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注册日期:2025-02-27
访问总量:30052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舒畅:看不懂的贸易战——川普新关税政策的真实效果


发表时间:+-

舒畅:看不懂的贸易战——川普新关税政策的真实效果

川普2.0上台以来,对世界各国展开了一场出人意料的“全面征税”行动。他的新关税政策几乎波及全球,对绝大多数国家统一征收至少10%的关税。起初,这一做法被普遍视为极端且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但随着时间推移,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甚至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变化。

虽然关税正式生效的时间一再延后,川普给予了许多“缓冲期”,长则几个月、短则几星期,但根据已有报道,美国自政策宣布以来,实际已收取了相当可观的新关税收入。按照财政部和CBP(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财年9个月(即截至今年6月),美国海关关税总收入已达约1133亿美元(毛额)/1080亿美元(净额),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Business Insider+2WIRED+2纽约邮报+26月单月收入高达约272亿美元(毛额27.2亿美元清关收入),而2024年6月则仅为63亿美元,从而促成当月预算盈余约270亿美元 。
这些数字意味着目前关税收入已成为联邦政府的重要预算来源之一,占到总税收的 约5–14%

与此同时,美国与若干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美国与欧盟的关系。本来,欧盟对川普政府的单边主义颇有微词,双方在经贸问题上屡屡对立。然而,面对新的关税架构和全球产业链重组,欧盟多国出于现实考虑,开始与美国重新展开合作,双方的紧张关系反而出现了缓和迹象。

再看东南亚。川普的新关税政策,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反而促使一些本来在中美之间摇摆的国家更加靠向美国,尤其像越南、泰国和印尼等国。这些国家正积极承接中国产能转移,希望成为“去中国化”供应链中的新枢纽。在这一过程中,它们与美国的经贸联系大大加强,政治上也向美方更为靠拢。

一个更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川普的高关税政策,并未造成美国国内物价的大幅上涨,反而在某些领域出现了物价压力减缓的趋势。原因何在?表面上看,征税理应带来成本上涨,但现实中,美国许多商家为了保持竞争力,并未把关税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相反,他们通过压缩利润空间、优化供应结构、提高周转率等方式,用“薄利多销”来维持收入与市场份额。这种做法虽然给商家带来一定压力,却有效缓解了整体通胀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民众对关税政策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原本对川普政策持强烈批评态度的媒体,例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如今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承认新关税政策产生了一些“意外的正面效果”。

从全球角度来看,受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中国。川普虽然对几乎所有国家都设立了统一的高关税门槛,但事实上,大多数国家对美出口原本就有限,比如非洲小国或欧盟的一些边缘经济体,因此影响不大。而真正触及核心利益的,是像中国、北欧诸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对美出口依赖度高的经济体。

在这些国家中,中国受到的打击最为直接。尤其是一些“中国制造”的产品为规避关税,改由“借道东南亚”方式出口美国的做法——即通过在越南、泰国等 “洗产地”简单加工后贴上新标签,以“非中国制造”之名出口美国,这一行为如今也被川普政府盯上。新政策明确规定:凡是实质上来自中国的原始产品,不论是否经过第三国包装或拼装,均须征收关税。这一步,堵住了所谓“洗产地”的漏洞,使得新关税政策成为一个极具实效性的全球贸易工具。

川普的新关税策略是全球经济史上的大胆之举。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哪位总统敢于对全世界大规模征税。当川普首次提出这一政策时,国内外一片质疑之声,媒体冷嘲热讽,专家纷纷唱衰,就连许多美国盟友也在观望甚至抱有敌意。但如今看来,情况似乎正在发生转变——媒体态度转变,物价未涨,财政收入上升,地缘格局调整,而中国则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一场“看不懂的贸易战”,确实让我感到困惑


浏览(525)
thumb_up(3)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水蛇

    【物价未涨,】

    你在美国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震阿震

    贸易战只是前戏,重磅的是对等开放标的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