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献给我的同代人》
发表时间:+-
读《献给我的同代人》
这首诗如下:
献给我的同代人
作者:舒婷
他们在天上
愿为一颗星
他们在地上
愿为一盏灯
不怕显得多么渺小
只要尽其可能
惟因不被承认
才格外勇敢真诚
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
敏感的大地
处处仍有
持久而悠远的回声
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
走入禁区,也许一一
就在那里牺牲
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
给后来者
签署通行证
这是一首试图刻画或者说讲解一代人精神的诗歌。既然是献给同时代的人,是否意味作者也在刻画或者讲解自己的精神?
同时代的人是什么样的一种生存状态和人文精神的?看:“他们在天上 / 愿为一颗星 / 他们在地上 / 愿为一盏灯 / 不怕显得多么渺小 / 只要尽其可能”。这是大公精神,这是无私心态。那怕做一颗闪亮的星,做一盏照明的灯,为他人服务,不怕渺小,只求尽力。
现代这种精神这种心态已十分罕见,因为罕见往往干脆“不被承认”。这样,持有这般精神和坚持如此心态的人们格外勇敢真诚。即使命运让他们像一颗泪珠般地被被现实无情地跌碎在地面,“敏感的大地 / 处处仍有 / 持久而悠远的回声”。日积月累的泪珠,,蛰伏大地之中,只待春雷后破土。
最后作者说:“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 / 走入禁区,也许一一 / 就在那里牺牲 / 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 / 给后来者 / 签署通行证”。这是殉道者的呼喊,这是无私人的决心。就象战场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般地壮烈和神圣。愿我们是种树人,让后来者乘凉。“我的同代人”的牺牲,疏通了后来人前进的道路。足矣。
以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