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健康系列(32)——脚踝或者腿部水肿和心脏健康
舒畅:健康系列(32)——脚踝或者腿部水肿和心脏健康
今天的新闻报道说,川普最近体检发现他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人们注意到他走路时脚步沉缓无力。医生诊断为典型的静脉功能不全,这种问题在老年人中很常见。白宫新闻秘书表示医生明确指出,这种状况并不严重,不会影响他继续履行职责。
水肿(英文叫 Edema)是指体内组织间隙里积聚过多液体,通常表现为皮肤下方肿胀,常见于脚踝、小腿、手、脸或眼睑等部位。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液体成分会在毛细血管之间交换,多余液体被淋巴系统回收到血液循环中。当这个平衡被破坏时,液体停留在组织里,形成水肿。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本质是腿部静脉里的瓣膜老化(解释见下)或功能减退,血液回流不畅,逐渐在下肢聚集,出现水肿或酸胀感。许多中老年人都会遇到类似问题,尤其是久坐、久站、缺乏运动或体重偏重者,更容易出现下肢静脉压力过大。
为了更清楚讲解,先简单介绍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过程和一些有趣信息。
医学上认为人体一般有约78个主要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肾脏、脑、大脑皮层、胰腺、胃肠、骨骼、皮肤等。所有这些器官组成复杂系统,协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心脏是一切器官养料供应的动力核心。人体所需养料主要包括:
蛋白质(构建和修复组织)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脂肪(储存能量,保护器官,合成激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身体功能,维持代谢平衡)
激素(调控生理活动和代谢)
水分(维持细胞功能,调节体温,运输养料和废物)
氧气(细胞呼吸,释放能量)
这些营养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共同支持人体生命活动。
心脏通过不断泵血,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同时带走代谢废物,最终由肺部、肾脏和肠道排出体外。整个系统由包括精细的心血管网络,动脉、静脉和心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驱动人体血液循环。
一个成年人身体里的血管总长度约为10万公里(约6万英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约两圈半(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其中毛细血管最细最长,构成血管系统大多数。一个七十公斤重的成年人血液总量是大概4.9升。除了输送氧气和养料带走废物还调节体温并且维持免疫功能
心脏不停收缩舒张,将血液泵向全身。每次搏动泵出约7080毫升血液,正常成人心率约60~100次/分钟,取75次/分钟计算,每分钟泵血约5.25升。换算全天,心脏每日泵血约7,560升,也就是说心脏每天推动将近7~8吨血液在体内循环多次。
人体内有动脉和静脉,静脉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尤其腿部静脉需要逆重力将血液从下肢送回胸腔。为了防止血液倒流,静脉内有很多像门帘一样的小结构——静脉瓣膜(venous valves),它们像单向阀,只允许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一旦血液倒流瓣膜自动关闭。
瓣膜问题多因年龄增长、长期久坐久站、运动不足、体重过重或遗传因素导致瓣膜老化、变形或关闭不全,血液积压在腿部,形成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关于腿部肿胀是否和心脏有关,这是常见疑问。答案是有一定关系,但需具体判断。腿部水肿最常见原因是静脉回流不畅,但若伴随呼吸困难、易疲劳、夜间咳嗽或突然体重增加,则可能是心力衰竭前兆。静脉问题多见于白天活动后单腿肿胀,而心脏问题常表现为双腿对称性水肿,甚至波及全身,且休息时无明显缓解。
这类情况在老年人中不罕见。腿部水肿虽是小毛病,但可能是身体循环系统开始“吃力”的早期信号。忽视可能导致更复杂心血管疾病。因此保持腿部健康是维护心脏健康的重要环节。
日常若出现腿部浮肿、酸胀、走路沉重,应提高警惕,考虑必要检查。医学干预外,日常保养不可少。
首先,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伸展等轻度有氧运动,有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与腿部静脉协同功能。即便室内,每天做踝关节活动、抬腿动作,也有促进效果。
其次,饮食调整。减少高盐高脂摄入,降低体内水钠潴留及血管压力。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坚果及新鲜蔬菜水果,有益心血管。
作息应规律。尽量在十一点前入睡,保证深度睡眠。夜间是身体修复关键期,熬夜易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不稳,加重心脏负担。
情绪管理亦重要。长期紧张、焦虑或情绪低落,通过神经内分泌影响心脏节律和血管张力。保持情绪平和,学会减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
川普一个接近八十岁的老人热理万机而且有时候情绪很不稳定其实这些对他的健康来讲都是不利的因素再加上他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都有一些问题关于这些我在我的前一篇博客里已经提到各位朋友也同样要注意这次我想请三国演义里司马懿在见到诸葛亮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说如果首相热理万机急攻进罪但是他的工作太繁忙能持久乎?
回到本文的主题:腿部轻度水肿虽非大病,但不能忽视。它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应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