——水帮好汉被洋和尚娓娓道来的故事所吸引,比起那些杀富济贫的水浒好汉、关云长等传统故事,这些故事令他们更有新鲜之感;最大帅哥大卫、叛徒犹大、第一大弟子彼得等等《圣经》故事对强人来说,倒真是闻所未闻。传教士通过对强人的传教,还慢慢赢得三娘的好感,不仅这样,还有另一个意外收获——他在百姓中传教,因为禁止祭祖,让小城镇之人望而却步,而这些被开除族籍之人,则对祭祖与否没有障碍;何况他们死后还能升入天堂,来世可转做“洋大人”。所以,洋和尚在水帮之中,很快拥有一大批信众,危险的是,在外人眼里,他已经有一支杆子队伍。其间,三娘芳心萌发,由恨生爱,成为他的追随者。

 

图片2.png

(江洋大盗骑龙人,在大军压境下不知去向)

时值北方大军压境,李屠户骑着他的地龙早已不知去向,老洋人惨遭暗算,已有身孕的三娘只好回到李家台来,不久生下一个金色皮毛蓝眼睛的怪胎。李家族长见之,决定将此怪胎浸猪笼沉入湖底,以免祸害族人。这时台中已有工作队入驻,他们及时制止这一杀戮事件发生。为了破除迷信,工作队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告知这是一种罕见的白化病症,因此乡亲们和李来恩本人对此坚信不疑。

李来恩成长过程充满挑战和坎坷,因是屠户之子,在小镇上作为屠户,练得一手好手艺,在县级屠宰的多项比赛中拿到大奖,得到区长的赏识。在游街批斗会上,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组织小镇上的手工业者和国营单位反戈一击,一举夺得了前任造反派的权,还要向县城进发,意欲夺取更大造反派的权。他还想恢复其父昔日的荣光,哪知这副洋面孔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造反派总司令”被定罪为敌特分子和间谍,遭到羁押有牢狱之灾。改革开放后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被释放。此后他偶遇酒店尤老板,成为一位洋迎宾,提升酒店品格,使酒店的收入节节攀升。

送儿子上大学,在大学后门邂逅“水果西施”尹志红。尹女正打定主意,搞一个乡村旅馆,供外来打工人群租住,希望利用李来恩这块洋招牌。在国有单位下放高工尹家父母的支持下,她改弦更张开了一家“云梦泽公社”餐馆,生意火爆。后因此地作为这个城市的高科技开发区,地价攀高,尹女一夜暴富。这里,作者还有一层意思,则是在描述这些失却故乡的城中村的人们,自以为暴富,却是迷失于现代文明之中,像一条条被渔网打捞起扔到岸上的鱼儿,一阵不知生死的瞎扑腾。

儿子上大学后,老洋人的人生迎来转机。这位穿着土气说着方言的洋面孔,引起知名教授的注意,教授成为他寻亲的重要幕后推手;他们还成为儿女亲家,教授之女梁一真嫁与李如寄为妻。在梁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李来恩对父辈进行调查,通过传教士这一信息,结识了德国传教士的后代。老洋人飞机失事后,梁教授深受打击,在一次单独与李如寄的交谈中,告知女婿,他其实是战争弃儿,曾去日本认亲却遭到对方拒绝。

作品最后,在赴德访学的梁一真的努力下,李如寄梁一真终于见到了这个传教士的后人,李如寄火药味十足地与他做了交流,并断言,中国从唐、元到明清,以及1840年以来跟在洋枪洋炮后边进入的洋教和洋教士,皆只能风行一时,现在尽管西教盛行,信众过亿,怕依然是昙花一现。

图片3.png

 

(红钢城高工的女儿,从大学校门卖水果发迹)

初看《云梦泽》(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海外版),不仅时间跨度大,甚至有些猎奇。在我看来,只是一个故事壳而已。冯知明先生在他的大作里做足了“他乡”的功夫,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流动时代,一个“他乡”的时代。君不见,我们每年春节客运,十几亿人口有一半在流动,他乡是一个时代的氛围。

                                              2021年9月15日武汉

            修订于2021年11月8日

 

 

 


浏览(199)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