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3: 1-39>
【撒下3: 1-39】【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日见衰弱……。】在撒母耳记第三章中记载了,在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后,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却日见衰弱;押尼珥因被责恼羞成怒,意图转投大卫,大卫款待押尼珥;约押出征回来,闻讯此事就谋害押尼珥;大卫厚葬押尼珥,赢得民心。本章首先说到:【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日见衰弱。】“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从首次发生战事(2:17)到押尼珥死时共有两年。“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日见衰弱”。“大卫家日见强盛”是指越来越多人投向大卫的阵营。“大卫在希伯仑得了几个儿子:长子暗嫩是耶斯列人亚希暖所生的;次子基利押(在历代志上三章1节作但以利)是作过迦密人拿八的妻亚比该所生的;三子押沙龙是基述王达买的女儿玛迦所生的;四子亚多尼雅是哈及所生的;五子示法提雅是亚比她所生的;六子以特念是大卫的妻以格拉所生的。大卫这六个儿子都是在希伯仑生的。】“大卫在希伯仑得了几个儿子,长子暗嫩,是耶斯列人亚希暖所生的”。“长子暗嫩”因奸污同父异母胞妹他玛而为其弟押沙龙所杀(13:29)。“次子基利押,是作过迦密人拿八的妻亚比该所生的”。“次子基利押”可能因他母亲亚比该的教养而未生事。“三子押沙龙,是基述王达买的女儿玛迦所生的”。“三子押沙龙”后来背叛、篡夺王位而被杀(十五至十八章)。“四子亚多尼雅,是哈及所生的”。“四子亚多尼雅”曾想取代所罗门继承王位(王上一章)。“五子示法提雅,是亚比他所生的”。“五子示法提雅”圣经别处并无记载。“六子以特念,是大卫的妻以格拉所生的”。“六子以特念”他的女儿嫁给了罗波安为妻(代下11:18)。“大卫这六个儿子,都是在希伯仑生的”。这是指大卫迁至希伯仑之前,住在洗革拉期间没有生孩子,或仅生女儿。除了和大卫在旷野患难与共的亚希暖、亚比该,大卫的其他四位妻子都是在希伯仑作王时新娶的。
【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的时候,押尼珥在扫罗家大有权势。扫罗有一妃嫔,名叫利斯巴,是爱亚的女儿。一日,伊施波设对押尼珥说:‘你为什么与我父的妃嫔同房呢?’押尼珥因伊施波设的话就甚发怒,说:‘我岂是犹大的狗头呢?我恩待你父扫罗的家和他的弟兄、朋友,不将你交在大卫手里,今日你竟为这妇人责备我吗?我若不照着耶和华起誓应许大卫的话行,废去扫罗的位,建立大卫的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犹大,从但直到别是巴,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伊施波设惧怕押尼珥,不敢回答一句。】“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的时候,押尼珥在扫罗家大有权势”。这表明伊施波设只是一个傀儡王,大权逐步落到押尼珥的手中。“扫罗有一妃嫔,名叫利斯巴,是爱亚的女儿”。“妃嫔”原文是“妾”,是指没有嫁妆的女子。“一日,伊施波设对押尼珥说:‘你为什么与我父的妃嫔同房呢?‘”当时的风俗是后王继承先王的妃嫔(12:8)。因此押尼珥占有扫罗的妃嫔,不只是道德的问题,更是对王位的威胁。“押尼珥因伊施波设的话,就甚发怒,说:‘我岂是犹大的狗头呢?”甚发怒”因押尼珥视伊施波设为傀儡王,不将他看在眼里;“我岂是犹大的狗头?”意思是我岂是像狗一样站在敌人犹大一边,该受你藐视吗?“我恩待你父扫罗的家,和他的弟兄、朋友,不将你交在大卫手里,今日你竟为这妇人责备我吗?”押尼珥看到自己功高,是政权的维系者,伊施波设竟胆敢为这一点小事责备他。“我若不照着耶和华起誓应许大卫的话行,废去扫罗的位”,这表示受膏的大卫,才是神所认可的合法王位继承人。“建立大卫的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犹大,从但直到别是巴,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押尼珥在神前发誓,要辅佐大卫,使他成为以色列十二支派统一的王。“从但直到别是巴”,代表以色列从北至南的全地。“伊施波设惧怕押尼珥,不敢回答一句”。因为伊施波设深知,押尼珥握有自己宝座背后的实权,不敢再激怒他。
