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暢:川普與馬斯克決裂,錯失与马斯克融合
舒暢:川普與馬斯克決裂,錯失与马斯克融合
今年以來,特斯拉的股價累計下跌已超過40%,單日最大市值蒸發高達1270億美元,單日跌幅曾達7%。與此同時,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也連續數月交付量下降,顯示市場需求疲軟,也源于來自中國本土電動車品牌的激烈競爭——中國的電動車製造商,透過研究特斯拉公開的生產數據及如「Gigacasting」這類先進技術,迅速推進自主創新,使特斯拉的技術優勢逐漸被稀釋。儘管中國政府曾在土地、融資和稅收方面大力支持特斯拉於上海獨資建廠,但近來態度明显轉趨謹慎。根據《美國之音》報導,中方之所以對特斯拉開始保持距離,原因就在于川普的新的关税政策很明显的结果就是中国的电动汽车不可能在美国进行大量的销售———中国的电动汽车产能过剩将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當然,馬斯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一直頗為密切——他的母親曾经接受过杨澜的访问明确的表示喜欢上海,也已定居上海。但從中國政府的角度來看,決策並非基於個人感情,而是基於國家戰略的整體判斷。因此很显然特斯拉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遇到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明顯下滑,上海工廠的運作也從每週6.5天降至5天,反映出來自市場與政策的雙重壓力。這一系列不利因素,最終也反映在特斯拉股價的劇烈波動上。
導火索來自川普希望评审美国的汽车工业,同时使用大量的美国便宜的汽油让美国迅速的MAGA——再次伟大!这种战略上的做法当然是正确的!可是,很显然马斯克并不站在同一立场因此产生與川普決裂。馬斯克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沒有我,川普會輸掉選舉,民主黨將控制眾議院,而共和黨人在參議院將僅以51比49的微弱優勢存在。」他還嘲諷川普推動的《大而美麗法案》荒謬,稱「歷史上從沒有又大又漂亮的法案——要嘛大而醜,要嘛小而美。」
对此最近川普隨即做出反應,在2025年6月5日與德國總理梅爾茨會晤後對媒體表示:「他(馬斯克)還沒有對我說壞話,但我敢肯定,接下來一定會有的。」隨後他進一步表示對馬斯克「非常失望」,批評他立場轉變太快,並指責他「忘恩負義」。川普甚至揚言可能取消與前拜登政府和特斯拉的政府合約——合約價值約180億美元。特斯拉早期的快速崛起,與拜登政府時期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IRA)密切相關。該法案向新能源企業提供了巨額補貼,包括對電動車的稅收減免與政府採購支持,特斯拉因此受益良多。當然,特斯拉本身的技術創新實力也是關鍵。但隨著川普強勢回歸,他主張取消這些「偏袒」電動車的政策,提出所有車型——無論燃油、混合還是電動車——都應公平競爭,由市場決定輸贏。這無疑對特斯拉構成巨大衝擊,讓馬斯克感到憤懣。
我個人認為,川普的做法未必出於私怨,但他的前後立場變化太快。例如他曾與馬斯克一起出現在特斯拉的紅色汽車前,當面讚揚其產品並立刻买了一輛。但關係決裂後,他卻轉而嘲諷說:「特斯拉沒什麼用,那車放那兒也不會有人開。」這種颠三倒四和口不择言,不僅讓馬斯克難以接受,也讓一般听众难以接受:做人基本准则应该前后一致,不应该反覆无常,这确实是川普最大的诟病,经常引人嘲笑。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不僅不甘於此,還已经动手進一步在政壇施展影響——籌組第三政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對此,川普嘲諷這種做法「可笑」,並聲稱「美國歷史上從未有第三黨成功」。但我認為,用過去的歷史否定未來的可能性,未免過於自信和偏颇。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拜登政府的前白宮發言人卡琳·讓-皮埃爾,出版了一本书主要是表达了他对拜登后来被民主党逼供要他退出总统选举,她打抱不平,认为民主党的大佬许多做法非常不公平、党内内斗充满了勾心斗角,明确地表达他对当今的民主党非常不满,我看到一个视频,显示这位民主党党员,已经公开宣布与民主党决裂并正式退出民主党。现在她只是独立人士。
她是首位黑人女性白宮新聞秘書,同时让人吃惊的是她也是一个女同性戀。她在職期間曾多次公開支持LGBTQ+權益,反對多州對性教育與跨性別政策的限制。她的退出及隨後出版的書籍,都表達了對當前兩黨體制的不滿。
這表明,美國政治中確實存在一群人——中間選民、年輕人,少數族群——對共和與民主兩黨皆感失望。在大选总统尘埃落定之后曾经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有部分民众对美国目前政党情况的不满。但是因为总统选举只存在着两个党竞争,「只能在兩個爛蘋果中做選擇」。因此,馬斯克提出第三黨的主張,或許切中這一部分選民的心理。他雖在政治上仍顯青澀,但憑藉他在科技與社會影響力的號召力,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者,的確可能帶來新的政治動能。这对川普来讲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这是对美国未来两年的发展也不是好消息:
美國未來的政治走向將如何演變?這場科技與權力的角力,值得我們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