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梁子

注册日期:2025-05-09
访问总量:1238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成效有待未来逆差的检验


发表时间:+-

中美两国经过5月10日至11日两天的会谈,就双方的关税及经贸问题达成到初步共识;于12日发表了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在自5月14日起的90天内暂停先前双方互加的高关税。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另外,中国将取消报复美国加征关税而采取的非贸易壁垒,包括取消对稀土出口的管制等。双方还表示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

但削减的只是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之后的关税。总的关税还包括特朗普因芬太尼对中国加征的20%的关税,和关税战之前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大约20%。也不包括中国先前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约15%。算下来,美国对中国总的关税约50%,中国对美国总的关税是25%;

这个谈判结果,比较出乎外界的意外,大都没有想到双方这么快地就取得了这么大幅度的关税削减。但对双方谁输谁赢,谁让步多一些看法不一,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不同的基准和立场出发,就有不同的结论。

单就关税而言,美国对中国50%,中国对美国25%,前者是后者的两倍,那应该是中国做出了让步。而若以4月2日双方的关税为基准,则打成平手,双方都只在4月2日之前的关税基础上加征了10%。

但这些基准都只是表面的,没有多大实质意义。合理的判断标准应该首先看这份声明之后,中美贸易逆差是否缩小了。因为缩小贸易逆差是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最主要的政策目标。这是短期就能得到检验的。如果2025年2季度,与90天的暂缓期基本一致,与2025年1季度相比,美国缩小了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以及缩小了美国总的贸易逆差,就说明特朗普的关税战取得了初步成效,美国赢了;如果没有,就说明特朗普的关税战失败了,白忙乎一场。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的统计,2025年1 季度,中美贸易逆差为708.4亿美元,总的贸易逆差为3943.5亿美元。

其次要看美国的制造业是否有所回流。美国制造业的投资和就业岗位是否有所增加。这个有政策滞后效应,在短期内看不出来,要一两年后才能做出判断。

再者,还有待观察90天暂缓期内,中美双方是否会达成进一步的协议。重点在于中国是否会减少非贸易壁垒,特别是如特朗普所言中国是否会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在商业服务、金融、物流、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加大开放力度。美国服务业贸易是顺差,如果中国能更大程度开放服务业,将有利于缩小中美贸易逆差。美国增加服务业顺差应该比减少制造业货物贸易逆差对减少整个贸易逆差更有效果。在高关税下,像服装、玩具等低端制造业也很难回流美国。

但美国赢了,也不见得中国就输了。任何谈判都有双赢、双输和一边赢一边输多种情况。如果中美贸易逆差减少是通过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而实现,那中国就输了。但如果中美贸易减少是以美国对中国出口增加而实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及增加值,包括工资、利润和税收并未减少,那中国也没输;或者有所增加,那也是小赢。

而如果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则不同的利益主体的损益有所不同。对美国而言,当然有利。也有利于中国的消费者,但不利于中共的统治。因为服务贸易比货物贸易承载的外部信息密度大得多,人员和信息的交流程度更深。

但无论如何,特朗普不可能指望将美国的贸易逆差变为零,只能是减少到一定水平。美元是世界货币,国际投资和贸易主要通过美元来支付和结算。这就必然要求其它国家持有一定的美元储备,特别是那些本币不是国际货币的国家。这只能通过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才能获得。另一方面,如果美国长期保持贸易平衡,那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比例将不断下降,就会丧失“美元霸权”的好处。两者不可兼得。

2025年5月15日

浏览(236)
thumb_up(0)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天雅

    制造业有没有回流,看新增就业人数中制造业新增人数比率就知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