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一位德国女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南海
2025-06-22 21:29·大观日知录
雪中的万善殿和千圣殿。
万善殿位于中海东岸,明代为椒园。原名崇智殿,为道教场所。至清顺治年间,顺治帝笃信佛教,遂将该区域建筑改作佛教场所。乾隆时文臣吴长元记载"明崇智殿,本朝顺治年间改万善殿,供佛像,选老成内监披剃焚修。”
万善殿后有千圣殿,上为圆顶,殿内供奉七层千佛塔。殿额“普度慈航”,殿内供奉佛像。
今天分享一组赫达·莫里逊拍摄的中南海万善殿照片,时间大概为1930年代。从照片来看,季节不同,应是多次前来拍摄。
西苑门,故宫西华门对面。门內大影壁上中间镶嵌的琉璃盒子现已无存。
西苑中海万善殿万善门对面砖雕影壁。
万善殿建筑群中一处宫门,汉白玉须弥座,朱红色门垛,等级不低,这是万善殿西侧南书房大门?
大门细节,门垛当心嵌琉璃盒子,盒子内为立体的缠枝西蕃莲。
西苑中海万善殿万善门。
西苑中海万善殿。
万善殿是一座双龙作顶、雕栊绮窗、朱楹玉槛的三开间方形大殿,重檐歇山顶、黑瓦黄剪边琉璃瓦顶,雄伟端庄,殿前有汉白玉栏杆围绕月台。
西苑中海万善殿。
西苑中海万善殿后堂千圣殿西配楼。
中海万善殿丹墀石雕栏。
万善殿庭院,置于大理石基座上的香炉。
西苑中海万善殿东大悲殿院墙垂花门(今已不存)。
西苑中海水云榭,两艘船系泊水榭旁。水云榭中有乾隆手书的“太液秋风”碑,为燕京八景之一。
万善殿和千圣殿屋檐。
万善殿后千圣殿东配楼朗心楼。
从东北方向望万善殿建筑群,左上最高的是万善殿,后面重檐圆顶的是千圣殿。左侧楼阁为朗心楼,右侧为悦性楼。两侧配殿是迎祥馆和集瑞馆。
万善殿和千圣殿屋顶。
从西苑中海眺望琼岛和白塔冬景。
冬日,一人站在西海边,远眺金鳌玉蝀桥。
万善殿建筑群,圆顶的为千圣殿,前方为配殿集瑞馆,左侧为悦性楼。
万善殿建筑群,圆顶的为千圣殿,左侧为配殿迎祥馆,左侧为朗心楼。
万善殿后堂千圣殿。千圣殿为重檐攒尖圆顶,中央覆铜鎏金宝顶。
万善殿后堂千圣殿。万善殿和千圣殿之间的连廊相连接。
万善殿中佛龛和造像陈设。殿中佛龛于1979年运至南京栖霞寺,存放于毗卢宝殿内后两侧。
万善殿中陈设。佛龛前供桌上摆放五供,两侧是木鱼和磬。山墙有一排罗汉像,山墙前摆着建鼓。
万善殿中供奉佛像,一佛二弟子格局。对比上图,应是正中佛龛中造像,只是没了外罩衣。
万善殿藻井。
万善殿中佛龛和造像。菩萨坐于莲座上,手中握锡杖,地藏菩萨。
万善殿中佛龛和造像。菩萨手持净瓶,观音菩萨。
万善殿山面祥云壁画前摆放的十八罗汉像。
万善殿內祥云壁画前供奉的观音菩萨像与童子童女像。
万善殿中韦陀像。
万善殿后堂千圣殿中的七層八面佛塔,由檀香木制成。
万善殿白玉栏杆凤凰雕饰。
万善殿中造像。
万善殿中坐于莲座上的菩萨像。
万善殿槛窗,三交六碗菱花样式。
万善殿配殿室內隔段窗扉。
万善殿龙纹天花板。
西苑中海万善殿(蕉园)內一盝项井亭顶上的脊吻结构。
万善殿中陈设与格局,菩萨造像。
万善殿中的佛龛与造像。
万善殿中造像,坐骑青狮,文殊菩萨。
万善殿中造像,文殊菩萨像上半身特写。手持卷轴,顶端还有签条。
万善殿中造像,八臂,坐骑为猪,应为摩利支天。
万善殿中摩利支天上半身特写。
万善殿中供奉的关帝像,身后有背屏。
西苑中海万善殿供奉的佛立像。
万善殿中存放造像,应是西苑中海时应宫八方龙王像之一。
时应宫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隅,西苑金鳌玉蝀桥之西南,中轴线上分别为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皆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前殿与中殿之间由穿堂连接形成 “工字殿” 格局,八方龙神殿位于时应宫最后,形成一处相对独立的院落。前殿供奉四海、四渎龙神。中殿即主殿,奉 “顺天佑畿龙神”,中殿前的东西两侧奉十七省龙神。后殿供奉 “八方龙神”。
雍正元年(1723 年),雍正帝为应对当时频发的自然灾害,如黄河水患、洪涝、干旱等,同时为了重建政治合法性,着手构建全国性龙神祠庙系统,时应宫便是该系统中第一个完工的项目。雍正五年,将中殿的十七省龙神移送各省建祠供奉,并增修后殿以奉八方龙神。民国时期,时应宫曾多次被挪作他用,供奉其中的十七尊龙神被移到金鳌玉蝀桥的万善殿后排房存放,后万善殿被辟为龙神祠。
万善殿中存放的残像。
万善殿中存放造像,应是西苑中海时应宫龙王像。
万善殿中存放造像,头戴冕旒冠,形象怪异。应是西苑中海时应宫八方龙王像之一。
万善殿中存放的造像,原本应是西苑中海时应宫神像。
万善殿中存放的造像,原本应是西苑中海时应宫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