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注册日期:2025-02-27
访问总量:30052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舒畅:健康系列(31)——长寿、地球人满为患、人类移民火星刻不容缓


发表时间:+-

舒畅:健康系列(31)——长寿、地球人满为患、人类移民火星刻不容缓

今天BBC新闻中有一则消息:一位114岁的印度裔英国老人(生于1911年)昨日离世。他从89岁开始跑马拉松,十余年来曾参加伦敦、多伦多、香港等多地赛事。在100岁那年,他仍完成一全程马拉松,用时8小时11分钟,创造了人类体能与意志的奇迹。他饮食以素食为主,从不吸烟饮酒,作息规律,生活清淡。他深信信仰能给予力量,每日通过“与上帝对话”获得精神慰藉。他每天清晨坚持慢跑10公里,并将运动视为如刷牙般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

现在世界上生命超过百岁的老人越来越多。大家熟知的中国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享年111岁,百岁之后仍坚持天天写作。宋美龄女士享年107岁,晚年诊断有癌症,但依旧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他们的长寿都被认为与其生活规律、医疗保障及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据联合国人口数据,全球百岁老人(centenarians)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显著上升,得益于医疗进步、生活条件改善及公共卫生系统强化。2023年,日本百岁老人已达约88,000人,年年增长10%至15%。中国2020年普查数据显示,百岁老人约有20万人,年增长率10%。研究同样发现,人瑞普遍不吸烟、不酗酒,饮食节制,豁达开朗,注重社交互动。

2021年瑞士生物统计团队在《自然·通讯》发文,认为人类寿命的理论上限约为120至150岁。研究亦发现,110岁以上的“超百岁老人”(supercentenarians)体内常出现具抗衰老作用的免疫细胞(如超效T细胞),在极高龄仍可能维持机体稳定功能。因此现代医学正在不断通过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干细胞疗法、抗炎药物、端粒保护、CRISPR 基因编辑等技术,使“延缓衰老”正从理论走向现实。哈佛大学著名辛克莱教授(David Sinclair)也预测,未来人类或可通过干预衰老机制,将寿命延长至120甚至150岁。

然而,寿命延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地球资源毕竟有限。2025年全球人口已达约94亿,其中印度与中国各约14亿多一点,美国3.4亿,非洲整体人口则以惊人速度增长。由于气候、文化和生育观念等因素,非洲许多年轻妇女在40岁前就已成为祖母,呈现出高度年轻化的人口结构。然而,非洲的经济仍相对落后,资源不足、水源短缺、城市化进程滞后,种种现实都使得“人口爆炸”问题日益紧迫。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全球人均寿命从当前的70多岁延长至120岁——死亡率延后,即便而出生率维持不变,将导致人口快速累积。目前全球每年出生约1.3亿人,假设未来四五十年死亡人数延后,每年将有1亿左右人口“多存下来”,意味着50年内将新增50亿人口。到2075年,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50亿。人满为患地球可能撑不住了!

其中,90岁以上老年人将成倍增加。这不仅需要更庞大的医疗、护理和住房资源,还意味着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将大幅上升,加剧气候变化。

因此,长寿虽令人向往,但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人口、资源与生态问题。在未来的10至20年里,各国政府势必将面临“人类寿命延长”带来的新挑战。

因此人类必须提前思考并积极应对。马斯克在这一方面又是个急先锋!他应该集中力量推动的太空移民计划!这个计划和行动已经刻不容缓。但如果科技发展无法跟上人口扩张的速度,我们仍将面对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地球人满为患,怎么办?

英国的印度裔人类一百岁参加马拉松跑完全程今年114岁离世:e80a5350b948ce09ead485fddb3e5a2.png

百岁老人周有光: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9/Zhouyouguang2012.JPG



浏览(285)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