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formation不是Change:超越认知偏蔽,适应历史变局!
Transformation, Not Change: Piercing Cognitive Blind Spots to Embrace Historical Shifts!
Transformation不是Change:超越认知偏蔽,适应历史变局!
——赞《旅美见闻847》
钱宏(Archer Hong Qian)
2025年5月25日,Barcelona ILUNION Hotels 311
战军兄的《旅美见闻847》写得实诚,终于穿透“黑川”“挺川”“川粉”“川黑”的情绪化标签,也超越了“川普大事件”的认知偏蔽,直击本质。难能可贵的是,《847》无心理阻隔地把川普“冲击和改变美国”的六大特征和中国的所谓“渐进式改革”联系起来比对,这就不是简单的旅美见闻,而在思维方式上有助于人们发现:Transformation与Change的本质不同,这个不同,从哲学、历史上看,非同小可!!
一、Change的局限:从“双革思维”到“互害机制”
中国的改革与文革——我称之为“双革思维”(Dual-Revolution Mindset)——看似翻天覆地,实则不过是巩固特权的Change。文革以“文化大革命”之名,动静不可谓不大,却因缺乏系统性转型的基因,注定失败。同样,美国第43、44任总统奥巴马的“Change”口号,未能破解华尔街资本与中国特权勾兑导致的产业空心化和铁锈带困境,反而让中产阶级陷入绝境,触发“占领华尔街”的全民怒潮。
“We the People”,美国宪法的立国基石,被资本精英掏空,正如“为人民服务”蜕变为“为人民币服务”(乡村败落、低人权“比较优势”“基建狂魔”)。这正是我反复强调的“全球化2.0互害机制”——贫富分化、文明冲突、资源结构性失衡——的破产时刻,呼唤的不是修修补补的Change,而是颠覆性的Transformation(参见小文《中国亟需Transformation,而不再是Change!》http://symbiosism.com.cn/10202.html)!
二、川普团队:Transformation的践行者
美国虽深陷危机,却幸运迎来了一头敢于冲撞“全球化2.0政治正确瓷器店”的“老公牛”——第45、47任总统川普。川普及其杰出团队不是玩弄“反建制”情绪,而是从骨子里皈依温斯罗普-里根阐释的“山巅之城”精神,践行宪法第一原理“We the People”。他的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不是被狭隘理解和夸张的“美国第一”,而是通过“20个承诺”恢复公民的生命自组织权能和孞心,倡导“Live and let live; don’t be evil and let evil be”的价值通律。
川普的认真,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白宫内阁会议公开透明,“不把灯放在斗底下”,拒绝黑箱操作。这与政客的“表演政治”或中国的“宫斗剧”形成鲜明对比。他知道这会付出政治代价、名声代价吗?我愿意“相孞”他懂——他是以总统之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认真,胜过所有耍弄聪明的政客!
三、Transformation vs. Change:哲学与现实的碰撞
Change是渐进调整,范围小、风险低,但难以应对结构性失衡。中国的“双革思维”——从1978年“三中全会”到2001年加入WTO的渐进改革——虽取得经济成就,却因缺乏政治转型,始终受困于“固化语境”。温家宝2012年警告:“没有政治Transform,经济Change将得而复失。”如今,2025年,距离ROC台湾 1990年“圆山国是会议”已晚36年,顺便说一句,PRC大陆的“广场学运”其实比ROC台湾“野百合学运”早一年发生,可惜当局没有抓住机遇,而当下,时间窗口正在关闭!我只能在此遥祝PRC大陆人(公民、社会、政府及各党派)幸运警觉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古训之微妙!
Transformation是系统性重构,涉及思维方式(从追求确定性到拥抱不确定性)、价值观(以“愛之智慧”为导向)、生活方式(从权力垄断到交互共生)。ROC台湾的“圆山会议”通过多方协商促成宪政转型,川普的MAGA则试图终结全球化2.0的失衡,重构全球化3.0的共生秩序。
共生经济学(Symbionomics)的GDE价值体系,通过贝叶斯概率更新和拉普拉斯平滑,结合“C降本、E赋能、H健康、T信托、P和平”五因交互,提出“交互共生指数-贝叶斯定律-拉普拉斯算子”框架(参见《拥抱不确定性》),为Transformation提供了方法路径。
四、世纪之槛:中国与全球化3.0的抉择
中国利益集团若继续沉迷于所谓渐进式Change,以“大国家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双标绕圈子斩获已经非常稀薄的红利,将错失全球化3.0的历史机遇,付出“出局”的代价。川普团队的MAGA虽被强烈争议,却展现了Transformation的魄力:从所谓“贸易战”到《大美丽法案》,已然展现他试图打破全球化2.0的互害机制的团队决心。中国需要的,正是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转型,效法1990年ROC台湾“圆山会议”,主动召集公民、企业、学者、央地官员,开启多方协商的“国是会议”。顺便说一句,PRC大陆的“广场学运”其实比ROC台湾“野百合学运”早一年发生,可惜当局没有抓住机遇!
正如向松祚所言:“川普、马斯克在美国所做的,其实是中国最需要做的!”以“愛之智慧”为导向,拥抱不确定性,打破权力垄断,中国才能参与和融入全球化3.0的Transformation,迈向“臻美境界”,实现“Live and let live”的共生愿景。
五、结语:谁是三重代价的付出者?
川普的认真,是对“We the People”的忠诚践行,是对“山巅之城”精神的复兴。如果他成功了,那些嘲笑他“傻”、耍弄聪明的人,将付出三重代价:
? 认知代价:固守旧思维,被历史淘汰。
? 账本代价:经济与社会资源的错配损失。
? 出局代价:在全球化3.0中被边缘化。
全球化3.0已在路上,中国必须从Change转向Transformation,以“交互主体共生”的自觉孞念为指引,重构思维、价值与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一念地狱”,迎来“一念天堂”!
注释:人在旅途,用电脑不方便,阅读本文,请参看2025年5月20日《中国亟需Transformation,而不再是Change!》见万维读者网https://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NTE2ND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