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注册日期:2025-02-27
访问总量:25391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舒畅:伊朗短期内无法恢复核武能力的深层原因


发表时间:+-


舒畅:伊朗短期内无法恢复核武能力的深层原因

6月22日,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将军举行新闻发布在联合发布会上证实,由七架B-2幽灵隐形轰炸机组成的美军编队,对伊朗三个主要核设施——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进行了大规模突袭。这项代号为“午夜之锤”的行动,由美军多支司令部协调参与,包括战略司令部、运输司令部、太空与网络作战单位,并在极低通讯环境下完成了全球调动与精确打击。

凯恩将军与国防部长联合发布的信息指出,行动开始于美东时间周五午夜。编队从美国本土出发,在18小时飞行途中多次空中加油,并于战术诱饵与电子干扰掩护下进入伊朗空域。先由潜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对伊斯法罕目标实施初步打击。随后,B-2轰炸机投下14枚重达三万磅的GBU-57巨型钻地导弹,精准命中三处地下核设施。美方强调,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B-2作战,也是该武器首次实战使用。美方称行动取得完全出其不意的效果,伊朗防空未作出任何实质反应,战后初步评估显示核设施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这一空袭行动不仅是战术上的胜利,更极大削弱了伊朗的核能力。接下来一个关键问题是:伊朗是否有可能在几个月内恢复原子弹制造能力?

我的判断是:几乎不可能,理由如下。

一、技术设备遭毁,重建难度极高

核弹制造的第一步是将60%的浓缩铀进一步提炼至90%武器级水平。这一过程依赖数千台高速离心机的连续运转。此次美军打击摧毁了伊朗三大核心核设施——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福尔多设施位于地下80米处,有超过3,000台离心机;纳坦兹则拥有超过50,000台离心机,是伊朗浓缩铀的核心基地;伊斯法罕负责铀原料转化与制备。这三者构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链,缺一不可。如今遭彻底摧毁,短期内重建等于从零开始。

二、地下工程重建时间长、代价高

伊朗这三大核设施,从2000年起陆续秘密兴建,历时二十余年,耗资逾百亿美元,动用数万工程与技术人力。要在新的隐蔽地点重新修建同等级别的地下深层核设施,至少需要数年时间,而这在美以密切监控下几无可能偷偷完成。伊朗既不可能再动用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也不可能重演一次“隐蔽建核”的奇迹。

三、缺乏核心人力与技术团队

制造核弹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工程团队,包括核物理专家、离心控制专家、安全防护人员及系统整合工程师等。估计需要一个由50至100人组成的核心科学团队。然而过去数年,以色列情报机构通过暗杀与劝降手段,已严重削弱伊朗的核科学家队伍。目前伊朗恐已难以重建如此完整的专业技术人力链。

四、经济困境限制核计划的再起

目前伊朗正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中,通胀高企、货币贬值、财政吃紧。即便政治意志坚定,也难以再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于采购数千台高精度离心机、修建新的地下设施,并长期供养科学家团队。这种财政条件下发动大规模核计划,几乎是天方夜谭。

五、西方监控渗透已达到极限水平

此次行动之所以成功,正说明美国情报系统对伊朗军事与核活动的掌握已达极高水平。从空袭前的欺敌部署,到完全压制伊朗防空系统,美方展现出强大的战略主动权。这也意味着,如果伊朗试图在其他地方秘密重建核设施,恐怕刚起步便会被锁定,遭遇打击。

综上,伊朗短期内重启核弹项目的技术基础已被摧毁、专业团队残缺、资金缺乏,而外部压力与监控强度又前所未有。即便伊朗有意重启核计划,三至五年内都难以恢复原有能力,更遑论制造出真正的核弹。

这也解释了为何美方在行动后罕见地公开细节和战果评估,意在对伊朗发出明确警告:核能力已被重创,复原几无可能,一切重启都将被精准阻断。



浏览(555)
thumb_up(1)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水蛇 回复 水蛇

    本人不对老唐对此结论的真假做出判断。而是在想,中情局,以及美军联席会,此时爆料,是否受以色列渗透。因为伊朗核武研制很快会恢复,这将给予以色列再次打击伊朗的正当理由。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现在缺的不是这种基于事实(是不是事实,还另当别论)的预判。现在关键是认知战,舆论战先导下的内幕。

    美军最高将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在一次简报会上首次告诉参议员,美军上周末没有在伊朗最大的核设施之一伊斯法罕核设施使用钻地炸弹,因为这座核设施在地下太深,即使是钻地炸弹可能也不会有效。而中情局的情报是,伊朗的浓缩铀大都储藏在此地。

    US did not use bunker-buster bombs on one of Iran’s nuclear sites, top general tells lawmakers, citing depth of the targe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