【押尼珥打发人去见大卫,替他说:’这国归谁呢?‘又说:‘你与我立约,我必帮助你,使以色列人都归服你。‘】“押尼珥打发人去见大卫,替他说:‘这国归谁呢?’”“替他说”是指在大卫面前代替押尼珥说话;“这国归谁呢?”就是要将以色列国交给大卫。“又说:‘你与我立约,我必帮助你,使以色列人都归服你’”。“以色列人”指犹大支派以外的其他十一个支派;“都归服你”就是臣服于大卫的王权之下。但神绝不允许大卫靠着押尼珥的帮助登上以色列的宝座。“大卫说:『好!我与你立约。但有一件,你来见我面的时候,若不将扫罗的女儿米甲带来,必不得见我的面。’】“大卫说:好!我与你立约”,大卫同意与押尼珥立约。“但有一件,你来见我面的时候,若不将扫罗的女儿米甲带来,必不得见我的面”。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将大卫的前妻米甲带来见我。等候神的功课是不容易的,神已经叫“大卫家日见强盛”,但大卫在希伯仑等候了七年半,却等得有点焦急了。所以大卫不但同意与背叛扫罗家的押尼珥“立约”,而且要求索回他原来的妻子米甲,可能是想以扫罗女婿的身份来继承他的王位,也可能是想表明与扫罗家并无怨恨,使北方十一个支派更容易接纳他。【大卫就打发人去见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说:‘你要将我的妻米甲归还我;她是我从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阳皮所聘定的。’伊施波设就打发人去,将米甲从拉亿的儿子、她丈夫帕铁那里接回来。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户琳。押尼珥说:『你回去吧!』帕铁就回去了。】“大卫就打发人去见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说”,“伊施波设”是以色列王,又是米甲的兄弟。“你要将我的妻米甲归还我,她是我从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阳皮所聘定的”。这事记载在撒上18:25-27。“伊施波设就打发人去,将米甲从拉亿的儿子她丈夫帕铁那里接回来”。早先扫罗已将米甲给了迦琳人拉亿的儿子帕提为妻(撒上25:44)。“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户琳”。“巴户琳”位于伯特利南方约15公里,耶路撒冷城郊橄榄山的东侧。“押尼珥说:‘你回去吧!’帕铁就回去了”。“押尼珥说”,表明归还米甲的事完全是押尼珥一手操办的,伊施波设只是无奈地执行。大卫要回自己所聘定的妻子米甲,好像很有道理,但律法规定前夫不可娶回离婚另嫁的妻子(申24:1-4),大卫虽然没有离婚,但拆散一个相爱的家庭,并不能荣耀神。
【押尼珥对以色列长老说:‘从前你们愿意大卫作王治理你们,现在你们可以照心愿而行。因为耶和华曾论到大卫说:’我必借我仆人大卫的手,救我民以色列脱离非利士人和众仇敌的手。‘押尼珥也用这话说给便雅悯人听,又到希伯仑,将以色列人和便雅悯全家一切所喜悦的事说给大卫听。押尼珥带着二十个人来到希伯仑见大卫,大卫就为押尼珥和他带来的人设摆筵席。押尼珥对大卫说:’我要起身去招聚以色列众人来见我主我王,与你立约,你就可以照着心愿作王。‘于是大卫送押尼珥去,押尼珥就平平安安地去了。】“押尼珥对以色列长老说:‘从前你们愿意大卫作王治理你们”。由此可知,以色列长们曾希望由大卫做王,只是迫于押尼珥的武力威吓,不得已才拥立伊施波设。“现在你们可以照心愿而行”,意思是现在就这样作吧!“因为耶和华曾论到大卫说:‘我必借我仆人大卫的手,救我民以色列脱离非利士人和众仇敌的手。‘押尼珥也用这话说给便雅悯人听”。扫罗是便雅悯人,便雅悯支派“向来大半归顺扫罗家”(代上12:29),所以押尼珥要亲自“用这话说给便雅悯人听”。