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宪政转型以价值观转变为前提
关于为何中国人喊了一百多年的口号,至今还未能实现宪政民主,我基本同意许成钢教授在其书《制度基因》中的观点:“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论证了中国之所以至今没能实现宪政民主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中国不具备多党宪政所要求的制度基因”[1]
但我不太同意许成钢“制度基因”的提法。我记得他曾解释过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新概念,说是如果用“文化基因”,因为“文化”一词内涵太宽泛,担心引起误解。他这个解释说明,他实际上认为是中国文化导致了中国未能实现宪政民主。但我以为“制度基因”比“文化基因”可能引起的误会更大,会让人误以为中国只需要改变制度,不用转变价值观,就能实现宪政民主。
只要对文化或“文化基因”作进一步的解释就行了,就能消除误会。当我们说文化决定制度,中国文化导致中国未能实现宪政民主时,这里的文化特指政治文化,特指构建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而不包括什么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方面。虽然说价值观也可能影响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中体现人际关系的内容。
为了增加对比效果,可以将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个人主义。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则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并非不考虑集体的利益,而是在追求集体利益的同时保留最基本的个人权利。而集体主义则要求个人放弃所有权利,牺牲所有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价值观则衍生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则衍生出支配与服从、贵贱有等和亲疏有别的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个人主义,自由和平等形成宪政民主制度;集体主义价值观,因为要求个人放弃所有权利,必然导致专制制度。宪政民主制度,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保障有下限,政府的权力有上限。而专制制度,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保障无下限,皇帝或党的权力无上限。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基督教,既保障了民众的最低权利和利益,又限制了君主或政府的权力。
中国近代以来接触到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但并没有将其作为终极目标,而只是将之作为强大国家的手段。起初,以为西方国家强大,是因为搞自由民主制;所以中国要强大,也应该搞自由民主。但其实西方国家强大是自由民主的结果,而不是目的。结果一试,发现根本玩不转。北洋政府的议会运作一团糟,形成不了决议。形成决议了也贯彻不下去,强国何从谈起?因为那些嘴上喊民主口号的人士,一旦实际操作,还是专制的作风。从根本上并没有转变价值观;而且长期受专制思想的影响,已形成了专制人格,很不容易在实践中践行自由民主的价值理念。别说那时了,时至今日,流亡海外的“民运人士”,30多了过去了,也并没有建立起以民主规则运作的组织。山头林立,各自为王,独断专行,要的还是一呼百应的感觉。
所以,近代以来,实质上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追求过自由民主。只是一度将之作为强大国家的手段。一试之后,不灵,就放弃了。仅将自由民主当成漂亮的口号,用来装饰门面。自我安慰或自欺欺人地宣称等国家强大之后,把帝国主义赶跑后再来搞自由民主。但到时肯定不会这样做。绝多数人就是如此,可能只有极少数人将自由民主作为终极的目标,如胡适,就成不了气候。后来马列主义政党兴起和胜出,自在情理之中。答案很简单,中国之所以至今未能实现自由民主,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就没有真心追求过自由民主。价值观仍然是一以贯之的集体主义,并没有转变为个人主义价值观。只不过形式上有所变化,从忠君孝父转为爱国爱党。“爱党”并非专指爱共产党。一个人可能反对共产党,但却自觉或被要求绝对服从于某个组织。一些人之所以挖空心思为中国未能实现自由民主找理由,无非是不敢承认或不愿承认绝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真心追求自由民主这个事实。
必须要从集体主义价值观转变为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得到确立和普及,中国才能够建立起宪政民主制度。如果没有内在的价值观转变和支撑,即使因为偶然的外部因素勉强搭建起宪政民主的框架,也难以良好运行。一旦外部因素减弱或消失,也难以为继。
而核心价值观的转变,亦即标志着文化的变异。核心价值观的转变等同于文化的转变。如果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由集体主义转变为个人主义,就等于抛弃了儒家文化,变异为泛基督教文化。现代社会,宗教色彩减弱,但无论西方民主国家或其它民主国家,都归属于泛基督教文化。因为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是以基督教为基础才发扬光大,才演变为现代宪政民主制度。
或有人认为,文化不可转变。文化转变当然非常困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历史上有先例。盎撒人、日耳曼人,维京人,斯拉夫人都抛弃了他们早先的原始宗教,而皈依了基督教,接受了基督教的价值观。今天,倒不一定非要信仰了基督教,才能转变为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直接接受和转变为自由平等价值观即可。当然,有基督教信仰,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更牢固。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发展成熟,人数众多;对基督教文化有强烈的排斥,转变起来异常困难。盎撒人、日耳曼人,维京人,斯拉夫人是在文化发展初期接触到基督教,本身文化基础弱,相比之下,基督教强大得多,就容易接受。我以为,中国要整体性实现价值观的转变和实现宪政民主的可能性非常小,化整为零局部地一个部分一个部分逐步实现的可能性大。中国这么大,整体上,自由民主价值观由外到内的传播与变异永远会小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自我繁殖与强化。
[1]转引自戎小捷:“简评《中国民主运动急需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变》” club.6parkbbs.com/ot...
2025年5月13日