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行者

注册日期:2024-04-08
访问总量:20334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赏析


发表时间:+-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赏析

历代名家名词赏析之五十八

王能全


image.jpeg

我思我在摄影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南宋】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下有清泉和农田。作者因力主抗战而多次遭贬。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退隐上饶带湖,先后在此生活长达近十五年,其间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是其中之一。由词题可知,这首词描写作者夜行黄沙道的情景。


image.jpeg


        词的首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枝”:斜枝;“明月”一句,化用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明月当空,月光皎洁,惊醒的鹊儿在斜枝间穿梭;夜阑人静,清风微拂,送来悦耳的蝉鸣声,山间的夏夜柔美恬逸。“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行至山下,扑面而来稻花飘香,蛙声合唱。田园一片祥和,预兆着丰收在望。词人与当地农民甘苦与共,从内心深处抒发出丰年的喜悦,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而又朴实的乡土气息。


image.jpeg


      过片两句,作者的视野转向更为开阔的空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际,星星稀疏,若隐若现;身边的山前,飘落着零散的雨点。对仗工整的两句,典型的取景,精妙的词句,勾画出一幅由远及近、清幽空灵的画卷。作者沿途沉浸在迷人的夜景中,不知不觉就到了社庙林边的茅屋小店,那可是我多次光顾的店铺啊。顺路一转,方知已经到了汨汨的小溪,一拱木桥不期而至,突现眼前。“夜行黄沙道”,犹如世外桃源的景致,正是此时此刻词人恬淡旷达的心境的写照。


image.jpeg


      全词布局错落有致,词情清新真淳,语言自然明快。作者以农村极为寻常而又典型的景物为素材,包揽视觉、听觉、嗅觉所感受到的夏夜山村风光,婉丽疏朗,洒脱情深。词中,作者分享着普通农民的生活乐趣,同时抒发诗人的浪漫情调,寄托志士的高洁胸怀。这首小令,宛若一幅山村的水墨画,又如一首田园的小夜曲,给人以唯美的愉悦。


image.jpeg


本文取自作者的著作《词苑漫话–常用词牌及其历代佳作赏析》

此书已经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正式出版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





 






浏览(294)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