“又到希伯仑,将以色列人和便雅悯全家一切所喜悦的事说给大卫听”。“一切所喜悦的事”,就是愿意拥立大卫作全民的王的事。“押尼珥带着二十个人,来到希伯仑见大卫,大卫就为押尼珥和他带来的人设摆筵席”。“二十个人”大概是以色列十一个支派的长老们,加上押尼珥的属下军官们;“设摆筵席”表示庆贺盟约的确立。“押尼珥对大卫说:’我要起身去招聚以色列众人来见我主我王,与你立约,你就可以照着心愿作王”。因协商已经成功,押尼珥要回去招聚众民来参加大卫王的正式登基典礼。“于是大卫送押尼珥去,押尼珥就平平安安地去了”。押尼珥就平安无事地离开犹大的辖境。
【约押和大卫的仆人攻击敌军,带回许多的掠物。那时押尼珥不在希伯仑大卫那里,因大卫已经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地去了。约押和跟随他的全军到了,就有人告诉约押说:‘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来见王,王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地去了。’约押去见王说:‘你这是做什么呢?押尼珥来见你,你为何送他去,他就踪影不见了呢?你当晓得,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来是要诓哄你,要知道你的出入和你一切所行的事。‘】“约押和大卫的仆人攻击敌军,带回许多的掠物”。“攻击敌军”指追击一支劫掠队伍;“许多的掠物”指大量的战利品。“那时押尼珥不在希伯仑大卫那里,因大卫已经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地去了”。很可能是大卫为了避免约押妨碍他与押尼珥立约,特意派遣约押带军出战。“约押和跟随他的全军到了,就有人告诉约押说:‘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来见王,王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地去了’”。约押恰好在押尼珥离开时赶到,是出于神的允许;“就有人告诉约押”这人应当是约押留在大卫身边的眼线。“约押去见王说:‘你这是作什么呢?”约押表示不能理解大卫这样对待押尼珥,因为约押认为押尼珥不可靠,而且他与押尼珥两人之间有杀弟之仇(2:23)。“押尼珥来见你,你为何送他去,他就踪影不见了呢?”意思是你为什么不趁机抓住他,却让他轻易的走掉了呢?“你当晓得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来,是要诓哄你,要知道你的出入和你一切所行的事‘”。“是要诓哄你”是指他的存心可疑,目的只是要骗取你的信任;“知道你的出入”是指要探查你的行踪。因为神不允许押尼珥用人的政治手段来成就神的旨意,也不允许大卫靠着不合神性情的方法坐上以色列的宝座。因此神一面允许押尼珥与大卫的政治手段几乎要成功,一面允许约押在关键时刻出现,破坏了他们的筹算。
【约押从大卫那里出来,就打发人去追赶押尼珥,在西拉井追上他,将他带回来,大卫却不知道。押尼珥回到希伯仑,约押领他到城门的瓮洞,假作要与他说机密话,就在那里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这是报杀他兄弟亚撒黑的仇。】“约押从大卫那里出来,就打发人去追赶押尼珥,在西拉井追上他,将他带回来。大卫却不知道”。“打发人”可能假借大卫的名义;“大卫却不知道”避免大卫阻挡他所要作的事。“押尼珥回到希伯仑,约押领他到城门的瓮洞,假作要与他说机密话”。“城门的瓮洞”是城门洞口隐蔽的地方;“说机密话”是指不能公开让人听见的话。“就在那里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这是报杀他兄弟亚撒黑的仇”。亚撒黑之死是发生在“基遍争战的时候”,押尼珥出于自卫才勉强杀了他(2:20-23)。约押却在希伯仑暗杀押尼珥,不但是为弟弟报仇,而且除去了对自己元帅地位的潜在威胁。【大卫听见了,就说:‘流尼珥的儿子押尼珥的血,这罪在耶和华面前必永不归我和我的国。愿流他血的罪归到约押头上和他父的全家;又愿约押家不断有患漏症的,长大麻风的,架拐而行的,被刀杀死的,缺乏饮食的。’