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琳

注册日期:2021-09-16
访问总量:334696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又一个被江青改变了命运的草根


发表时间:+-

2025-6-27


从图书馆里借了本李存信的自传体英文小说《Mao's Last Dancer》,发现和当年的陈冲一样,这是另外一个被文革旗手江青改写了命运的草根。


Mao's Last Dancer by Li Cunxin | Goodreads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江青当时为了重点培养革命样板戏的苗子,专门从她个人事业上发迹的青岛和上海招收了40名跳芭蕾舞的幼童,李存信就是其中之一,由国家出钱集中培训,而不是在全国各地海选,这千万分之一的几率,就落在这些幸运儿的头上,也算是造福乡梓了吧。



然而和马思聪以及胡娜一样,1981年的时候,国家花重金培养的年仅20岁的李存信叛逃了,而且还义无反顾,精心算计,全程低调,理直气壮。神不知鬼不觉,国内就没有几个人知道。直到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扬名立万。


A male and a female ballet dancer strike a pose on stage


也算是叛逃中的高手了吧!


Li Cunxin with his wife Mary and three children


造化弄人,他如果不跑,在国内顶多也就是浩亮的命运。



浏览(1369)
thumb_up(1)
评论(7)
  • 当前共有7条评论
  • 席琳 回复 hapoi

    每个时代都有幸运儿,江青确实尤其出类拔萃之处。样板戏做得很专业,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屏蔽 举报回复
  • hapoi

    我觉得从选拔制度来说,也不能说当时的方式完全没有道理,其实也是能选拔到天才的,这也是一种美国式的选拔制度,70年代尤其如此。但基层的文盲老干部也非常可恶,有能力扭曲一般民众的观感。我想强调的是江青本人是才华与美貌在高干圈几乎是降维打击式领先,她是配得上毛泽东在中共高级干部中遥遥领先的智慧与才华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本书有一章写得很感人,就是作者三次去当时文化部长家门口想和部长说话的情节二与心理感受。其中他提到当时的文化部部长姓王,副部长是林默涵(1913-2008)。开始我还以为部长是王蒙,可是王蒙做文化部部长要晚好几年,显然这里作者用的是一个化名。查维基百科,知道这人是黄镇(1909-1989),1977-82年间担任文化部部长。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回复 一冰

    知识越多越反动,受我党多年的洗脑教育,抵不上花花世界的一夜夫妻。

    屏蔽 举报回复
  • 一冰

    和鲁迅孙子一样,为爱投奔自由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回复 Siubuding

    舞跳得好,文笔也不错,写的东西朴实无华,一点都没耽误,人生赢家。

    屏蔽 举报回复
  • Siubuding

    若干年前我孩子就读的中学,就推荐其自传和基于自传的电影作为课外阅读和讨论。我看了电影,很好。

    原来他二婚后离开美国到澳洲发展和定居。我有几年天天上班经过其工作的剧院,但素未谋面,当然我也没有什么冲动要去拜访。


    很高兴金子遇贵人--- 启蒙老师和李云鹤,拼命努力训练,爱其所爱的芭蕾舞,抓紧机会,投奔到可让金子发光的西方。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