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杀了押尼珥,是因押尼珥在基遍争战的时候杀了他们的兄弟亚撒黑。】“大卫听见了就说:‘流尼珥的儿子押尼珥的血,这罪在耶和华面前必永不归我和我的国”。押尼珥在希伯仑被杀,难免让众民误以为是出自大卫的授意。“愿流他血的罪归到约押头上和他父的全家”。就是将罪责归给约押和他父家。“又愿约押家不断有患漏症的,长大麻风的,架拐而行的,被刀杀死的,缺乏饮食的”。就是愿约押的家不断有人活着受罪。“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杀了押尼珥,是因押尼珥在基遍争战的时候,杀了他们的兄弟亚撒黑”。“在基遍争战”记载在2:12-32。约押的兄弟亚比筛也参加了暗杀押尼珥的阴谋,所以“他父的全家”都被包括在大卫的咒诅中。大卫的咒诅如此严厉,表明他对自己的计划失败非常愤怒。而约押使押尼珥的计划落了空,成就了神的旨意,但他的动机、目的和手段全部不对,所以他还是要承担自己的罪,后来被大卫遗命所罗门除掉(王上2:5)。
【大卫吩咐约押和跟随他的众人说:‘你们当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大卫王也跟在棺后。他们将押尼珥葬在希伯仑。王在押尼珥的墓旁放声而哭,众民也都哭了。王为押尼珥举哀,说:押尼珥何竟像愚顽人死呢?你手未曾捆绑,脚未曾锁住。你死,如人死在罪孽之辈手下一样。于是众民又为押尼珥哀哭。】“大卫吩咐约押和跟随他的众人说:‘你们当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大卫王也跟在棺后”。押尼珥明明是约押谋杀的,大卫却要求约押“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为了掩盖谋杀的事实。“他们将押尼珥葬在希伯仑。王在押尼珥的墓旁放声而哭,众民也都哭了”。“葬在希伯仑”就是葬在犹大京城,待以尊荣;“放声而哭”表示极其哀思。“王为押尼珥举哀说:‘押尼珥何竟像愚顽人死呢?”“像愚顽人死”是指疏于防范而被杀身亡。“你手未曾捆绑,脚未曾锁住;你死如人死在罪孽之辈手下一样。于是众民又为押尼珥哀哭”。“手未曾捆绑,脚未曾锁住”意思是押尼珥并非罪犯,不应该被杀。【日头未落的时候,众民来劝大卫吃饭,但大卫起誓说:‘我若在日头未落以前吃饭,或吃别物,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众民知道了就都喜悦。凡王所行的,众民无不喜悦。那日,以色列众民才知道杀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并非出于王意。】“日头未落的时候,众民来劝大卫吃饭”,“日头未落”以色列人是以日落为一天的开始;“劝大卫吃饭”表示大卫为押尼珥之死禁食。“但大卫起誓说:‘我若在日头未落以前吃饭,或吃别物,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日头未落以前”是指不满一天。大卫拒绝中断禁食,表示他为押尼珥之死的哀思是真诚的。“众民知道了,就都喜悦。凡王所行的,众民无不喜悦”。“凡王所行的”指大卫为押尼珥葬礼过程中的表现;“无不喜悦”是指全都觉得满意。【王对臣仆说:‘你们岂不知今日以色列人中死了一个作元帅的大丈夫吗?我虽然受膏为王,今日还是软弱;这洗鲁雅的两个儿子比我刚强。愿耶和华照着恶人所行的恶报应他。‘】“王对臣仆说:‘你们岂不知今日以色列人中,死了一个作元帅的大丈夫吗?”“作元帅的大丈夫”是指伟大的领袖。“我虽然受膏为王,今日还是软弱”,“还是软弱”指他有所顾忌,不敢按律法惩办约押兄弟。“这洗鲁雅的两个儿子比我刚强,愿耶和华照着恶人所行的恶报应他’”。“比我刚强”是指他们的势力太大,不能随意惩处他们。是神拦阻了押尼珥的计划,但大卫的心里却还没完全苏醒。他只看见约押破坏了自己的安排,却看不到自己的安排不合神心意;既然大卫还没有学足功课,神就没有立刻“报应”约押”,在关键的时候不断地出来显明大卫的愚昧,让他不断地补课。但愿我们今天都要在一切事上依靠神,真正的按照神的心意而行,活出符合神心意的生活!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